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39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红麻是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7—10万亩,最多时达15万亩。种植茬口以油菜茬和小麦茬为主,尤以油菜茬面积最大,占红麻种植面积的50%左右,但全市红麻平均单产一直在200公斤(熟麻,下同)上下徘徊。为挖掘红麻生产潜力,提高油菜茬红麻单位面积产量,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油菜茬红麻高  相似文献   
42.
调查了湖北省仙桃市2020年棉花生产实际及2021年植棉现状,分析了棉花面积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了稳定植棉的措施。  相似文献   
43.
正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主产棉县(市)之一。近两年来,棉花单产持续大幅下降。2016年全市种植0.8513万hm~2,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196.7 kg,比2015年的1 587.4 kg下降390.7 k g,降幅24.61%。2017全市种植的1.103万hm2,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 067.9 kg,比2016年下降128.8 kg,降幅10.76%。为此,笔者对湖北省仙桃市2016年、2017年棉花单产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对策,谈谈如下  相似文献   
44.
新植苎麻采取幼苗打顶,能促进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显著提高纤维产量和品质,这是新植麻园实现“三当”(当年育苗,当年移栽,当年受益)、“一优”(即优质)的一项有效措施,已被大面积示范、推广结果所证实。现将1984~1986年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是湖北省红麻主产县市之一。常年红麻种植面积6万亩左右(但近年来面积有所下降),单产一直在200公斤(熟麻,下同)上下徘徊。如1980~1997年全市种植红麻总面积为83.19万亩,总产169324吨,平均单产203.54公斤。为扭...  相似文献   
46.
早春大白菜-棉花一年两熟栽培,实行了一膜两用,既有利棉花早发,菜棉高产,又有利于培肥地力,做到种地养地结合,其效益显著。一般公顷产大白菜56t,产值2.25万元,产皮棉1725kg,产值2.46万元,全年产值4.71万元。目前此模式已在本市沔城镇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1田间配置12月初棉花  相似文献   
47.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市)之一,常年植棉面积2.68万hm2左右,总产3.22万t。自2005年以来,湖北省仙桃市棉花早衰现象日益突出,减产幅度在15%左右,直接影响全市的棉花生产。1主要原因1.1气候因素1.1.1高温干旱2005年、2006年6月份日平均气温偏高,分别为27.1℃、27.6℃,比历年同期分别高0.6℃、1.1℃,且干旱突出,使棉花生育进程提前,7月份又持续高温干旱,棉花生育进程继续加快,不论是春套棉还是油后棉均带桃入伏,此时又处于高温干旱期,肥料难以施下,对早发棉田,特别是对上桃快而集中的品种或稀植的棉田,由于前期结桃多,耗…  相似文献   
48.
对江汉平原棉区棉花叶枝利用育苗移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范进行了探索,提出其适应范围和产量指标。对留叶枝棉育苗移栽、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棉花生育指标和关键栽培技术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强调了留叶枝棉的施肥、病虫防治及棉花叶枝的管理技术,为棉花叶枝利用优质高产高效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50.
棉豆蒜菜四熟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沈金权舒兰州路中秋①沈家喜②蔡生华③湖北省仙桃市农业局433000为稳定棉花面积,挖掘单位面积的增产潜力,本市大伏乡1994年开始试行棉花、大豆、大蒜、榨菜四熟配套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6年仅大伏、沙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