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8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61.
贵州省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禽白血病J亚群抗体检测试剂盒对4个不同肉种鸡场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发现ALV-J抗体阳性率平均达到16.52%(3.33%~0.0%).对出现肿瘤病变的显性型病鸡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在肝、肾、脾组织中观察到大量增生的、含嗜酸性颗粒的髓细胞样瘤细胞.针对J亚群gp85基因部分序列进行PCK扩增,从ALV-J抗体阳性鸡的肝病料扩增出一条545bpDNA带,而ALV-j抗体阴性鸡的样本显现阴性反应.将扩增的gp85基因序列与国内外J亚群毒株相应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4.8%~96.5%和95.50%~96.8%.综合血清学、病理组织学变化和病原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证实贵州省肉种鸡群中存在ALV-J 亚群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62.
禽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与病毒亚群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对某商品蛋鸡场送检的发病鸡进行实验室诊断,在肿胀的肝、脾、肾和法氏囊组织切片中观察到成淋巴细胞增生病变。使用禽白血病A、B亚群抗体检测试剂盒对血清样本进行间接ELISA试验,抗体阳性率达到44.4%(12/27)。采集12只病死鸡的肝脏材料提取DNA样本,11份样本中扩增出ALV-A亚群特异性的病原核酸(691bp),检出率达到91.6%(11/12)。将扩增的目的基因克隆与测序,截取gp85基因片段可变区序列与ALV-A、B、C、D和E亚群参考毒株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分别达到89.0-89.6%、67.1-67.7%、69.1-70.1%、69.1-69.5%和70.9-72.0%。结果证实本次疫病是由ALV-A亚群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63.
从病死的越南斗鸡脑组织中分离到l株病毒,能凝集鸡的红细胞,而且这种凝集能被新城疫阳性血清特异性抑制。通过对分离株进行RT—PCR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MDT与ICPI值测定,证实为中等偏强毒力新城疫病毒。动物感染试验表明,20日龄非免疫鸡感染分离毒后24~120h可用RT—PCR方法从喉头和泄殖腔检出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64.
为给贵州省规模养猪场疫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对2008—2010年贵州省动物疫病研究室检测与诊断的规模养猪场疾病发生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免疫猪群中,仍有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其检出率分别为16.4%、17.8%、16.8%、12.8%和17.1%,在未免疫猪群中的检出率为43.7%、46.3%、26.5%、26.8%和45.6%,且多为混合感染。猪蓝耳病和猪瘟仍是危害规模养猪场的2种重要疫病,且猪圆环病毒病存在严重的隐性感染,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趋势加重。  相似文献   
65.
采用甲醛对新城疫LaSota株病毒进行灭活,利用蔗糖透析法进行浓缩,抗原效价由浓缩前的log26上升至浓缩后的log210,在浓缩液中加入25%的丙三醇制成了新城疫血凝抑制抗原.同时对加入稳定剂——丙三醇的自制抗原进行了定质研究.结果表明:加丙三醇自制抗原,温度越低时稳定性越好、保存期最长.将自制抗原、标准抗原与标准血清、待检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对比,表明自制抗原准确性、重复性较好,可用于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66.
67.
从江香猪EDC3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从江香猪源m RNA脱帽增强因子3 (EDC3)基因编码区序列,并分析其在从江香猪器官组织和淋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利用套式PCR扩增获得EDC3全基因序列,对其进行测序分析;同时建立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分析EDC3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从江香猪源EDC3基因全长1 404 bp,编码468 aa。不同物种间EDC3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该蛋白中存在丰富的磷酸化位点,空间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q PCR结果显示,EDC3基因在从江香猪不同器官组织及淋巴组织中均有分布且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淋巴组织表达量最高,肺脏中表达量最低。综上,本研究首次克隆出猪源EDC3基因,且与预测野猪EDC3基因编码区序列相比缺失123 bp,在第100、473、819、1252位出现了单个碱基置换;其在不同组织中广泛分布。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哺乳动物源EDC3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8.
贵州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2007年4月至2008年7月贵州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在此期间基于PRRSV的Nsp2基因在全省33个发病猪场展开调查。结果表明,有3种不同Nsp2基因缺失类型毒株在贵州省流行。参考PRRSV经典毒株相应序列,根据Nsp2基因缺失的不同情况将PRRSV贵州省流行毒株分为3种类型,类型Ⅰ(3/33)缺失177个碱基,类型Ⅱ(29/33)缺失90个碱基,类型Ⅲ(1/33)缺失93个碱基。类型Ⅱ毒株与近年来国内广泛流行的高致病性PRRSV缺失情况一致,类型Ⅰ和Ⅲ是2种新发现的缺失型毒株,但其系统发生地位与高致病性PRRSV接近。  相似文献   
69.
为准确诊断发病鸡群的发病情况.对检测样本进行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调查、病理组织学观察以及基于马立克氏病毒1型(MDV-1)长独特区内部重复序列132bpr基因合成特异性引物,扩增MDV-1的该重复序列.结果表明:该免疫鸡群受到了MDV强毒攻击,发生了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70.
通过RT-PCR扩增9株贵州省PRRSV流行毒株的ORF5基因,并将其连接到pMD18-T载体进行克隆测序得到目的基因序列.参考国内外毒株,分析其变异特点.结果表明,9株PRRSV贵州流行株都属于美洲型毒株,其ORF5序列之间同源性为99.5%~100.0%.以GZCJ株为贵州省代表毒株,与美洲型参考毒株之间的同源性为89.7%~98.7%,与近年流行的毒株遗传距离较近,与早期流行毒株遗传距离较远,其发生了大量点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