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4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1.
为了探究海拔和坡向演变过程中高寒草甸植被的变化特征,本试验以东祁连山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海拔(2800m,3000m,3200m,3400m,3600m,3800m和4000m)和坡向(阳坡、阴坡)的植被特征、功能群组成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植被盖度、草...  相似文献   
12.
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设计了以知识库、数据库、模型库为基本内容,智能决策为主要功能的"草坪建植管理智能决策系统"。该系统可综合运用推理、解释等机制,帮助用户设计在不同气候区域建植不同用途草坪的方案,并解答建植养护管理等技术问题。同时,系统采用多样灵活的查询方式,将多年来草坪专家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术,以文本、图片等集成信息展示于用户。系统信息量大,功能全面,操作简便,对草坪建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宏观尺度上, 气象数据空间插值模拟在气象科学和草地科学研究中一直占据重要的位置。为进一步提高其精度和增强草地类型划分空间分异效果, 本研究在多元回归+残差分析(Analytic Method Based 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Residues, AMMRR)插值法中增加微地形因子(坡度和坡向), 用普通克里金(OK)函数替换反距离加权(IDW)函数进行残差分析以建立改进型的多元回归+残差分析(I-AMMRR)插值法, 并将其应用于内蒙古自治区>0 ℃年积温(Σθ)、年降水量(r)和湿润度(K)的空间插值模拟。依据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Rangeland, CSCS)原理和I-AMMRR插值技术, 对内蒙古自治区草地进行分类, 并研制了相应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图。研究结果表明: (1)I-AMMRR插值法模拟Σθ和r的绝对平均误差(MAE)、相对平均误差(RME)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小于AMMRR法, 其精度更高。(2)I-AMMRR插值法模拟的内蒙古自治区Σθ、rK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水平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Σθ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rK与Σθ相反。(3)内蒙古自治区草地被划分为从ⅢF38(微温潮湿针叶阔叶混交林类)到ⅢA3(温暖极干温带荒漠类)共计17个草地综合顺序类。其中ⅢB10(微温干旱温带半荒漠类)分布面积最大, ⅣE32(暖温湿润落叶阔叶林类)最小。草地植被空间分布的水平和垂直地带性明显, 与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调查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3种常用草坪草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生长旺盛期草坪草冠层成像光谱数据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trnent,SPAD),通过Pe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1/SPAD与19个植被指数的相关性,筛选与叶绿素相关性较高的植被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了1/SPAD估测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反演了Pb2+胁迫下3种草坪草SPAD的变化。结果表明:植被指数NDVI670、VARI、PSRI、ARVI、RGI和GI与1/SPAD极显著相关,可作为主成分分析原始变量;主成分分析得到的2个主成分,可清楚的区分"红象"高羊茅与"肯塔基"早熟禾;多元逐步回归模型y1/SPAD=-0.117Z1+0.062Z2+0.041(R2=0.763,RMSE=0.01),总体估测精度为0.9248,说明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草坪草叶绿素的估测效果较佳;最优模型反演发现,除低浓度Pb2+(500 mg·L-1)胁迫显著促进了"红象"高羊茅叶绿素的合成外,3种草坪草的SPAD均随Pb2+浓度增加极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反距离加权(IDW)、普通克里格(OK)、样条函数(Spline)、协同克里格(CK)、径向基函数法(RBF)、全局多项式法(GP)、局部多项式法(LP)和"多元回归+残差分析法"(AMMRR)以及改进的AMMRR法(I-AMMRR)9种插值方法,以甘肃省及邻近区域113个气象站点1961~2004的年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选取其中90个站点做插值站点,23个站点做检验站点,结果表明:9种插值法得到的空间分布图均能反映出甘肃省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I-AMMRR相关系数最高,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均最小,为最优插值方法。由I-AMMRR模拟的甘肃省降水的空间分布图可知,降水量高值区位于陇南地区东南部的徽县和康县,降水量在700mm以上,低值区位于敦煌市、安西县、肃北蒙古自治县,降水量小于50mm。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兰州市1993~2004年的酸雨监测资料和其他气象资料,对兰州市酸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3~2004年兰州市酸雨发生频率呈递减趋势,降水的pH呈增加趋势,1996和2000年各发生强酸酸雨1次,2000年酸雨发生频率最高,为26.79%。在夏季降水次数最多,酸雨和强酸雨发生频率也最大,分别为0.69%和11.42%。一年中酸雨的发生为48次,主要集中在4~8月。一年中酸雨的发生频率由夏到冬呈现递减趋势,降水的平均pH和酸雨发生频率与降水量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以3S(GIS、RS、GPS)技术为主要手段,辅以地面样方监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玛曲县2005年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的生态效果进行量化评价.通过对工程区内外、工程实施前后草原的鲜草产量、盖度的监测比较分析,对工程区内外高度、可食比例等指标的监测比较分析,可看出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减轻了草原放牧压力,工程区草原植被平均盖度、高度、鲜草产量和可食比例与工程区外相比均有提高,工程实施后草原植被平均盖度、鲜草产量均比项目实施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近42年降水量变化时空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反距离加权法(IDW)、普通克里格(OK)、协同克里格(CK)、微地形多元回归+残差分析法(M-AMMRR)和改进的M-AMMRR法(I-AMMRR)进行甘肃省1970-2011年均降水量、降水趋势的空间插值与交叉验证分析,并进一步分析降水量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在建立气候要素与经纬度、海拔高度等回归关系的同时,考虑坡度和坡向等微地形因子并结合OK法进行残差分析的I-AMMRR插值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降水量的模拟精度,最适于干旱半干旱区域.(2)甘肃省近42a年均降水量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规律,气候带相应地由湿润区过渡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至干旱区.其中,干旱区面积最大,占全省面积的43%.(3)近42a来,除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中东部、北山山地部分地区外,甘肃省年均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夏季呈减少、冬季呈增加、春秋季降水量变化趋势呈地域性分布.研究结果细化了甘肃省降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可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精细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植被盖度是反映植被基本情况的客观指标和重要参数.本研究在对比8种常用的可见光植被指数计算草地盖度精度的基础上,发现这些植被指数对荒漠草地的植被盖度估测效果较差,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荒漠草地植被盖度估测的荒漠植被指数(DVI),并评价了不同植被指数对不同草地类型的植被盖度估测效果,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阈值取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世纪80年代甘肃省第一次草原普查的历史资料和2014?2017年甘肃省第二次草原普查的外业调查数据,选取产草量、可食草产量、植被覆盖度作为草地退化评价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参照草地退化国家标准,通过反距离插值法分析当前甘肃省草地退化现状.结果表明:甘肃省退化草原面积1.79?×?107?hm2,占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