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艾浩  海波 《中国农垦》2006,(6):67-67
有30万亩耕地的黑龙江省山河农场人均耕地不足20亩.到今年,全场耕地承租合同70%到期,新一轮土地发包,合同一签六年.农场下了“禁令”:离退休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和遗属生活费人员、个体工商户、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家庭不予分配基本生活田.能让的地都让出来了,但许多农户还嫌地少种着不过瘾。土地“疯抢”的背后,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92.
池塘集约化养殖鳜鱼是一项投资大、效益高、风险大的生产模式。为避免经营者的盲目性,现介绍鳜鱼池塘精养的几点关键技术,以供参考。一、精心选择池塘主养鳜鱼的池塘不宜过大或过小。面积过大,饵料难以满足,鳜鱼个体生长差异大;过小,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要求选择背风向阳、沙  相似文献   
93.
一、注意混养池塘面积。春季鱼类混养池塘要大而深,一般每个池塘面积最好3000m2以上,水深2m以上,才可考虑配套上、中、下层鱼类混养。面积600~1300m2,水深1.5m以下小而浅的池塘和饵料种类比较简单的池塘,以及新开挖的池塘,一般不宜混养。二、注意突出主养鱼类。主养鱼类就是池  相似文献   
94.
稚龟和幼龟个体较小,体质较弱,其安全越冬除了要有专池饲养外,还要采取自然越冬和温室越冬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5.
谢刚  海波 《内陆水产》2008,33(2):15-16
冬季水温低,光照寡,养鱼池塘水中浮游植物少,产氧能力差,鱼类因摄食和活动少而体质相列较弱,对安全越冬和生长都有较大影响。为使鱼类冬季的安全和生长,冬季养鱼池塘的水质调控和管理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  相似文献   
96.
1.合理换水,培育肥水。要想养好虾蟹,首先要培好水质,池塘从5月开始,每隔1个月或20天就要用"药饵"和"药液"防治病虫害1次,难免存在一些残留物质。到秋季更要勤换新水,预防池水变"老",  相似文献   
97.
谢岗  海波 《农家科技》2007,(11):30-31
鱼种秋季进箱越冬.由于经过池塘育肥后.体质一般较壮.加之气温适宜。容易适应网箱环境。同时,秋季大水面沉箱越冬.不仅越冬鱼体体重消耗比池塘少.而且越冬结束春季起箱后.约5℃左右鱼类即开始摄食.生长期较春季进箱鱼延长了约一个月.鱼体生长速度快。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8.
张卫  海波 《水产养殖》2006,27(2):14-14
影响幼蟹性早熟的原因主要有:遗传、放养密度、池水有效积温、饵料营养及换水次数等。控制这些因素,可有效地减少幼蟹培育中早熟幼蟹的形成。 1 考察亲本质量。随着河蟹养殖的发展,市场  相似文献   
99.
1区别药物类型目前普遍使用的鱼药大致有以下几类:(1)抗生素,抑制病原菌生长,主要内服;(2)消毒剂、杀菌剂,主要外用;(3)营养剂和代谢改善剂,维生素、矿  相似文献   
100.
加水越冬法鳝鱼(黄鳝)是变温冷血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强,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生长温度15~30℃),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为使鳝鱼安全越冬,应把养殖池水位提高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