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8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1月11日,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参加奉节代表团审议重庆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万众一心加油干,全力以赴抓落实,拔掉穷根子,探索新路子,做出好样子,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以实干实绩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奉节如何落实陈敏尔的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某养殖鸡场送检病死鸡的流行病学调查、解剖病变观察和实验室系列诊断,结果表明,造成本次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禽霍乱(巴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33.
笔者从贵州省某鸡场病死鸡脏器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鉴定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初步鉴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从PRRSV-ZB病毒株感染细胞培养物提取总RNA样本,以Oligo(dT)反转录后,针对PRRSVN、M和GP5基因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N基因扩增效果明显高于GP5和M基因(p<0.05),N、M、GP5基因的最小检测量分别为0.1ug,0.1ug和0.4ug。对N、M和GP5基因的稳定性或保守性进行分析可见,M和N基因相对保守,GP5基因相对变异较大。本实验以N基因作目的基因,对11个临床发病猪场进行PRRS病原核酸检测,均扩增出377bp特异性条带。  相似文献   
35.
对17株分离自猪萎缩性鼻炎临床症状猪群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试验与ToxA基因鉴定。基于Pm对甘露醇、卫茅醇、山梨醇、海藻糖的发酵能力和产生鸟氨酸脱羧酶的特性,鉴定出10株Pm多杀亚种(P.multocidasubsp.multocida);7株Pm败血亚种(P.multocidasubsp.septica)。根据PCR荚膜分型结果,有8株A型,9株D型。针对ToxA基因中的1 230 bp片段,采用T1/T4引物,4株Pm分离菌株被确定为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ngenicP.multocida,T+Pm),占23.53%(4/17)。同时对17株Pm分离株进行药物抗性测定和分析得知,17株Pm对青霉素、先锋霉素Ⅴ、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丙氟哌酸、氟哌酸、多黏菌素B和利福平的敏感率均在52.9%~100%,而对链霉素和氯洁霉素均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36.
A、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感染肉用种鸡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变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合PCR技术检测病原核酸,确诊肉用种鸡群发生了由ALV—A和ALV—J感染而导致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骨髓细胞瘤型白血病。在检测的6只病鸡中,6只病鸡均感染了ALV—J,2只病鸡感染了ALV-A.  相似文献   
37.
单管套式PCR检测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贵州省4个养鸡场采集出现肿瘤病变或疑似肿瘤病料样本17份,以单管套式PCR方法检测禽白血病病毒长末端重复序列(LTR),15份病料均扩增出一条213 bp的DNA带,与预期扩增长度相符合,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的检出率达到88.2%.同时针对禽白血病病毒的囊膜糖蛋白基因(gp85)进行PCR扩增,在被检的17份病料中,7份检出J亚群特异性的DNA带(545 bp),占41.1%;9份检出A亚群特异性的DNA带(691 bp),占52.9%;其中2份病料同时检出J亚群与A亚群特异性的病原核酸.A、J亚群的PCR检出率低于LTR的套式PCR扩增.  相似文献   
38.
贵州省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病原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病原分离李永明吴彤周碧君汪德生李梅(贵州农学院动物科学系,贵阳,550025)产蛋下降综合征(EDS)是本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的一种使商品蛋鸡和种母鸡产蛋率下降,蛋壳异常,蛋体畸形,蛋质低劣等症状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对于本病...  相似文献   
39.
李永明  汪德生 《中国家禽》2005,9(Z1):121-124
鹅副黏病毒D1分离株能致死鹅胚、鸭胚和鸡胚,致死率达到100%,感染的尿囊液能产生较高的血凝效价.血凝素对热不稳定,经56℃水浴处理10min血凝活性消失.副黏病毒感染鹅血清与D1分离株和La Sota毒株均发生血凝抑制现象,大多数血清样本对2株病毒的HI效价存在两个以上的滴度差异.病毒粒子呈球形、椭圆形、杆状或棒状,呈现显著多形性的特征.D1分离株ELD50经测定为10-7.84/0.1 mL,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鸡能够抵抗20000ELD50病毒的攻击,免疫保护率达到88.9%.  相似文献   
40.
“秀山将卯足干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秀山县县长向业顺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秀山将充分抓住三大机遇,夯实发展基础;打好三大会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着力做好四项重点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三大机遇共绘发展蓝图“秀山发展前景可观,面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高铁建设三大机遇。”向业顺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