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将40只雌性ICR小鼠,受孕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雌鼠产后10-11d,试验组经第4对乳头灌注LPS,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分别于灌注后不同时间采集样本,组织学分析乳腺病理变化;分析对各组乳腺组织中TLR4和TNF-α mRNA表达变化。组织学结果显示,灌注1.5h后乳腺组织中炎性细胞增多,6、12h乳腺腺泡内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腺泡结构崩解;6h TLR4 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个试验组中TNF-α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结果表明LPS能够增强TLR4和TNF-α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42.
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可诱导鸡骨髓细胞形成破骨样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鸡破骨细胞分化因子(Chicken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factor,chODF)体外诱导鸡骨髓细胞形成破骨样细胞的能力。在无菌条件下取鸡股骨和胫骨,收集骨髓细胞。试验分设A、B、C、D、E、F、G7组。A组为对照组,不加细胞因子,其他各组为试验组,其中B组仅加chODF,C组只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M-CSF),D、E和F组同时加不同浓度的chODF和M—CSF,G组同时加chODF、M-CSF和鸡护骨素(Chicken osteoprotegerin,chOPG)。通过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HE、骨吸收陷窝甲苯胺蓝染色和显微、超微检查,观察和鉴定破骨样细胞(Osteoclastlikecell,OLC)的形成。结果表明,chODF可诱导形成典型的OLC,骨吸收陷窝清晰可见,其陷窝面积大,数量多,且TRAP阳性多核细胞的数目与ODF的浓度呈正相关,多组比较其差异显著(P〈0.05),但若加入chOPG,则阻断了OLC的形成和骨吸收。本试验建立了一种鸡骨髓细胞诱导破骨样细胞方法,既为体外研究鸡破骨细胞的分化发育和功能调节创造了条件,也为进一步研究OPG/ODF/RANK(NF-κB受体,Receptoractivator of NF-κB)在蛋鸡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疾病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3.
为确定狂犬病病毒(RV)Flury-LEP株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及其中和抗体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在建立了RVFlury-LEP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LEP基因组cDNA克隆pCI-LEP-EGFP,并成功拯救出重组病毒(rLEP-EGFP)。rLEP-EGFP的生物学特性和野生型LEP(wtLEP)在NA细胞和BHK-21细胞中的生长动力学及对小鼠的致病性没有显著差异。rLEP-EGFP在BHK-21细胞中连续传代9次,各代次重组病毒均稳定表达EGFP。重组表达的EGFP可用于中和抗体检测,rLEP-EGFP免疫犬血清经间接免疫荧光(IFA)或荧光下直接观察检测RV中和抗体滴度,两种检测结果显示较好的相似性(p0.05)。本研究为研制以Flury-LEP株活载体多价疫苗奠定了基础,并为病毒中和抗体的检测提供了更为快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4.
本试验选用8头泌乳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设计,来研究3种生理调节剂对山羊乳脂中CLA含量的影响。试验分对照、葵花油、海南霉素和丙酮酸钙4个处理,每头山羊每天分别添喂生理调节剂的剂量分别为每千克体重0.3g、0.05mg和0.05g,每一处理期为2周。收集奶样,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乳脂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期相比,添喂海南霉素、丙酮酸钙山羊乳脂率显著降低(P<0.05),添喂葵花油乳脂率则无显著变化;各处理乳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添喂葵花油、海南霉素、丙酮酸钙后山羊乳脂中CL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45.
为了探讨高精料长期饲喂过程中,反刍动物肠道内的短链脂肪酸(SCFAs)在奶山羊盲肠中通过其特异性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41/43(GPR41/43)对其下游的炎症信号通路是否有影响,选用12只萨能奶山羊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LC)饲喂低精料(精∶粗=4∶6,n=6),试验组(HC)饲喂高精料(精∶粗=6∶4,n=6)日粮,经10周饲喂试验,取盲肠组织样及盲肠内容物进行气相色谱短链脂肪酸含量、肠内容物pH、实时荧光定量(RT-q PCR)及蛋白印迹的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LC组,HC组乙酸(P0.01)、丙酸(P0.01)及丁酸(P0.05)的含量极显著或显著升高,且HC组pH值明显降低(P0.05);HC组GPR41/4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趋化因子20(CCL20)基因表达量相比于LC组极显著升高(P0.01),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IL-10及CCL5等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HC组GPR41/43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LC组(P0.05)。提示:高精料饲喂后,反刍动物盲肠组织中通过短链脂肪酸活化GPR41/43进而激活下游炎症信号通路诱导组织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6.
为探讨灌注不同质量浓度LPS对小鼠乳腺组织中NF-κB、ACCα和β-Casein mRNA表达的影响,选择30只雌性ICR小鼠为试验动物,受孕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经第4对乳头灌注不同质量浓度LPS(0.1,5,10,50,100mg/L),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于灌注后6h采集乳腺组织样品,组织学方法分析乳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RT-PCR方法分析乳腺组织中NF-κB、ACCα和β-Casein mRNA表达的变化。病理切片结果显示,随着LPS灌注浓度的增加,乳腺小叶间炎性细胞数量逐步增加,乳腺小叶内腺泡结构破坏程度也变大;对乳腺组织中NF-κB、ACCα和β-Casein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时,发现灌注LPS小鼠乳腺组织中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LPS灌注浓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加,而ACCα和β-Casein mRNA的表达水平则随着LPS灌注浓度的增加而逐步降低。结果表明,灌注LPS能够上调NF-κB mRNA的表达,下调ACCα和β-Casein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7.
选择6只安装门静脉、肝静脉、股动脉、肠系膜静脉慢性血管瘘的健康泌乳中期西农萨能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2交叉试验设计,每组3只,试验日粮由精饲料、粗饲料组成,比例分别为4∶6(高粗料组,HF)、6∶4(高精料组,HC)。结果表明,不同精粗比日粮条件下奶山羊门静脉、肝静脉、股动脉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变化情况不同,其中HC组葡萄糖浓度的变化幅度略大,采食2 h达到最低值,4~6 h达到最大值;HR组变化较平缓,一般在采食后2 h达到最大值;HC组奶山羊门静脉、肝静脉、股动脉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均有所提高,但与HR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8.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的易感动物是牛,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会对地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被我国暂定为二类动物疫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山羊痘病毒(GTPV)与绵羊痘病毒(SPPV)都属于痘病毒科下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中的山羊痘病毒属。为开发有效的诊断试剂和疫苗,以及理解病毒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情况,深入了解病毒的分子特征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现状,包括其病原学特征、临床症状、基因组功能、流行病学以及对牛生产的影响,并探讨了实验室诊断、疫苗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的防控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