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3篇
  30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3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究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改良及烟叶发育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生物炭施用量设4个水平:CK(0)、T1(2 250 kg/hm2)、T2(4 500 kg/hm2)、T3(6 750 kg/hm2),研究不同稻秆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养分及烟叶的作用效果。[结果]生物炭在前期增加烟叶还原糖、总糖、淀粉含量而后期则降低其含量。对于总氮及氯的影响较小,尼古丁则呈降低态势。使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从而提高吸食品质。土壤生物炭能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p H值,增加速效钾含量,减少速效磷含量,碱解氮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综合土壤养分与烟叶品质结果,施用生物炭4 500 kg/hm2处理组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生物炭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农村居民地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居民地的整理与优化,促进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以吉林省西部通榆县为研究区,运用GIS技术和空间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通榆县1955年、1990年、2013年农村居民地的时空变化及空间模式的演变,并选取景观格局指数对影响农村居民地布局特征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地聚集度排序为:1955年 > 1990年 > 2013年。在空间尺度为45 km处,3个时期的居民地聚集程度最大,表明居民地的聚集度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再下降的趋势。坡度、道路和水域等景观要素对通榆县农村居民地的布局有显著影响,随着坡度和距道路、水域距离的增加,农村居民地的斑块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1955—2013年人口的变化与居民地面积的变化具有一致性,人口膨胀是该县居民地向外扩张的重要原因。该研究可为农村居民地的空间布局提供决策依据,为新农村建设、增减挂钩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提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73.
外源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桃果实蔗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减轻桃果实低温冷害发生的机制,以湖景蜜露水蜜桃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00μmol·L~(-1)外源褪黑素处理对桃果实采后4℃贮藏期间可溶性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00μmol·L~(-1)外源褪黑素能显著减轻果实冷害的症状,保持较高水平的蔗糖和葡萄糖含量。RT-q PCR分析表明,外源褪黑素处理抑制了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Pp SPS3、Pp SPP1、Pp SUS1、Pp SUS5、PpHK1、Pp FK1和Pp FK3的表达,提高了蔗糖合成相关酶基因Pp SPS1、Pp SPS2、Pp SUT1和Pp NI1的表达水平,维持果实较高的蔗糖和葡萄糖含量,从而提高了桃果实的抗冷性和贮藏品质。本研究结果为揭示外源褪黑素减轻桃果实低温冷害发生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4.
辽东栎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典型群落的建群种,也是该地区针阔混交林的重要组成成分,是较为稳定的森林植物群落。该文就辽东栎的形态特征、更新、种群结构以及群落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辽东栎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在形态建成上具有不同的适应策略,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而在生境与动物的共同作用下,种子数量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直接影响实生苗的形成从而导致栎林实生更新困难以萌生为主的现象;成熟林种群结构稳定,在分布区内处于优势地位;群落的不同层次在反映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群落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辽东栎群落演替过程中多样性指数是波动的。通过辽东栎的个体适应、种群分布格局及群落特征、动态的研究,总结其在暖温带生态系统条件下的适应规律,分析其内在机理,从而为保护和扩大辽东栎种质资源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安宁河鱼类资源现状,于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对安宁河及其支流18个采样点进行了5次调查,共计采集鱼类3 113尾,隶属4目、10科、35属、52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3种;鱼类区系包括中国平原、南方平原、南方山地、中亚山地、北方平原和晚第三纪早期6个区系复合体;其中,中亚山地区系复合体占优(40.4%)。安宁河不同河段Jaccard's相似性指数在0.12~0.47,鱼类群落相似性总体较低。根据IRI(100为优势种)指数计算结果,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us)、西昌高原鳅(Triplophysa xichangensis)、斯氏高原鳅(Triplophysa stoliczkae)、东方高原鳅(Triplophysa orientalis)、鲇(Silurus asotus)和白缘鱼央(Liobagrus marginatus)8种鱼类为安宁河优势种。根据个体生物学测量,安宁河主要渔获对象规格较小,齐口裂腹鱼均重285.8 g/尾,红尾副鳅均重7.2 g/尾,鲫(Carassius auratus)均重78.3 g/尾,鲤(Cyprinus carpio)均重361.1 g/尾,鲇均重93.7 g/尾,表明可能存在过度捕捞现象。多样性分析显示,Margalef丰富度指数(R)在1.95~4.47,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在1.75~2.33,Pielou均匀度指数(E)在0.67~0.73。安宁河鱼类多样性相比同区域其它河流偏低,可能与安宁河鱼类群落受到各种干扰、生境异质性降低、鱼类群落已发生演替有关。对比历史资料,鱼类种类数从82种下降至52种,在不同区域的各分类阶元均有所减少,且有自上而下加重的趋势。水电开发、河道采砂以及资源不合理利用等是影响安宁河鱼类资源的主要因素。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尽快加强安宁河鱼类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76.
甘薯为短日照植物,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无法自行开花。为探索甘薯开花的适宜光照条件,以龙薯9号、烟薯29号、烟薯24号、烟薯25号和烟薯26号为材料,在嫁接和短日照条件下,设置弱光处理(25%全光照)和自然光处理(全光照),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甘薯生长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照对5个甘薯品种的生长、现蕾和开花影响较大,可促进甘薯地上部生长,显著减少了易开花甘薯品种的成花数量,龙薯9号、烟薯29号和烟薯24号开花数量分别减少54.2%、66.5%和64.5%。弱光处理下5个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均降低50.0%以上,气孔导度降低20.3%~25.0%,蒸腾速率降低18.8%~22.6%,表明在8 h短日照的自然光强条件更有利于嫁接甘薯开花。  相似文献   
77.
为有效提高气象资料缺失时渭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计算精度,选取流域及附近20个气象站58 a (1960-2017年)逐日气象资料,基于不同气象要素组合,构建16种基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MARS)的ET0计算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Hargreaves-Samani、Makkink和Irmark-Allen模型进行对比,评价MARS模型在渭河流域的适应性及可移植性。结果表明:MARS模型能很好地甄别ET0与各输入因子间的非线性关系,MARS2 (Tmax、Tmin、Ra)计算精度(平均MAE为0.225 mm/d,平均RMSE为0.327 mm/d,平均R2为0.897)能满足应用要求,模型精度随输入气象要素数量的增加而升高;输入因子中引入地球外辐射Ra,可明显提高MARS模型精度;在输入因子相同时,MARS模型精度高于Hargreaves-Samani、Irmark-Allen和Makkink模型;MAR...  相似文献   
78.
糯玉米、水稻套连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作物布局的优化,各镇经济作物面积在不断扩大,农民收入也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经试验示范,成功探索了糯玉米与水稻套连作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经测定,鲜食糯玉米亩产在800~  相似文献   
79.
采集贵州烟区耕层土壤样品与剖面土壤样品,对土壤大量和微量养分元素含量的状况及其空间与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碳、氮、磷、钾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植烟土壤养分存在表层聚集的现象,耕层土壤氮、磷含量较高;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程度大于大量元素;部分土壤需要补充钾、钙、镁;耕层土壤的C:N较高...  相似文献   
80.
桔小实蝇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桔小实蝇自然种群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实验种群的饲养观察,组建了以作用因子组配的桔小实蝇在不同寄主上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青枣、杨桃、枇杷、柑桔、番石榴和芒果上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是91.5、103.5、120.8、127.3、172.2和183.8。表明在这些果园中,桔小实蝇的种群密度是上一代的91.5~183.8倍。在果园中,“捕食及其它”因子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发展的重要因子,其幼虫期在青枣、杨桃、番石榴、芒果、枇杷、柑桔上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2.907、2.618、2.591、2.415、2.193和1.8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