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林业   215篇
农学   87篇
基础科学   175篇
  151篇
综合类   705篇
农作物   83篇
水产渔业   133篇
畜牧兽医   365篇
园艺   116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苏打碱化土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K)、生物炭+常规施肥(BC)、牛粪+常规施肥(CD)、玉米秸秆+常规施肥(SW)和羊粪+常规施肥(GM)5个处理,研究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对碱化土壤有机碳(SOC)库和化学性质的影响。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收获季采集0—30 cm耕层土壤,分析不同有机物料添加下SOC及其活性碳组分和主要盐碱指标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CK相比,2019年和2020年各有机物料添加处理下SOC平均增幅分别为22.7%和17.2%,土壤有机碳储量(SOCs)平均增幅分别为22.9%和18.2%;4种有机物料均提高了碱化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其中,CD和GM处理下各活性碳组分含量增幅较其他处理更高;2019年各有机物料添加处理下碳库管理指数(CPMI)较CK提高53.8%~108.3%,2020年提高71.3%~144.1%(P<0.05),CD和GM对CPMI的提升作用更明显。土壤化学性质方面,2020年各有机物添加处理下pH均显著下降,BC和CD处理下碱化度(ESP)分别显著下降36.9%和29.3%,CD处理下蔗糖酶活性提高36.7%(P<0.05)。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影响苏打碱化土SOC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活性有机碳组分和ESP。牛粪和羊粪施用对苏打碱化土有机碳库质量提升作用较好,生物炭施用对盐碱化指标改良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2.
对桂中、桂北油茶主要产区10个油茶成林林地土壤和叶片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个取样点的土壤属于强酸或极酸性土壤,8个取样点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4个取样点土壤的碱解氮含量处于缺乏状态,全部取样点土壤的速效磷含量以及6个取样点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极缺乏水平;叶片全氮和全钾含量与土壤中p 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和速效钾的相关性不明显,但叶片中全磷含量与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极显著相关,叶片全磷含量能较好的反映土壤中速效磷含量。  相似文献   
103.
该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果树品种鉴定、种质资源保存、果树基因标记、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多样性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现阶段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4.
光照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COP1是光调控植物发育的一个分子开关。本实验以"早红"紫甘蓝为实验材料,分两组置于光照(光照16h,28℃;黑暗8h,18℃)及完全遮光培养箱培养,至幼苗时提取RNA,进行COP1的cDNA克隆,并通过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COP1在不同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OP1 cDNA全长为1863bp,编码620aa,分子量为70.325kD;在无光条件下生长的紫甘蓝幼苗虽然仍有少量花青素合成,但是其花青素含量明显低于光照条件下生长的紫甘蓝幼苗;COP1基因在无光条件下的表达量明显强于有光条件,表明COP1对紫甘蓝中花青素的合成起负调控作用。本文旨在探索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紫甘蓝中COP1基因与其花青素合成的关系,为后期揭示花青素表达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福州西湖公园滨水景观资源进行调查,首先阐述了公园的滨水景观属性,进而从观赏性、生态性、宜人性等方面对公园的驳岸、植物、园路以及景观小品等要素进行分析;另外还探讨了公园滨水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并提出了建议性的思考,以期能为城市滨水景观的营造提供一些参考,为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盐池县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构建盐池县粮食总产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法首先对盐池县25 a粮食总产量与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与评价:影响单产的主要5个主成分,因子1由投入因子决定;因子2由光温因子决定;因子3由生育期因子决定;因子4由降水量因子决定;因子5主要Fh风害因子决定.各因子各自占的比例分别为38.755 9%、17.985 2%、10.872 8%、11.888 4%、10.479 9%,盐池县粮食总产量主要是依靠第一因子.总体评价最好为2004年,最差为1984年.并针对盐池县粮食总产量发展的现状的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7.
最近比利时发生的二英污染饲料事件是继英国“疯牛病”,台湾“猪口蹄疫”,香港“禽流感”以及马来西亚“猪日本流脑”等事件之后,又一轰动世界直接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大事件,是人类一味追求物质文明,不能善待自身生存环境所遭受的无情报复。所以,不能看作仅仅是发生在各所在国或地区的偶然的小事或丑事,而是全球生态破坏的结果。因此认真、客观、深入地分析、总结这些事件,从中吸取教训,对于所有国家,尤其是象我们这样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前车之鉴,免遭覆辙。1 二英(dioxin)如果没有比利时…  相似文献   
108.
史氏鲟仔鱼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水体条件   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的直径为 180厘米,最大深度为 54厘米的半圆形饲养池,中间打孔并用长 30~ 40厘米的 PVC管插入其中。管口以 20~ 40目尼龙筛绢扎紧,以控制水位并防止鱼苗逃逸。放养鱼苗前 3天用 3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饲养池 2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后注入新水,水位在 30~ 40厘米,并保持流动状态。水体溶解氧保持在 7~ 8mg/l, pH7~ 7.5。 2苗种来源   鲟苗由受精卵直接孵化得到,鱼苗体长 10~ 11毫米,按每平方米 5000~ 6000尾放养。共 38个饲养池,计 20万尾。 3饲养管理 3.1水质管理 饲养用水为深井水,…  相似文献   
109.
养蚕生产的蚕种催青,通常是将蚕种放在25~26℃、相对湿度75~85%的条件下保护孵化。对普遍品种而言,催青温度如果超过30℃或低于20℃、相对湿度高于90%或低于60%,均不利于蚕胚胎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蚕卵不能孵化。为进一步探讨高温干燥催青对蚁色限性雌雄蚕体的影响,我们就蚁蚕生命力进行了试验调查。  相似文献   
110.
板栗的传统建园方法是先育苗而后移栽。这种做法不仅推迟了结果期的到来,而且又影响了树株的生长发育和削减了其抗逆性能。为此,我们于1977年春试验用种于直播,第二年春用“小苗腹接法”进行枝接,第三年有少最树株开始结果,5年生园便可初获丰产,这比传统的建园方法可提早结果3~5年;而且因树株整齐、生长健旺、增强了抗旱性能。 一、基本情况 试验地为旱薄的丘陵梯田,面积5亩,砾质沙壤土,土层厚30~60cm,下部为岩石层。0~30cm土层,有机质含量为0.64%,PH6.5,全氮含量470ppm,速效氮54ppm,P2O5 29.4ppm,K2O69ppm。全国无水浇条件。 按2×3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