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南疆地区棉田棉蓟马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2~2004年研究了南疆地区棉田棉蓟马的种群动态及棉花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和以前相比棉蓟马依然是南疆棉花的重要害虫,2002、2003和2004年棉田棉蓟马日最高密度分别为5 328、3 033和3 383头/百株.对转基因抗虫棉GK19(表达Cry1A杀虫蛋白)、SGK321(表达Cry1A+CpTI杀虫蛋白)和普通棉花泗棉3号、石远321的研究表明棉蓟马在不同品种上的季节性数量动态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套作油菜对杏-麦间作果园节肢动物群落影响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套种油菜的杏-麦果园和杏-麦间作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初步系统研究表明,新疆南部绿洲荒漠生态区杏-麦间作果园节肢动物共计24种,隶属11目,21科.杏-麦间作果园套作蜜源植物(油菜)能够提高果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天敌果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节肢动物群落天敌亚群落.  相似文献   
13.
Bt棉杀虫活性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个生长期内Bt棉不同组织对棉铃虫杀虫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Bt棉在苗期-吐絮期的杀虫活性在时间上有明显差异,且不同组织变化趋势不一致,花瓣的杀虫活性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强,苞叶的杀虫活性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减弱,叶片、蕾、铃、花蕊的杀虫活性变化较复杂.对处理后的存活幼虫,继续用Bt棉的不同组织分别饲养,只有用叶片和花蕊饲养才能存活至化蛹.  相似文献   
14.
用室内生测法研究分析了转基因抗虫棉不同生育期、不同组织器官对棉铃虫1日龄幼虫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抗虫棉花不同发育阶段,对棉铃虫幼虫的杀虫活性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总的趋势是前强后弱.抗虫棉花不同组织器官对棉铃虫幼虫的毒杀效果具有空间上的差异,蕾和苞叶毒杀效果最强,花蕊毒杀效果最弱.抗虫棉花对棉铃虫幼虫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幼虫很难存活至化蛹.  相似文献   
15.
新疆第二代棉铃虫的为害和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为调整虫量梯度的方法,研究了新疆第二代棉铃虫在自然情况下对棉花的为害和防治指标。结果发现,蕾铃减少率(Y1)与百株虫口密度(x)间的关系为Y1=-33.9444+14.9663lnx;皮棉减产率(Y2)与百株虫口密度(x)间的关系为Y2=-89.7121+24.4342lnx;棉花受害后自我调节补偿能力有限。从经济学和生态学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益害比下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抗虫棉对新疆棉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转基因抗虫棉品系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影响研究表明:转Bt基因棉和转Bt、CpTI双价基因棉化防田、自控田均对棉铃虫有良好的抗性,棉铃虫幼虫数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但棉铃虫落卵量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棉对非靶标害虫有间接影响;转基因棉花对天敌数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从大棚育苗的优势、播种技术和生产条件管理几个方面,探讨了北方地区菌草大棚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其经济价值较高,营养价值较丰富,主要生活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中,喜居于静水底层,分布甚广,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其肉质不但鲜美细嫩,而且营养价值较高,具有滋补药用价值~([1]),深受人们的喜爱,素有"天上斑鸠,地下泥鳅"之美誉。目前泥鳅养殖技术较为成熟,各地泥鳅养殖模式多样,养殖效果各异。当前,贵州黔  相似文献   
19.
新疆南部棉区棉铃虫发生趋势及Bt棉花的控制效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新疆南部棉花种植区已发展成为中国棉花产业的重要基地。作为棉花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棉铃虫具有在新疆南部猖獗危害的生物学基础。【方法】本文报道了南疆棉铃虫发生趋势及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控制效率的研究结果。【结果】1993~2004年对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数量变化的监测显示,1997年后棉铃虫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表明南疆粮棉混作区种植制度的改革已导致棉铃虫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害虫。2002~2004年对抗虫棉GK19(表达Cry1A杀虫蛋白)、SGK321(表达Cry1A 和 CpTI杀虫蛋白)和对照品种棉铃虫种群动态的研究显示,二代棉铃虫是南疆地区棉花的主要危害代别,抗虫棉花对幼虫的控制效率可达75%以上。在棉铃虫发生中等年份,转基因抗虫棉花可有效地控制棉铃虫的危害。【结论】鉴于棉铃虫的严重危害,南疆地区有必要发展基于Bt棉花的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1619对加工番茄幼苗促生和苗期病害防控的综合作用,为培育壮苗,提供绿色的管理技术。【方法】采用室内穴盘育苗试验,分别用基质拌药和苗期喷雾法,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对加工番茄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对苗期病害的预防作用,研究其促生和防病的效果。【结果】各处理的出苗率达到稳定状态,呈现出现先抑制后促进的生长态势。1∶150出苗率最好、1∶100次之,1∶200出苗率较差,拌土法比喷雾法对番茄株高的促生作用更强。以1∶150拌土对番茄茎粗的促进作用最强。不同拌土量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与对照之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增加7.68%~10.20%,拌土法对幼苗猝倒病具有较强的预防作用,1∶150和1∶200拌土发病率只有0.00~0.08%。【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能够改善加工番茄育苗穴盘的土壤生态环境,施用后土壤蓬松,对番茄根系和幼苗的生物量比对照有显著性增加;叶片颜色较深,叶绿素含量增加。能够提高番茄免疫力,增强抗病性,对加工番茄幼苗猝倒病具有较强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