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1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以转基因处理的家蝇卵为对象,采用银染差异显示技术(DDPCR).对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和抗菌肽(ABP)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以电转移的方式进入家蝇受精卵后,卵内基因的表达情况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处理的蝇卵与未经转基因处理的蝇卵在分化开始之前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以T11MA为锚定引物,在转基因处理组发现6条差异表达的片段,成功地克隆得到其中3夸。序列分析证实其中2条为新基因片段,另1条为家蝇细胞色素C的编码片段;斑点杂交证实了新基因片段仅在转基因处理组得到表达,而细胞色素C在2组中都有表达。获得的新基因片段登录于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AY030235和AY030236。本试验结果为解释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内的去向.发现宿主内部对目的基因整合和分解的相关因素提供了可能,并为系统地开展发育相关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2.
从长春地区某牛场发生疑似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牛粪样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序列测定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命名为BVDV CC13B株。核苷酸序列的测定结果显示,CC13B毒株的完全基因组序列由12 265个核苷酸组成,其中5′端非编码区包含380个核苷酸,3′端非编码区包含188个核苷酸。病毒基因组含有1个大的读码框架,编码1个由3 898个氨基酸组成的前体多聚蛋白。序列对比结果显示,CC13B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国外CP-5A毒株同源性最高,分别为为96.2%和97.3%;而与国内分离株JZ05-1的同源性最低,分别为69.8%和71.0%。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CC13B毒株与国内分离的长春184、Xinjiang-3156和H等分离株归类为BVDV基因Ⅰ型的Ib基因亚型。结果表明,长春地区近年发生的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依然主要由BVDV基因Ⅰ型毒株引起。  相似文献   
123.
克隆了猪瘟病毒(CSFV)石门株E2和Npro基因,并分别插入pGEX-6p-1表达载体中,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后,应用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均得以成功表达。使用超声法破碎菌体获得蛋白,将带有GST标签的融合蛋白进行亲和层析,其中E2和Npro的表达形式分别为包涵体表达和可溶性蛋白表达。将E2变性后重折叠,应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发现CSFV蛋白E2能够被CSFV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而Npro不能与CSFV阳性血清反应。  相似文献   
124.
应用RT-PCR方法对辽宁地区8份猪瘟临床病料进行了E2蛋白部分基因片段扩增,其中有5份病料扩增产物经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大小约为210bp的目的基因片段.经对目的基因片段回收纯化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与国内外发表的18株猪瘟病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表明,所分离的5株猪瘟病毒株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与C1W、C2W等8个毒株的同源性较高,而与国内的疫苗株和强毒株的同源性则较低,基因型差异比较明显,并不归属于同一个基因亚群.本研究通过对E2基因片段扩增以及相应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分析,揭示了本地区猪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背景.  相似文献   
125.
原核表达的猪瘟病毒E2蛋白抗原多肽的复性和纯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原核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的猪瘟病毒(CSFV)E2蛋白抗原表位区段(mE2)进行了变性、复性与纯化研究。包涵体经超声破菌分离,然后进行变性溶解和复性,复性产物经硫酸铵沉淀浓缩后,利用免疫亲和层析进行纯化。纯化产物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其纯度达97%。酶联免疫试验测定的结果显示,与复性前变性蛋白相比,纯化蛋白与CSFV特异的单抗和多克隆阳性血清的反应活性提高了2-16倍。  相似文献   
126.
我国猪瘟的流行原因与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原因猪瘟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由于长期贯彻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坚持广泛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防治措施,该病在我国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大规模的暴发流行基本停止。目前该病在我国许多养猪地区主要以小规模的散发方式流行,发病多见于初生幼仔和断奶前后的仔猪。育肥猪和种猪的发病相对较少。猪瘟的临床表现也由以急性典型为主转变为急性典型与慢性非典型共存为特征,在许多地区非典型猪瘟的流行较为普遍,病猪病程较长,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低于典型猪瘟,在出现这些现象的地区和猪场,往往伴随有多种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7.
将狂犬病病毒 SRV9减毒疫苗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L T)混合 ,分别经口腔滴入、灌胃、灌肠等途径免疫小鼠。通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特异性转化率、CTL反应、Ig G、Ig A、SIg A等免疫指标 ,并结合攻毒保护 ,探讨了狂犬病病毒经消化道不同途径接种产生的免疫效果以及 L T在粘膜免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肠道接种组的狂犬病病毒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高于口腔和胃接种组的免疫应答水平 ,L T可增强狂犬病病毒减毒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28.
猪IL-6 cDNA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RT—PCR方法,从经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s)总RNA中扩增得到了猪IL-6(porcine IL-6,pIL-6)的cDNA,并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上。DNA序列测定表明,克隆得到的pIL-6cDNA与国外报道的完全一致,包括终止密码子在内其编码区的长度为639bp,编码212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将pIL-6成熟肽段编码区亚克隆至pET-28(a)中,构建成原核表达质粒pETPIL6。该质粒的BL21(DE3)LysS转化菌在IPTG的诱导下可高效表达plL-6,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60%-38.35%。  相似文献   
129.
克隆了猪瘟病毒(CSFV)石门株E2和Npro基因,并分别插入pGEX-6p-1表达载体中,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后,应用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均得以成功表达。使用超声法破碎菌体获得蛋白,将带有GST标签的融合蛋白进行亲和层析,其中E2和Npro的表达形式分别为包涵体表达和可溶性蛋白表达。将E2变性后重折叠,应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发现CSFV蛋白E2能够被CSFV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而Npro不能与CSFV阳性血清反应。  相似文献   
130.
在对东北某猪场新引入的处于隔离期的种公猪群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及猪伪狂犬病毒(PRV)的本底调查时,应用RT-PCR从一头表观正常的种公猪体内检测到PRRSV,分离此株病毒并对其重要结构蛋白基因GP5进行克隆测序、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此株病毒属于美洲型PRRSV,其与高致病性PRRSV代表株(HEB1、HUB2、JXA1)的同源性分别为99%,99%和9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