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研究添加葵花油和丙酮酸钙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瘤胃内容物中共轭亚油酸(c9,t11-CLA)含量及组织内源合成CLA前体反式油酸(TVA)积累的影响,进行了体外与体内两组试验.体外试验分对照组、葵花油组(16 mg,约占干物质质量2%)、丙酮酸钙组(80 mg)和二者组合组(16 mg 葵花油+80 mg 丙酮酸钙).体内试验选用5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山羊,采用自身对照,分为对照期和试验期(7 mL·d-1葵花油+0.05 g·kg-1·d-1丙酮酸钙),每期15 d,间隔期10 d.结果表明:葵花油、丙酮酸钙和二者组合添加对瘤胃pH值、NH3-N和微生物粗蛋白(MCP)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C2+C4)/C3值均无显著影响,但组合添加可使瘤胃内容物中长链脂肪酸C16∶0、C18∶0、TVA、c9-C18∶1、c9,t11-CLA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TVA、c9,t11-CLA比例分别上升5.77%和1.20%.结果表明:日粮中组合添加一定剂量的葵花油和丙酮酸钙可以在不影响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情况下,改变瘤胃内容物脂肪酸组成,提高TVA积累,为组织内源合成CLA提供前体.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丙酮酸钙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采用酚-次氯酸比色法测定NH3-N活性;考马斯亮蓝(G250)比色法测定瘤胃微生物粗蛋白(MCP)含量。结果发现动物试验和体外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丙酮酸钙不影响山羊瘤胃内环境pH值,提高乙酸含量(56.91±0.68vs61.68±0.79,P<0.01)降低瘤胃液中NH3-N浓度(3.620±0.24vs3.540±0.13,mM/L),促进蛋白质的生成(1135.81±34.92vs1225.05±49.47,mg/L)。所以添加丙酮酸钙对瘤胃的代谢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3.
研究3种生理调节剂对山羊瘤胃液中共轭亚油酸(CLA)前体反式油酸的积累与CLA含量的影响,选用8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山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设对照、葵花油、海南霉素和丙酮酸钙4个处理,每只山羊每天添喂剂量分别为0、0.3、0.05、0.05 g/kg体重。每两周采集瘤胃液样品,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瘤胃液中反式油酸、CLA含量及其他脂肪酸组成,并对CLA与反式油酸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生理调节剂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C18∶1 trans-11(TVA)和CLA含量,其作用效果依次为葵花油>海南霉素>丙酮酸钙。瘤胃中TVA和CL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34.
低钙性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PTH、CT及E_2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 1 8 0只 1 9周龄伊莎笼养蛋鸡随机均分为对照 ( A)、低钙 ( B)、低钙 ( C)、低钙 ( D) 4组 ,分别饲喂钙含量为 3.55%、2 .50 %、2 .0 5%、1 .2 7%的日粮 ,定期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甲状旁腺素 ( PTH)、血清降钙素 ( CT)和血清雌二醇 ( E2 )。结果显示 ,日粮钙含量越低的组 ,骨质疏松越明显 ,其 PTH和 CT上升越明显 ,而 E2 下降越明显。结论 :低钙性骨质疏松症蛋鸡的雌激素和钙调节激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35.
为了考察花生油对水牛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8头健康泌乳水牛,每组2头,共4组,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分对照组、花生油1组(花生油添加量占精料1%)、花生油2组(花生油添加量占精料2%)和花生油3组(花生油添加量占精料3%)4个处理组,一共4个试验期,每一试验期共21 d,前7 d为适应期,后14 d为正式试验期,正式试验期的每周最后2 d采集奶样进行分析,并记录产奶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适量花生油对水牛产奶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喂花生油时间的延长,正式试验期第1周会降低泌乳水牛牛乳乳脂率,动物适应后正式试验期第二周会升高泌乳水牛牛奶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总固形物、乳糖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乳脂长链脂肪酸特别是CLA相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2组(花生油添加量占精料2%)提高乳脂CLA含量效果最显著(P<0.05)。因此,日粮中添喂适量花生油不影响泌乳水牛生产性能,同时提高了水牛奶中CLA的含量,提高水牛奶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36.
研究干乳期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时下丘脑相关食欲调节因子mRNA的表达变化.选择7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干乳期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和试验组(4只),分别饲喂精粗饲料比为4:6和6:4的饲料,自由饮水,通过饲喂精粗饲料比6:4饲料建立干乳期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模型.在采食前和采食后1~12 h收集瘤胃液测定其pH值和乳酸含量,于试验结束时宰杀动物采集下丘脑组织,液氮速冻后于-70℃保存待测.结果显示:(1)精粗饲料比6:4日粮饲喂2周后成功诱导SARA状态(SARA组),采食后瘤胃液pH值低于5.8且持续时间约3h,而精粗饲料比为4:6组山羊瘤胃液pH均高于6.0(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SARA组山羊食欲显著降低.乳酸在采食后2~4h下降,采食后6~8h逐渐增加,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2)与对照组相比,SARA组刺鼠相关蛋白(AgRP)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神经肽Y(NPY)基因表达有下调的趋势,但SARA组山羊下丘脑中前阿片黑素细胞皮质激素(POMC)和促黑激素受体4(MCR4)的基因表达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从而提示:SARA时山羊厌食主要是由于下丘脑促食欲调节因子mRNA表达下调所致.  相似文献   
37.
 通过检测泌乳中期山羊血浆及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精粗比饲料对机体中氨基酸(aminoacids,AA)的代谢流向及乳蛋白的影响。选用泌乳中期山羊7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精粗比4∶6(低精料组)和6∶4(高精料组)日粮,颈静脉血管瘘采血,手工挤奶取奶样。Bradford法测定乳中总蛋白质浓度,RP-HPLC检测山羊血浆和乳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2组山羊血浆中均分离出14种游离氨基酸,乳中分离出8种游离氨基酸,不同精粗比饲料对血液或乳中游离氨基酸谱无明显影响。不同精粗比日粮情况下,除丙氨酸外,血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乳中同种氨基酸的含量;且血液中生酮氨基酸(Leu,Lys)、兼性氨基酸(Phe,Ile)和支链氨基酸(Leu,Ile和Val)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乳中。高精料组除Gly和Ala外,其余氨基酸含量均低于低精料组;乳中总蛋白浓度略高于低精料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血液中游离氨基酸为乳蛋白的合成提供了原料和能量保证。饲喂高精料日粮,血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不利于乳蛋白含量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8.
试验将6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以及门静脉、肝静脉以及股动脉慢性血管瘘的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与肝脏VFA代谢以及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低精料(LC)日粮组相比,高精料(HC)日粮组瘤胃液pH显著下降(P0.05),丙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乙酸/丙酸的比值有降低的趋势(P=0.06),但日粮对瘤胃液乙酸、丁酸和TVFA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HC日粮能显著提高门静脉血浆中乙酸、丙酸、丁酸和TVFA(P0.05)浓度。在两种日粮条件下,VFA肝静脉-门静脉血浆浓度差(H-P)均为负值。HC日粮显著增加丙酸和丁酸的H-P值(P0.05)。与LC日粮相比,HC日粮显著增加乙酸和TVFA(P0.05)的肝静脉-动脉血浆浓度差(HA),显著降低丙酸(P0.05)H-A值。HC日粮显著提高门静脉、肝静脉和股动脉血浆中葡萄糖、β-羟丁酸和非酯化脂肪酸(P0.05)浓度以及显著提高乳蛋白、乳中总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P0.05)含量。试验结果表明,HC日粮可以改善奶牛瘤胃发酵、肝脏的VFA代谢以及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9.
将40只雌性ICR小鼠,受孕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雌鼠产后10-11d,试验组经第4对乳头灌注LPS,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分别于灌注后不同时间采集样本,组织学分析乳腺病理变化;分析对各组乳腺组织中TLR4和TNF-α mRNA表达变化。组织学结果显示,灌注1.5h后乳腺组织中炎性细胞增多,6、12h乳腺腺泡内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腺泡结构崩解;6h TLR4 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个试验组中TNF-α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结果表明LPS能够增强TLR4和TNF-α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40.
为了探讨高精料长期饲喂过程中,反刍动物肠道内的短链脂肪酸(SCFAs)在奶山羊盲肠中通过其特异性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41/43(GPR41/43)对其下游的炎症信号通路是否有影响,选用12只萨能奶山羊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LC)饲喂低精料(精∶粗=4∶6,n=6),试验组(HC)饲喂高精料(精∶粗=6∶4,n=6)日粮,经10周饲喂试验,取盲肠组织样及盲肠内容物进行气相色谱短链脂肪酸含量、肠内容物pH、实时荧光定量(RT-q PCR)及蛋白印迹的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LC组,HC组乙酸(P0.01)、丙酸(P0.01)及丁酸(P0.05)的含量极显著或显著升高,且HC组pH值明显降低(P0.05);HC组GPR41/4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趋化因子20(CCL20)基因表达量相比于LC组极显著升高(P0.01),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IL-10及CCL5等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HC组GPR41/43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LC组(P0.05)。提示:高精料饲喂后,反刍动物盲肠组织中通过短链脂肪酸活化GPR41/43进而激活下游炎症信号通路诱导组织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