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22.
不同杀菌剂对万寿菊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杀菌剂对万寿菊灰霉病菌做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单剂对灰霉病菌的EG50由低到高依次为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WP)、20%甲基立枯磷乳油(EC)、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50%扑海因悬浮剂(SC)、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VIP),以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WP)的抑制作用最好,其EG50为5.17 mg/L.  相似文献   
23.
火焰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粮食中的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普遍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来测定食品中的镉。氰化物发生法测定食品中镉已列入国家标准GB/T5009.15-2003第四法。但该方法受酸度影响较大,加之萃取氢化物发生等环节测定过程比较复杂,如果操作不十分熟练,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稳定性都不是非常理想。采用火焰原子化的方法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来测定粮食中的镉是非常理想的测定方法,用液化气做燃气即可,样品处理非常简单,只要将干法灰化或湿法消化的样品用(1+99)硝酸定容后即可测定。  相似文献   
24.
对仪器自身条件设置和硼氢化钾-盐酸还原体系对原子荧光法测定粮食中的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改善测定粮食中铅精密度和灵敏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稻瘟病生防放线菌A11菌株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稻瘟病生防放线菌A11菌株的发酵初始pH、培养温度及通气量三因素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发酵培养,结果表明在ACSI培养基上,初始pH值为7.2(灭菌后),28℃,培养6d,通气量为100ml/250ml三角瓶时,培养滤液对稻瘟病菌的拮抗带最大,平均达1.03 cm,抑菌率平均达57.4%,该培养条件为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26.
在实验室分离获得的放线菌A11菌株,其发酵液采用对峙培养对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良好的抑菌活性。对发酵液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下的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菌株A11发酵液在中性及酸碱条件下都稳定,在极酸和极碱条件下抑菌活性丧失;A11发酵液能经受75℃温度60min,仍保持原来的抗菌活性,温度升高到100℃时活性丧失。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经不同叶面肥处理后,豇豆白粉病、锈病、豆野螟的发生情况,测定了多酚氧化酶(PPO)、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合理施肥能够提高植物对有害生物的抗性,增加产量,保证品质。综合各方面因素,各种施肥措施中以施海藻有机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8.
概述了利用拮抗菌、诱导抗病性、天然抗病物质以及抗病基因工程等生物防治途径在果蔬采后病害控制上的应用现状及进展,为研究无公害的果蔬采后保鲜技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9.
江汉平原秋芝麻和夏芝麻各生育阶段温光水条件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4年试验秋芝麻产量与夏芝麻高产水产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用江汉平原腹地-荆州地区的长期气象资料,对秋芝麻和夏芝麻各生育阶段的温、光、水条件进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秋芝麻各生育阶段对温、光、水条件的要求与江汉平原的气候资料吻合度总体上比夏芝麻高,尤其是降水状况对秋芝麻较为有利。而温,光条件对秋芝麻稍有不利之处,可以用适当的栽培措施弥补,在夏芝麻主产区-江汉平原适度发展秋芝麻,具有可靠的气候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30.
运用秋发冬壮栽培技术,对3个油菜品种(中油杂1号、中双4号和中油821)进行超高产栽培,结果早薹率较高的品种中双4号(早薹率60.0%)和中油821(早薹率26.7%)的产量均达到了超高产水平(3750kg/hm~2)。在分析江汉平原油菜早薹后受冻概率和补救措施的基础上,认为江汉平原油菜超高产栽培应大胆采用秋发冬壮栽培技术途径,不应过分担心早薹所致的减产风险,以提高超高产栽培成功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