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血清凝集素的凝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血清凝集素对鲫鱼、中华鳖、草鱼、鸡和人类A、B、0型血细胞没有凝集作用,但是对小鼠、兔的血细胞表现出较强的凝集活性,其中对小鼠血细胞的血凝活性达到210,对兔血细胞的血凝活性达到28;盐度对其凝集活性有较大影响,NaCl浓度在0.6 mol/L以上时基本失活;凝集素活性最适pH值为6.0~7.4;血清凝集素对Ca2+、Mg2+离子有明显的依赖性,EDTA可以明显抑制其凝集活性;糖抑制结果表明,血清凝集素活性能被N-乙酰葡萄糖胺及N-乙酰甘露糖胺特异性抑制;对血清凝集素进行硫酸铵分级沉淀分离后,发现凝集素活性主要分布在25%饱和度硫酸铵沉淀区;聚丙烯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表明,主要蛋白条带在72~95 ku.  相似文献   
52.
胞外蛋白酶(ECPase)是哈维氏弧菌GYC1108-1胞外产物的主要致病因子,经鉴定其为半胱氨酸蛋白酶,分子量约55kD,能够分解脱脂奶中的酪蛋白,命名为1108-ECPase。本实验建立了胞外蛋白酶活性平板法检测1108-ECPase和YZ-ECPase的相对酶活(YZ为由本实验室构建的能够分泌目的蛋白酶的重组菌),并利用这个方法确定了细菌分泌ECPase达最高峰的培养时间为36h,粗提ECPase最适的饱和硫酸铵浓度为70%。GYC1108-1和YZ培养上清经硫酸铵盐析,SephadexG-25凝胶过柱后,得到较为纯化的1108-ECPase和YZ-ECPase。选择白油、蜂胶和弗氏3种不同佐剂与适量抗原混匀,分别免疫3只ICR小鼠,并设不加佐剂免疫组及空白组作为对照。3次免疫后制备小鼠血清,间接ELISA测定抗体效价,除空白对照外,其他8组小鼠的免疫血清效价达1∶1.6×104~1∶2.56×105,免疫组的效价从高到低依次为弗氏白油蜂胶不加佐剂,不同佐剂的免疫效果依次为:弗氏白油蜂胶。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小鼠血清在55kD处有明显的反应条带。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硫酸阿米卡星在鳗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其在组织中的残留。[方法]利用高氯酸提取、固相萃取净化组织,2,4,6-三硝基苯磺酸、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三氟乙酸柱前衍生后,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测定硫酸阿米卡星在鳗鲡体内药代动力学和残留。[结果]利用衍生法所得药物在0.05~5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最低检测限为0.05μg/ml。血液和肌肉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5.9%和76.9%。鳗鲡在(26±1)℃以50 mg/kg单剂量肌肉注射给药物后,鳗鲡血液中的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达峰时间为0.597 h,分布半衰期为3.52 h,表明硫酸阿米卡星在鳗鲡体内吸收分布迅速。峰浓度为22.229μg/ml,消除半衰期为46.945 h,推测该药物可能残留时间较长。鳗鲡在(26±1)℃下50 mg/kg单剂量肌肉注射硫酸阿米卡星后,5 d后在肌肉组织中未检出,19 d后血液中未检出。[结论]鳗鲡肌肉注射阿米卡星后,停药期为475~513 d。  相似文献   
54.
生物絮团在罗氏沼虾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罗氏沼虾育苗水体连续添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定量的枯草芽孢杆菌培育生物絮团,自1日龄幼体培育至仔虾,连续监测水体的氨氮、亚硝酸氮、溶解氧、COD、葡萄糖和生物絮团等浓度;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生物絮团中微生物组成,测定出苗率及育成仔虾个体大小。通过27 d室内罗氏沼虾育苗试验发现:各组生物絮团含量无显著差异,应用生物絮团后,葡萄糖终浓度为20 mg/L组的氨态氮和亚硝酸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溶解氧和COD浓度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DGGE分析结果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添加葡萄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产生的生物絮团,条件致病菌气单胞菌属细菌(Aeromonas sp.)显著少于自然产生的生物絮团,并促进水产有益菌芽孢杆菌属细菌(Bacillus sp.)的生长。出苗率及生长测定表明,对照组出苗率为32.60%,20 mg/L试验组为60.60%,比对照组高85.90%。对照组仔虾体长平均值为8.193 mm,20 mg/L试验组体长平均值为10.488 mm,比对照组高28.00%。添加一定浓度葡萄糖和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生物絮团能有效地控制水质和减少有害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55.
实验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五倍子、黄连、黄芩及乌梅4种中草药的提取物对水霉菌丝及游动孢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种中草药的提取物对水霉菌丝生长及游动孢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黄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水霉菌丝的生长抑制作用最显著,0.1mg/m L时抑制效率为83%,0.5mg/m L时可完全抑制水霉菌丝的生长。黄芩的乙酸乙酯及无水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0.4mg/m L,可使80%的水霉游动孢子萌发被抑制。  相似文献   
56.
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nodavirus, MrNV)和双顺反子病毒(M. rosenbergii dicistrovirus, MrDV)是已报道对罗氏沼虾易感的主要致病性病毒,该研究通过建立双重RT PCR方法对MrDV和MrNV两种病毒同时进行检测。根据MrDV和MrNV基因组序列的保守区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对双重PCR的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在获得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后,对罗氏沼虾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双重PCR最佳退火温度为60 ℃,反应体系最佳引物终浓度MrNV384为0.1 μmol/L,MrDV472为0.05μmol/L,对病样总RNA的最低检测限为360 fg。引物的特异性检测表明,该检测方法对TSV、WSSV、IHHNV和嗜水气单胞菌TPS 30基因组无交叉反应。对阳性样品的病毒扩增序列分析表明,MrDV 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编码区序列无变异,MrNV RNA2序列存在较多变异,进化树结果表明2011年长三角的MrNV病毒主要来自于中国基因型和东南亚基因型。该方法的建立为罗氏沼虾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种苗的繁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从介绍虾类的免疫系统出发,阐述了虾类免疫增强剂的发展概况,对免疫增强剂在虾类养殖上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阐述了虾类免疫增强剂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8.
从大黄鱼致病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GYC1108-1株提取外膜蛋白(OMP)、脂多糖(LPS)和胞外产物(ECP),并进行毒性实验,以研究哈维氏弧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及其特征.结果表明:OMP、LPS致病性较弱,而ECP可导致鱼死亡,初步得出哈维氏弧菌GYC1108-1株的主要致病因子为胞外产物,其对鱼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5 μg·g-1;该蛋白酶与底物偶氮酪蛋白(azocasein)作用的最适pH为8.0,最适温度28℃,对热敏感,分子质量为55 ku;该酶活性被碘乙酸抑制,也被SDS和HgCl2完全抑制,PMSF和ZnCl2能部分抑制该蛋白酶活性,而CuCl2、CaCl2、MgCl2对该酶活性影响不大,2-巯基乙醇、DTT、L-半胱氨酸、EDTA和EGTA对该酶活性有促进作用,表明其为半胱氨酸蛋白酶;研究发现ECP具有酪蛋白酶、明胶蛋白酶、淀粉酶、卵磷脂酶和脂肪酶活性,无脲酶活性;免疫印迹结果发现GYC1108-1的ECP能与大黄鱼抗GYC1108-1血清发生免疫发应,分子质量为55 ku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是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相似文献   
59.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细菌性疾病主要由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通过脱脂奶平板检测及酶活性试验得出温和气单胞菌TL97528株分泌的胞外蛋白酶为丝氨酸蛋白酶,而丝氨酸蛋白酶是气单胞菌的主要毒力因子。根据已发表的嗜水气单胞菌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引物,PCR扩增出一长度为809 bp大小的特异片段,该序列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为FJ357446。对该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已发表的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丝氨酸蛋白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AF253471)同源性为98%、与其他几株已发表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丝氨酸蛋白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AF126213、AY841795、DQ127822、CP000462、CP000644、AF159142)同源性分别为98%、82%、82%、82%、81%、81%,与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丝氨酸蛋白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X67043)同源性为80%。用DNAstar软件分析,与鳖源温和气单胞菌TK961010株的同源性为98%,...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溴氯海因粉在淡水青虾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用8%溴氯海因粉全池泼洒(水体中含O.04mg/L溴氯海因)给药,每天1次,连续2d,采用有机萃取及固相萃取等方法提纯净化样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溴氯海因粉在淡水青虾体内和养殖水体中的代谢和残留。[结果]该方法所得的溴氯海因在0.10~20.00μg/ml内线性良好,最低检测限为0.05μg/ml;使用溴氯海因粉后4h淡水青虾的肌肉和血液中均未检出溴氯海因;8-48h内肌肉和血液中检出微量的溴氯海因,其中血液48h溴氯海因浓度为0.014μg/ml,肌肉为0.002μg/ml,72h后血液和肌肉中未检出溴氯海因。养殖水体中,溴氯海因降解符合一级反应,降解方程:C=0.396eμm,降解半衰期为35.76h。【结论】建议在25℃左右水温条件下,溴氯海因的休药期为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