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4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浑善达克地区草场沙漠化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发展趋势和现状的分析,认为沙地的基质条件、脆弱的生态系统以及连续多年的超载过牧是沙漠化产生的根本原因,防治沙漠化是一项以提高土地生产力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目标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以钴~(60)-γ射线不同剂量照射二色胡枝子,结果显著的抑制幼芽生长并降低活力,但对发芽率和解除种子硬实无明显影响。按多靶单击模型 y=1-(1-e~(-rD))~n 拟合剂量效应曲线,以电子计算机处理所求得的二色胡枝子适宜辐射剂量是40~50KR。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以不同剂量的60 Co -γ射线照射 4个不同禾本科牧草、结果显著抑制了幼芽根的生长并降低了活力 ,通过对适宜辐射时剂量的初步预测得知 4个育成品种对辐射的敏感性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34.
蒙农红豆草水分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蒙农红豆草水分生理状况进行了研究。日蒸腾变化中,孕蕾期的变化最活跃,花期的日蒸腾值最高。孕蕾期的含水量最低,这正是蒙农红豆草干物质的积累时期,从孕蕾期到开花期蒙农红豆草需大量水分,这正是蒙农红豆草灌溉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35.
对不同种植方式草原3号杂花苜蓿根系特征及地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根颈粗、根系长度、根体积等都有影响,不同种植方式下草原3号杂花苜蓿根颈的粗细顺序为:间行混播>单播>同行混播,根长的大小顺序为:同行混播>单播>间行混播;草原3号杂花苜蓿间行混播时根颈粗其地上生物量相对少,草原3号杂花苜蓿同行混播时根颈细,其地上生物量相对多;间行混播草原3号杂花苜蓿根颈粗、根系体积大,根长度相对短,同行混播草原3号杂花苜蓿根颈细、根体积小,根长度相对长;间行混播使草原3号杂花苜蓿根颈变粗,同行混播使草原3号杂花苜蓿根颈变细,地上生物量增加。  相似文献   
36.
玉米:跌入 "1元时代" 近期我国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收粮价格节节走低,市场14%水三等玉米最低进厂价已跌至1960元/t,合0.5 kg不足1元,时隔数年后重返"1元时代". 都是天气惹的祸 步入2013年以后,全国玉米价格持续走低.一亩田数据中心做的近期全国玉米价格走势统计显示,2月18日全国玉米价格为2.46元/kg,之后呈震荡下滑态势,2月25日已跌至2.38元/kg.  相似文献   
37.
研究紫花苜蓿、黄花苜蓿、扁蓿豆、直立型扁蓿豆等几种豆科牧草的授粉方式,并统计不同时间人工去雄、酒精去雄及不去雄授粉方式下的牧草结实率,结果表明:紫花苜蓿、黄花苜蓿、直立型扁蓿豆、扁蓿豆属异花授粉植物,自然异交率高于50%;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最佳的杂交方式为不去雄杂交,扁蓿豆与黄花苜蓿最佳的杂交方式为人工去雄杂交;各种牧草最佳去雄时间为早上9∶00、最佳授粉时间为去雄后24~48h。  相似文献   
38.
通过研究草原2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cv. caoyuan No.2)浸提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索利用生物检测法初步确定其与自身及其他3种牧草间化感作用。用草原2号杂花苜蓿根、茎、叶水浸提液处理草原2号杂花苜蓿、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 Gaertn.)和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的种子,测定其发芽率、苗高、根长,利用生物检测法确定草原2号杂花苜蓿对受体植物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草原2号杂花苜蓿的自毒性及化感作用存在浓度效应,即不同浓度的根、茎、叶浸提液对不同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幼苗高度、根长影响效果不同,其叶浸提液对扁穗冰草和蒙古冰草种子发芽的抑制效应小于草原2号杂花苜蓿和红豆草;其叶、茎、根浸提液对蒙古冰草、扁穗冰草的苗高、根长的促进作用大于红豆草和草原2号杂花苜蓿;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草原2号杂花苜蓿与蒙古冰草、扁穗冰草混、间播效果要比与红豆草混、间播和单一连播杂花苜蓿效果好。  相似文献   
39.
用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No.3)在直播和催芽条件下对受体牧草缘毛雀麦(Bromus ciliatus L.)、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的化感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原3号杂花苜蓿不同发芽条件下对3种牧草存在化感效应。直播条件下对3种牧草的化感效应大小顺序为新麦草>缘毛雀麦>蒙古冰草,催芽条件下对3种牧草的化感效应大小顺序为缘毛雀麦>新麦草>蒙古冰草;草原3号杂花苜蓿发芽期和发芽后生长期对3种牧草的化感效应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来探讨蒙古家马、蒙古野马和驴之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对各类马和驴样本 mtDNA Cytb 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检测到15个单倍型,90个突变位点,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356,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1022,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8.966,各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相差不大。系统发育树和NETwork图中每一分支都至少包含2个群体的信息。4个类型蒙古家马总体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蒙古家马与蒙古野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且出现数个分支,蒙古家马分布在各独立的进化支中,说明蒙古家马母系来源非常广泛或经过多次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