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4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由湖州蚕桑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夏秋品种丰1×富日,自199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来,试养推广由点到面不断扩大,1997~2001年间累计推广达10万余张,推广量呈逐年稳步递增态势,推广范围涉及3省5市11县,共30余个乡镇,浙江省湖州市区、德清、海宁、桐乡、嘉兴郊区、长兴、诸暨等地都饲养过该品种,广西、江苏也零星饲养过,其中重点蚕区湖州市区和德清县占总推广量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22.
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肇村高宗杰,有良好养蚕技术,利用屋前屋后丘陵荒地发展蚕桑,是吴兴区最大的养蚕科技户,2000年被湖州市人民政府评为蚕桑科技示范户。2011年养蚕17.5张,张产45.17kg,产茧790.47kg,产值29525.8元。妙西镇已有300多户蚕农,2012年春期订购蚕种1255.75张,比上年同期增3%...  相似文献   
23.
因环境污染蚕业生产出现了诸多的不稳定因素,严重制约了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虽然在 1983-1985年完成了《蚕桑大气污染中毒》的研究, 主要探明了氟中毒的原因、机理和一些防治措施。但由于近几年来随着乡镇企业飞速发展和城乡一  相似文献   
24.
基于高效、安全使用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防治桑园害虫的目的,研究了家蚕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对毒死蜱的敏感性变化。在不同温度环境中,家蚕对毒死蜱的敏感性差异变化达到极显著水平,毒死蜱对家蚕毒力的温度效应趋势模式为Y=4.083 3X4-51.582 9X3+234.664 7X2-452.663 2X+345.948。毒力的温度效应在17~21℃和29~33℃2个区域显著增强,其中低温区域温度变化对家蚕敏感性的影响大于高温区域;低温(17℃)和高温(33℃)下,家蚕对毒死蜱的敏感性增强,尤以低温(17℃)最强,校正死亡率达75.5%。  相似文献   
25.
2017年9月正是湖州地区中秋蚕饲养的时间,但一场突如其然的、面广量大的中毒事件搅动了生产的正常开展并成为一次公共事件。在当地各级党委与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各级农业部门全力做好中秋蚕中毒事件处置和安全生产指导等各项工作,平息了事态,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蚕农的损失。  相似文献   
26.
阐述了湖州市吴兴区创建优质雄蚕茧基地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总结了该区创建优质雄蚕茧基地、振兴蚕桑产业的经验和措施。  相似文献   
27.
通过采取建设雄蚕茧生产基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DB 3305/T 26.2—2009《雄蚕茧生产技术规程》等标准,抓雄蚕茧生产技术的培训,与蚕农签订订单,实施雄蚕新品种的推广及种、茧、丝一体化开发应用等技术措施;加快了雄蚕饲养的推广步伐,提高了雄蚕种繁育技术,规范了雄蚕饲养技术,提高了雄蚕饲养水平,体现了雄蚕的"优质优价",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雄蚕种无论是产茧量、产值、丝质均比普通品种提高。2006—2009年共推广雄蚕种99 654盒,饲养雄蚕种比饲养普蚕种共增加效益2 558.6万元,平均每盒雄蚕种的产值比普通种增加256.75元。  相似文献   
28.
<正>华·秋×松·白是湖州蚕研所经过多年筛选组配育成的四元夏秋蚕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体质强健、好养、产茧量高,丝质优、抗氟性强等特点。已于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可作春秋兼用  相似文献   
29.
对家蚕新品种明丰×春玉进行了秋期试养,结果表明,秋期全龄与白玉×秋丰相比,食毒略多,50kg桑产茧量高,抗病性强;在氟污染较重的情况下,采取积极的措施,产量较为理想,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适宜在湖州地区秋期饲养。  相似文献   
30.
雄蚕饲养技术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蚕系列品种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于1996年开始引进,并通过转育改良和选配而育成的春秋兼用系列家蚕新品种。吴兴区自1997年春开始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的指导下,首次在织里镇太湖试养雄蚕品种,并获得成功。1997年至2000年春先后对夏华×平8等7对雄蚕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