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沈红 《现代农业》2012,(8):64-65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问题。农业生产在全球气体循环(包括CO2,CH4,N2O)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既是碳汇又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源。有关数据显示,全球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5%,而我国农业温室气体占排放总量的15%~18%。由于盘锦市森  相似文献   
62.
【目的】构建神经病靶酯酶(NTE)蛋白低表达的ShRNA重组慢病毒表达系统。【方法】依照ShRNA序列设计原则设计带酶切位点的NTE ShRNA序列,与表达载体pLL3.7连接构建NTE ShRNA重组表达质粒,转染DH5α菌观察重组表达状况,与pCVM-VSV-G包膜质粒和pCMV-dr8.2dvpr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得到重组慢病毒。用病毒稀释法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标记,确定转染效率及病毒含量。【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LL3.7-NTE ShRNA慢病毒载体。重组慢病毒质粒与辅助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后获得高表达的细胞,共转染48h后,收集病毒液检测病毒滴度达4.5×10~4/mL。【结论】成功构建NTE ShRNA慢病毒重组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6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针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中编码核衣壳蛋白的N基因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通过构建重组阳性标准质粒的方法,成功建立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IBV的标准曲线。该方法所建立的曲线可检测到初始模板中5×10^2copies/μL的病毒核酸,与常规PCR相比敏感性大大提高。笔者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和健康带毒鸡群的检测。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比后认为,缩小航摄比例尺既可降低航摄成本,又能满足判读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兽药残留引起食物中毒和影响畜禽产品出口的报道越来越多.药物残留不仅可以直接对人体产生急性、慢性毒性作用;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还可以通过环境和食物链的作用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并影响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及走向国际市场.目前,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已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兽药残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66.
本试验旨在探究地鳖肽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氧化应激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脏器指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18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25 mg/L氢化可的松)和3个地鳖肽组[0.4、0.8和1.6 g/kg BW,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从第4天开始,3个地鳖肽组在饮水中加地鳖肽至第21天;从第8天开始,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在饮水中加氢化可的松,连续5 d。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地鳖肽组(P0.05)。2)1~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F/G)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地鳖肽组的F/G显著降低(P0.05)。15~21日龄时,模型组的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1日龄时,模型组的ADG和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0.4和1.6 g/kg BW地鳖肽组的F/G显著降低(P0.05)。3)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仔鸡的胸肌p H45 m in和红度(a*)值显著降低(P0.05),胸肌、腿肌滴水损失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0.8 g/kg BW地鳖肽组的胸肌p H45 m in显著升高(P0.05),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0.4和1.6 g/kg BW地鳖肽组的腿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21日龄时,与模型组相比,0.4 g/kg BW地鳖肽组的胸肌a*值显著升高(P0.05),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4)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脾脏、胸腺和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1日龄时,模型组的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6 g/kg BW地鳖肽组(P0.05)。5)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肝脏和胸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和胸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4 g/kg BW地鳖肽组(P0.05),肝脏和胸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8和1.6 g/kg BW地鳖肽组(P0.05)。14和21日龄时,模型组的肝脏和胸肌丙二醛(M 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提示,地鳖肽可有效缓解氧化应激状态下肉仔鸡的应激反应,促进肉仔鸡生长,改善肉品质,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7.
栝楼根提取物抗肿瘤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栝楼根提取物的药理作用,通过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和动物试验观察栝楼根提取物对肿瘤的影响。细胞毒性试验表明栝楼根提取物在0.5mg/mL以上浓度时明显抑制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的生长;动物试验表明栝楼根提取物在0.1mg/mL注射剂量时肿瘤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可达40.9%。  相似文献   
68.
 【研究目的】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A抗原位点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参考GenBank上公布的TGEV S基因A抗原位点序列,应用Primer6.0设计一对含酶切位点的引物,用于RT-PCR扩增A抗原位点目的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于paesy-T克隆载体上构建克隆载体,用EcoR I和Xhol I对表达载体PET-32a(+)和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将酶切产物亚克隆至PET-32a(+)多克隆位点上,连接、转化至BL21(DE3),构建A位点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对阳性重组质粒进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结果】所扩增的目的片段的大小为534bp,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后,经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其它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相应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说明成功地构建了TGEV S 基因A抗原位点的原核表达载体。【结论】TGEV S 基因A抗原位点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填补了中国国内单独针对此位点进行研究的空白,也为TGEV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9.
探讨橙皮苷对3种霉菌毒素处理的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的影响。采用MTT、Griess、细胞划痕愈合试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分泌NO、细胞迁移率。结果3种毒素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随毒素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低浓度DON、OTA(0.04μmol/L和0.08μmol/L),ZEN(<2μmol/L)显著提高HepG2细胞活力及促进增殖,高浓度霉菌毒素明显降低HepG2细胞活力及抑制细胞增殖。与霉菌毒素组比较,橙皮苷组HepG2细胞活力降低及增殖减弱,表示橙皮苷能缓解霉菌毒素对细胞的毒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霉菌毒素组HepG2分泌NO量显著降低,不同浓度及不同霉菌毒素对NO分泌没有明显影响;与霉菌毒素组比较,橙皮苷组不同浓度DON处理的细胞分泌NO差异不显著。低浓度DON毒素(0.08μmol/L^2μmol/L)处理HepG2细胞24、36、48 h后,DON毒素能极显著促进HepG2细胞迁移,随着霉菌毒素对细胞处理时间延长细胞迁移快,而高浓度DON毒素(10μmol/L、50μmol/L)对促细胞迁移影响显著低于低浓度DON。结果低浓度DON霉菌毒素促进HepG2细胞增殖及迁移,表明DON毒素对HepG2具有潜在的致癌性,橙皮苷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及缓解霉菌毒素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人类语言交际产生的话语分析日益受到关注。在对人类语言交际产生的话语分析中,多模态环境下非语言交际能力研究是现阶段话语分析的主流趋势,对高校语言教学有着启发意义。茶叶英语口语非言语交际能力是基于非单一语言系统开展的,其中非言语交际包括了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调等,对大学生口语表达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与当前世界一体化大趋势相吻合,但是,由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历史较短,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鉴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多模态话语概念及多模态环境下茶叶学生英语口语现状,针对一些问题笔者梳理了多模态环境下茶叶英语口语交流的标准,为相关行业以及高效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