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9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林业   384篇
农学   231篇
基础科学   399篇
  260篇
综合类   2436篇
农作物   245篇
水产渔业   330篇
畜牧兽医   1128篇
园艺   472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8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碘对樱桃番茄开花结果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深液流水培的营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碘离子(I-)作为处理,研究碘对樱桃番茄开花结果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碘处理的植株第3~5花序的着生节位分别比对照低2~3个节位;2.0mg.L-1碘处理和高浓度(5.0~6.0mg.L-1)碘处理的果实比对照提前5~8d成熟;1.0~4.0mg.L-1碘处理的坐果率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而高浓度(5.0~6.0mg.L-1)碘处理的坐果率显著低于对照;低浓度(1.0~2.0mg.L-1)碘处理的花数、果数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高浓度(5.0~6.0mg.L-1)碘处理的产量则显著低于对照;单果质量随着碘处理浓度的增高而降低,但是1.0~3.0mg.L-1碘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合以上结果,在樱桃番茄栽培上以1.0~2.0mg.L-1的碘离子供给浓度最适宜。  相似文献   
992.
串珠镰刀菌引起玉米穗粒腐病防御酶变化及其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侵染引起玉米穗粒腐病的防御酶活性变化和病原菌侵染过程进行研究。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分别对抗(Bt鄄1)、感(掖478)玉米材料进行接种,取抗、感材料间隔24 h 的6 个时间段接菌部位的苞叶组织,分析玉米植株感病后部分防御酶、同工酶谱的动态变化,并用扫描电镜对病原菌入侵植株过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菌丝首先要经过1 ~ 3 d 生长后,大约在72 h 左右开始侵入气孔,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侵入气孔的菌丝量逐渐增多。这说明病原菌是直接通过气孔侵入寄主苞叶组织。同时,玉米受串珠镰刀菌侵染后,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都是先上升后下降,在感病材料Ye478 中PAL 的活性要比抗病材料Bt鄄1 中增加的更快、更高;同样对于POD 来说,在感病材料Ye478 中的活性要比抗病材料Bt鄄1 中的高,但变化趋势在2 个材料中相似;而丙二醛(MDA)的含量则相反,在感病材料Ye478 中的活性要比抗病材料Bt鄄1 中的低;对POD 同工酶酶谱分析,2 个材料都增加了3 ~ 4 个条带,没有明显的区别,这说明玉米感病后会通过增加POD 的活性来抵御外源病菌的侵入。总体而言PAL和POD 活性水平与材料抗性呈负相关;MDA 与材料抗性呈正相关关系。对玉米植株感病后防御酶活性变化的分析和病原菌入侵寄主的电镜观察结果,可为深入研究玉米穗粒腐病抗病机制和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断根、环割对烟草体内钾、钙、镁循环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网室内采用水培方式栽培烟草,于烟草打顶期及打顶后一周进行断根、环割处理,探讨断根、环割及断根+环割对烟草吸收钾、钙、镁和烟株体内钾、钙、镁循环、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断根降低了木质部汁液单位时间的钙、镁吸收循环量及钙、镁在韧皮部的积累量,而环割处理的结论刚好相反。断根+环割显著提高了木质部汁液单位时间的钾吸收循环量和烟叶的钾积累量,提高上部叶的钾含量,降低了中、下部烟叶钙、镁的含量,因此该处理提高烟叶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4.
不结球白菜亮白叶再生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本文以不结球白菜品种亮白叶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类型和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等因素对其不定芽分化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不结球白菜品种中再生比较困难的品种亮白叶来说,以下胚轴、子叶及子叶柄为外植体的诱导频率存在明显差异。以生长5-6天无菌苗的子叶柄为外植体,在培养基为MS+6-BA(5 mg/L)+NAA(0.1 mg/L)+ AgNO3(4mg/L)的培养条件下,亮白叶分化不定芽的再生频率最高,可达59.5%;这为将来该不结球白菜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95.
苹果属观赏海棠McCHS基因的克隆及实时定量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苹果属观赏海棠‘王族’品种叶片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与RACE扩增,获得一个1529bp的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thase,CHS)基因的cDNA序列,其基因编码区共1167bp,编码389个氨基酸,命名为McCHS。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3类不同叶色的观赏海棠品种‘火焰’(Malus‘Flame’,叶片绿色)、‘绚丽’(Malus ‘Radiant’,新叶红色)、‘高原之火’(Malus ‘Prairifire’,新叶红色)和王族(Malus ‘Royalty’,叶片紫色)幼叶和功能叶中的McCHS表达及其花色苷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McCHS在4个品种的幼叶和功能叶中均有表达,其幼叶表达量的变化与叶片中花色苷含量的变化一致;除‘绚丽’外的功能叶表达量变化和花色苷含量变化也一致,‘绚丽’功能叶的特殊情况可能涉及花色苷合成途径中的其他酶和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996.
<正>玉米新品种九单48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针对吉林省玉米中熟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选育的具有高抗玉米丝黑穗病的高产、抗病、优质的新品种。2001年通过  相似文献   
997.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洋葱,以洋葱精油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萃取溶剂种类、料液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超声波功率对精油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4h、料液比1∶1、超声波功率70%的条件下,洋葱精油的得率最高,为0.85%。与传统的溶剂浸提法相比,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洋葱精油得率为普通溶剂萃取法的3.86倍。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探索旱作水稻灌溉定额确定方法,通过对长系列(1992-2014年)单季稻生长季(6-10月份)及旱季(7-9月份)降雨量进行排频,并参考蒸发量确定不同灌溉保证率代表年;通过计算多年日均有效降雨量和水稻需水量,按月绘制成不同保证率的水稻需水量与有效降雨量变化趋势线图;通过积分法计算曲线方程差,即为月灌水额,合计后为灌溉定额,或通过测算曲线间的图形面积快速获得月灌水额。结果表明,当地单季水稻90%、75%和50%的年份能够满足的灌溉定额分别为416.9、338.7和216.1 mm,旱作水稻取其50%~60%的灌溉量值。应用试验表明,干旱年(2013年)按90%、平水年(2014年)按50%的年份能够满足的定额减半灌溉,粳稻旱作产量分别为5 924.3 kg·hm-2和6 511.8kg·hm-2,是淹灌栽培的84.1%和91.2%。该方法不仅能计算灌溉总量,还能体现灌溉量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分配趋势,对于提高旱作水稻的水分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以文蛤(Meretrix meretrix)为受试生物,采用静态法研究了不同pH和盐度下文蛤耗氧率、排氨率、排磷率及氧氮比(O∶N)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H为8.7试验组文蛤耗氧率、排氨率及排磷率显著高于6.7、7.7、9.7及10.7试验组(P0.05),pH为7.7和8.7试验组O∶N值显著高于6.7、9.7及10.7试验组(P0.05);pH在6.7~10.7范围内,文蛤耗氧率、排氨率、排磷率及O∶N均随pH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pH为8.7时文蛤耗氧率、排氨率、排磷率以及O∶N均为最大值,依次为5.46 mg·(g·h)-1、0.17 mg·(g·h)-1、0.19 mg·(g·h)~(-1)、27.17。盐度为20试验组文蛤耗氧率、排氨率、排磷率及O∶N显著高于16、18、22及24试验组(P0.05);盐度在16~24范围内,文蛤耗氧率、排氨率、排磷率及O∶N均随盐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盐度为20时文蛤耗氧率、排氨率、排磷率及O∶N均为最大值,分别为5.66 mg·(g·h)~(-1)、0.20 mg·(g·h)~(-1)、0.30 mg·(g·h)~(-1)和27.40。本实验研究范围内,文蛤生长的最适pH在8.7左右,最适盐度在20左右,为文蛤的人工养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00.
稻瘟病是咸宁市水稻上的主要病虫害之一,咸宁地处鄂南,属山区丘陵地带,年降雨量1500mm左右,降雨充沛,露雾重,非常有利稻瘟病的发生。近年来,稻瘟病年发生面积2.59万hm2~6.06万hm2次,自然损失3 765.5t~10 510.4t,其中穗颈稻瘟病发生面积1.11万hm2~2.68万hm2次,自然损失2452.6t~5855.6t。为抓好稻瘟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