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低温诱发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HS),动态观察限制光照对肉鸡PHS发病率及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将320羽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4组。常温组按常规饲养,24 h连续光照。3个低温组从14日龄起逐步降温诱发PHS,并于9~30日龄分别在夜间停止光照0、35、h。结果,低温组PHS发病率、右心全心比(RV/TV)、肺厚壁末梢血管百分率(%TWPV)和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升高,而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限制光照组SOD活性升高而PHS发病率、RV/TV、TWPV和MDA显著降低。间歇光照组早期生长速度减慢,后期体质量得到补偿性增长,并在44日龄与连续光照组差异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减轻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并减轻以非肌型肺动脉肌型化为特征的肺血管重构,可能是限制光照使肉鸡PHS发病率降低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2.
紫锥菊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增强剂,常作为替抗药物用于饲料添加剂,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试验旨在研究紫锥菊对免疫抑制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将120羽7日龄的雏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紫锥菊组、紫锥菊+环磷酰胺组(联合组)。环磷酰胺组和联合组雏鸡连续3 d胸肌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环磷酰胺溶液(80 mg·kg-1),同时对照组和紫锥菊组连续3 d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除紫锥菊组和联合组每天饲喂含紫锥菊全草粉末(含量为1%)的基础日粮外,其余各组雏鸡饲喂基础日粮,每天称重并记录,连续饲喂21 d。试验结束时,分析体重及脾脏指数的变化,检测炎性因子(NF-κB、IκB、IL-2、IL-4、IL-6、TNF-α、IFN-γ)和TLR家族(TLR2、TLR4、TLR7、MyD88)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含量。结果显示,紫锥菊处理提高了雏鸡的生长性能,环磷酰胺抑制了雏鸡的生长并显著降低了脾脏系数(P<0.05),且环磷酰胺组脾组织病理变化明显,而在联合组中上述病理变化得到缓解。与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组的NF-κB、IL-2、IL-4、IL-6、IFN-γ、TLR2、TLR4、TLR7、MyD88的mRNA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P<0.01或P<0.001),而联合组相比于环磷酰胺组,除TLR7外,上述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P<0.01或P<0.001)。此外,紫锥菊的添加显著提高了炎性因子和TLR家族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紫锥菊可通过调控TLR4/NF-κB通路增强免疫抑制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3.
采用低温诱发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对比观察不同的早期限饲方法对于常温和低温条件下PHS的发病率、肉鸡生产性能和腹脂率的影响。在试验1中,限饲处理组肉鸡分别于7 ̄14日龄或7 ̄21日龄每天给料8h,对照组肉鸡全程自由采食。在试验2中,限饲组肉鸡分别于7 ̄14日龄给予对照组肉鸡前1d饲料消耗量的60%或80%。结果表明:早期限饲能够降低肉鸡PHS的发病率,在低温条件下尤其明显;早期限饲改善了饲料效率,同时未对肉鸡的胴体品质产生显著的影响,且适当限饲不影响肉鸡的最终上市体重。这表明早期限饲是一种有效的控制肉鸡PHS的方法,值得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缩小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差距的一个有效方法。以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的培养模式为例,探讨校企合作促进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旨在促进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5.
为探讨自由基在山羊内毒素血症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将48只山羊随机分为A、B、C、D共4组,每组12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内毒索组,C组为氨基胍治疗组,D组为氨基胍组.其中每组又分成注射LPS后3 h测定组与注射LPS后6 h测定组每组12只.分别在处理后3 h和6 h每组各宰杀6只提取心肌线粒体,检测心肌线粒体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内毒素血症时山羊心肌线粒体中SOD,T-AOC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而氨基胍治疗组则情况明显好转.结果表明,由于自由基的增多而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在山羊内毒素血症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氨基胍可有效拮抗脂质过氧化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56.
随着经济的发展,伴侣动物逐渐走进人们的家庭,给紧张、忙碌的生活带来了欢乐。人们不仅把犬看作自己的宠物,还把其视为家庭的成员之一,因此犬的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7.
肺动脉高压和脂质过氧化作用对肉鸡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比观察常温和低温饲养条件下肉鸡肺动脉压、血液脂质过氧化水平和肺阻力血管显微结构的变化,以探讨肺血管重构的机理及其在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HS)形成中的病理意义。【方法】商品代艾维茵肉鸡180羽,14日龄时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常温对照组,按常规饲养;一组为低温诱病组。试验过程中连续测定肉鸡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全心比(RV/TV);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采集肺组织进行弹力纤维染色,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肺小动脉平均中膜厚度(mMTPA)和相对中膜面积(WA/TA)。【结果】低温组mPAP, RV/TV值和血浆MDA浓度比常温组显著升高;低温组肉鸡肺小动脉mMTPA和WA/TA显著高于常温组;回归分析表明,血浆MDA值与mMTPA,WA/TA显著正相关, mPAP与mMTPA,WA/TA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低温条件下肉鸡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肺动脉压升高,导致肺血管重构并进一步升高肺动脉压,这一改变是低温诱导肉鸡PHS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8.
采用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AS),并观察早期限饲对常温和低温饲养时肉鸡AS的发病率、肉鸡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1,限饲处理组肉鸡分别于7~14日龄或7~21日龄每天给料8h,对照组肉鸡全程自由采食。试验2,限饲组肉鸡分别于7~14日龄给予对照组肉鸡前一天饲料消耗量的60%或80%,对照组肉鸡自由采食。试验过程中连续测定肉鸡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和腹水心脏指数(RV/TV值)。结果显示低温显著升高了肉鸡血浆MDA浓度,降低了血浆SOD和GSH—Px的活性;低温饲养肉鸡5~6周龄时的RV/TV值显著升高,AS的发病率显著增加。限饲处理显著降低了肉鸡血浆MDA含量,并且限饲处理肉鸡生长后期血浆中SOD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自由采食组肉鸡。所有的限饲处理均能降低肉鸡AS的发病率,并且早期限饲处理肉鸡42日龄的RV/TV值显著低于非限饲肉鸡。这表明早期限饲能够减轻肉鸡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提高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AS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9.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一起奶山羊群发性氟乙酰胺中毒事件,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2006年6月广东韶关某奶山羊场突然发生大批奶山羊死亡事件,在3d时间内死亡近400只。发病羊主要以产奶羊为主,并逐渐其他羊也发病,病程短急,临床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发病时间集中在1~2d内。疾病仅发生于该奶山羊场,附近农户饲养的动物未见发病。发病后使用阿托品、葡萄糖盐水、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0.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我国生产和应用最广泛的农药品种,其中某些药物也常用做动物体内和体外杀寄生虫药.在兽医临床上,因意外事故和用药不当所致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其致毒机理是与体内胆碱酯酶(ChE)结合,形成性质稳定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活性,从而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集聚,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