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24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6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51.
食欲素(Orexin)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丘脑是调节饮食及能量平衡的中枢。最近,在大鼠下丘脑腹外侧(LH)发现了两种与食欲有关且来源于同一前体的神经肽一增食因子A和B(orexinA and orexinB),它们可激活两种密切相关且与G蛋白偶联的细胞表面受体(OXtR:OX:R)。含orexin的神经元细胞在下丘脑腹外侧呈对称的不连贯分布。给大鼠i.c.v.orexin。可显著提高其进食量;禁食大鼠orexin前体mRNA的水平显著升高,提示orexin在饮食反馈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orexin和OXR的基因结构、氨基酸序列、组织分布状况、orexin的生理活性及作用机理做一综述,并对其临床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2.
肠道菌群与动物免疫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肠道菌群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与动物免疫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正常的肠道菌群具有屏障作用,与肠道黏膜的免疫作用、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因子的激活都有关系.本文对肠道菌群的分布、肠道菌群对动物免疫的影响及抗生素、肠道菌群与动物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3.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疾病。仔猪黄痢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常呈急性发作,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虽然病死率不高,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使断奶窝重和饲料报酬降低,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目前对于该病主要采取包括菌苗免疫、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等进行治疗。其中菌苗免疫因肠道微生物抗原和抗原决定簇复杂,免疫效果常不确切,而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治疗仍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手段,且大多数为抗生素类,但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导致该菌地方耐药现象十分普遍,如临床上常用…  相似文献   
154.
日粮中各种酸碱成分的平衡作为影响畜禽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近些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本文从酸碱平衡的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机体内酸碱代谢的基本过程及日粮的酸碱平衡与机体酸碱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日粮酸碱平衡对畜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生产生长性能的影响做了重点论述,探讨了其作用机理,以期达到对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5.
谷氨酰胺 (Gln)在维持动物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一些应激条件下 (如病理,创伤,仔猪早期断奶等 ),加入外源的 Gln能很好的避免动物可能发生的肠道粘膜萎缩、吸收功能下降、免疫紊乱等症状.本文就近几年来谷氨酰胺在肠道中的代谢以及对肠道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56.
甜菜碱对生长肥育猪体脂重分配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48头20~65 kg生长猪和60头60~95 kg肥育猪(Duroc×Landrace×Yorkshire)饲养、屠宰试验和有关生化指标分析,探讨了甜菜碱对生长肥育猪皮下脂肪沉积、胴体脂肪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48头生长猪和60头肥育猪分别分成对照和试验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含3个重复,生长猪和肥育猪的试验组分别饲喂含1000 mg/kg和1500 mg/kg甜菜碱的饲粮。结果表明添加甜菜碱,提高了生长猪的日增重13.20%(P<0.05),降低了料重比7.93%(P<0.05);分别降低生长猪和肥育猪的背膘厚14.82%(P<0.05)和14.93%(P<0.05)、脂肪率5.76%(P>0.05)和11.51%(P<0.05);分别提高背最长肌肌内粗脂肪含量36.00%(P<0.05)和17.66%(P<0.05)。血清生化指标分析表明甜菜碱分别提高生长猪和肥育猪脂肪酶活性10.49%(P<0.05)和7.50%(P=0.06),分别提高了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20.16%(P<0.05)和13.43%(P<0.05),显示甜菜碱加强了猪体脂动员。进一步研究表明,饲喂甜菜碱的生长猪和肥育猪肝脏游离肉碱含量分别提高了20.68%(P<0.05)和23.53%(P<0.05),肥育猪背最长肌中酸不溶肉碱含量以及酸不溶肉碱和游离肉碱比例分别提高了48.59%(P<0.01)和38.24%(P<0.01),结果揭示甜菜碱似通过提供肉碱合成所必需的甲基以提高生长肥育猪肝脏游离肉碱的含量,促进长链脂肪酸进入肌肉线粒体进行β-氧化,在减少体脂(主要是皮下脂肪)同时,适度增加肌肉脂肪含量,从而发挥着重新分配体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7.
动物每天从日粮中获取营养物质,其中包括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它们分别属于(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近来研究结果表明:PUFA除了是膜的结构成分、参与能量代谢过程和细胞信号转导之外,同时还与控制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多种与脂肪代谢的酶和蛋白的基因表达有关,从而调控动物的脂代谢和脂肪细胞的分化。因此,PUFA是动物基因表达的一种重要的调节因子。本文主要报道近年来PUFA对动物一些基因表达和脂肪细胞形成的影响的研究进展。1PUFA对基因表达的影响1.1PUFA对肝和脂肪…  相似文献   
158.
本试验旨在探究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Z0206所产胞外多糖(EPS)和富硒胞外多糖(Se-EPS)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肠道形态结构和抗菌肽表达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CON)组饲喂基础饲粮,亚硒酸钠(Na2SeO3)组饲喂基础饲粮+0.30 mg/kg Na2SeO3,Na2SeO3+黄芪多糖(APS)组饲喂基础饲粮+0.30 mg/kg Na2SeO3+560 mg/kg APS,Na2SeO3+EPS组饲喂基础饲粮+0.30 mg/kg Na2SeO3+560 mg/kg EPS,Se-EPS组饲喂基础饲粮+560 mg/kg Se-EPS。试验期39 d。结果表明:与Na2SeO3组相比,饲粮中添加Se-EPS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Na2SeO3+EPS、Se-EPS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空肠的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P<0.05),饲粮中添加Se-EPS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中猪β-防御素1(pBD-1)和空肠、回肠中猪β-防御素2(pBD-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Se-EPS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以及促进肠道内源抗菌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9.
正猪肉品质与安全是目前我国养猪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猪肉品质主要受肌内脂肪含量、肌纤维数量和肌纤维直径及肌纤维类型等因素影响,其中,肌内脂肪含量与猪肉的感官品质和食用品质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肉的风味、多汁性、嫩度、色泽。低含量的肌内脂肪严重影响了肉的风味和口感,且往往与猪的PSE(Pale,Soft,Exudative)肉发生率相关。一般认为猪  相似文献   
160.
选择 36 0只健康的 1日龄AA肉鸡 ,雌雄各半 ,随机分成 4个组 ,每组设 3个重复 ,分别饲喂添加 0 ,0 .2 % ,0 .4 %和 0 .6 %无机磷的日粮 (以磷酸铵的形式添加 ) ,试验 30d。旨在研究高磷日粮对肉用仔鸡脏器组织磷镁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第 1 0d添加 0 .4 %和 0 .6 %无机磷的基础日粮均能显著升高骨骺中镁的含量 (P <0 .0 5 ) ,而添加 0 .4 %无机磷的基础日粮显著降低肝脏中镁的含量 (P <0 .0 5 ) ;第 2 0d ,添加 0 .6 %无机磷的基础日粮显著升高血浆中镁的含量 (P <0 .0 1 ) ;第 30d ,胫骨、骨骺、肝脏中镁的含量随着日粮磷的升高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日粮磷水平与血浆镁呈显著正相关 (r=0 .38;P <0 .0 5 )。由此可见 ,高磷日粮对镁的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