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密度与施肥对玉米新品种黔804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种植密度、肥料种类及其用量等可控栽培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种植密度>氮肥用量>磷肥用量>钾肥用量.探讨了玉米新品种黔804获得高产的最佳密度及施肥配比.  相似文献   
102.
Suwan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利用Suwan种质资源,充分发挥其在玉米育种的作用,选用国内6个分属不同优势群的代表自交系为准测验种,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7个Suwan种质玉米自交系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T32、S273、S48的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利用潜力较大。在42个组合中,T32×丹340、S11×交51、T32×交51、S273×交51、S48×18599、S273×B73、S48×交51、S37×交51、T32×B73的配合力总效应较高,为较强优势组合。Suwan种质玉米自交与Reid种质、旅大红骨、地方种质、Lancaster、PN种质之间有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03.
新品种华·秋×松·白是浙江省湖州蚕桑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耐氟夏秋用四元杂交种,在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此期间我们根据<浙江省桑蚕新品种鉴定工作条例>,在通过实验室鉴定后,即进入农村区域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国家“八五”和“九五”攻关,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和浙江大学蚕蜂科学系已经育出适合织造重磅真丝绸产品的粗纤度蚕品种,为探索粗纤度品种在湖州饲养的可行性,有必要对粗纤度蚕品种的耐氟性作出测定,笔者根据杨明观教授提出的用“氟敏指数”作度量指标的家蚕耐氟性测定方法对引进的3对粗纤度蚕品种进行了耐氟性测定比较。氟敏指数越小,表示因氟污染导致五长发育不良而偏离对照区正常值的程度越小,耐氟性越强;反之,耐氟性越弱。  相似文献   
105.
绍兴水产冷库是在1984年底峻工的,是当时我市第一座水产专业冷库,在淡水鱼保鲜加工、海水鱼中转冷藏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水产品购销的全面放开,计划收购、统一调拔的  相似文献   
106.
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及其渔场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秋刀鱼渔业是西北太平洋的重要渔业之一,现在开展这一渔业的有四个国家和地区。秋刀鱼渔获量有着十分剧烈的年间变化,渔场位置也随着环境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对渔场变动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分布、浮游生物的分布、黑潮各分支的强弱配置状况和亲潮的强弱配置状况等。  相似文献   
107.
优质大穗型糯玉米杂交种黔糯768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糯768在栽培上除要求隔离区种植和因地制宜,分期播种,实现周年供应外,其它栽培技术与普通玉米相同。根据糯玉米的生理特性和各地的种植经验,黔糯768大田生产宜选择交通方便、肥力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种植密度在2800~3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108.
由黑潮派生的各种暖流在冬季对东海而言是重要的热能来源,它们的态势会极大地影响东海的温度分布,从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变化和发展。通过对2003年度冬东海暖流主干温度、暖舌前锋位置进行空间分析,并与历史状况比较显示今冬的黑潮、台湾暖流和对马暖流都接近历史最强水平,而黄海暖流也比多年平均略强一些。同时期沿岸水体的表面温度与历史的比较结果显示出与多年平均差不多的状况,且在整个冬季表现出明显地随沿岸气候变化的波动状态。所以,2003年度冬暖流的强势对暖流附近海域有一定的影响但并未波及沿岸海域。而对黑潮与其他暖流、沿岸水体以及中西太平洋热带表面水温的相关分析表明,黑潮对对马暖流、台湾暖流有很强的影响作用,但对黄海暖流、沿岸水体的影响不明显,此外,黑潮的水温变化则与中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水温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