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8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不同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处理的土壤水分变化、耗水结构及作物水分利用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综合农艺措施条件下,减少灌溉次数及灌水量,可以明显增加土壤水分消耗,减少冬小麦生育期总耗水量。天津地区春一水、春二水的土壤水分消耗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分别比春三水增加12.1%和7.4%。同时,冬小麦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12.7%和10.1%。  相似文献   
52.
牛磺酸对雏鸡卵黄囊吸收和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横酸与腿酸结合形成牛磺胆酸的作用,国内外已应用添加于儿童食品、畜用多种维生素等,以增强营养物质对细胞的透过性,促进脂肪乳化和增强脂溶性维生素、激素、微量元素的吸收等功能。在养鸡上,牛磺酸的研究多集中在增重及料比方面,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有关对鸡早期免疫应答能力的研究,较少见有报道。鉴于鸡的早期免疫接种较频繁.其免疫应答变化对免疫程序编制至关重要,有必要进行探讨。本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鸡早期应用牛磺酸后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力。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动物和分组试验选用某鸡场伊利莎父母代公维,随机分成试验…  相似文献   
53.
氮肥用量及添加剂对甘蓝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同一氮肥用量不同施肥时期及氮肥添加剂对甘蓝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的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氮肥用量(30kg/667m2),不同施用时期对甘蓝产量的影响不大;氮肥添加剂对甘蓝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不同添加剂对甘蓝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明显。甘蓝硝酸盐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同一氮肥用量,不同施肥时期对甘蓝硝酸盐含量基本没有影响;氮肥添加剂能明显降低甘蓝硝酸盐含量,不同添加剂对甘蓝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4.
番茄定植缓苗后和生长前期,采用叶面喷施钙制剂的方法对番茄进行根外补充。结果显示,钙制剂对番茄产量、品质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在控制因缺钙引起的番茄蒂腐病方面表现出较好的预防作用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5.
潘洁  郝志  张军 《野生动物》2013,34(5):296-299
2011年3月~2012年11月,采用样线法对宾县地区沿松花江两侧湿地鸟类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不同季节的鸟类多样性进行分析。记录鸟类131种,隶属于12目36科。其中水鸟(包括涉禽和游禽)48种,占总数的36.6%;非水鸟83种,占63.4%。水鸟中以鸻形目鸟类为主,共22种,非水鸟类中以雀形目占绝对优势,共66种。动物地理区系划分上古北界鸟类有101种,占总数的77.1%,广布种30种,占总数的22.9%。在水域、沼泽、草甸及居民区、灌丛、林地4种典型生境中,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Hm水域>Hm草甸>Hm居民区、灌丛、丛地,4种生境的均匀度指数E水域>E沼泽>E草甸>E居民区、灌丛、林地,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特征差异显著,群落结构稳定,若能改善环境的自然性、增加空间异质性、减少人为干扰等可使该湿地的鸟类群落多样性和密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6.
【目的】验证斑鸠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易感性,测定斑鸠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流感病毒受体的类型和分布。【方法】以5×104EID50/只的剂量经滴鼻、点眼途径感染A/Chicken/Beijing/2/2009(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共感染8只斑鸠和8只SPF鸡,对试验斑鸠和SPF鸡进行临床症状、大体病变、组织学病变的观察及病毒抗原的定位、病毒分离和感染抗体的测定。【结果】攻毒后5d,斑鸠和SPF鸡未见异常临床表现和大体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斑鸠的喉头、气管上段、中段和下段上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在斑鸠的喉头、气管上段、中段和下段上皮细胞的胞浆内检测到了大量阳性流感病毒蛋白颗粒;斑鸠咽拭子病毒分离阳性率为75%(6/8),SPF鸡咽拭子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00%(8/8)。攻毒后14d,斑鸠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I抗体阳性率为80%(4/5),SPF鸡HI抗体阳性率为100%(5/5)。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受体检测结果表明,斑鸠的喉头、气管上段、中段、下段上皮细胞表面存在SAα2, 3Gal和SAα2, 6Gal两种连接键型的受体。【结论】斑鸠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Beijing/2/2009(H9N2)易感,且斑鸠的喉头和气管上、中、下段上皮细胞表面同时存在能够与禽流感病毒结合的SAα2, 3Gal受体和与人流感病毒结合的SAα2, 6Gal受体。  相似文献   
57.
鸭出血性卵巢炎实验感染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建立鸭出血性卵巢炎的实验动物感染模型并对其发病特点进行观察,为疫苗研究和筛选评价抗病毒药物提供工具。【方法】以每只约104个ELD50的剂量经滴鼻、点眼和口服途径感染196日龄北京鸭后,观察鸭临床症状,于感染后5、7、9、21、28、34 d采血和剖检鸭,应用固定病毒稀释血清的方法测定血清中和抗体,取卵泡膜、肝脏、脾脏和脑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对主要组织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攻毒后3、4、5d采食量均显著下降(下降80%),6d采食量恢复至约正常量的50%,11d恢复到正常水平;攻毒后3、4、5d产蛋量出现明显下降,6、7、8d鸭群未见产蛋,36d发病鸭群的产蛋率恢复到60%,39d鸭群的产蛋率达到80%。攻毒后5d 3只(3/3)鸭的卵泡膜和肝脏均可以分离到病毒,7d 2只(2/2)鸭的卵泡膜中均分离到病毒,1只鸭(1/2)脾脏和脑组织中均分离到病毒,9d 1只鸭(1/2)的卵泡膜中分离到病毒,21d和28d卵泡膜病毒分离结果均为阴性。感染鸭的卵巢变性、变形,卵泡膜充血、出血;卵巢、肝脏、脑、脾等组织和脏器均出现以网状细胞(巨噬细胞)增生为主的病理变化,表现为急性出血性卵巢炎、间质性肝炎、非化脓性脑炎、坏死性脾炎、间质性肾炎和轻度的心肌炎。感染后3周可检测出低效价的中和抗体。【结论】实验感染鸭出血性卵巢炎病毒后可引起急性出血性卵巢炎,利用产蛋北京鸭建立的鸭出血性卵巢炎模型,可用于评价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58.
利用残渣烘干-质量法、八大离子测定法和八大离子差减法分别对天津滨海盐碱地22个土壤样品水溶性全盐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测定法八大离子总量的结果高于差减法八大离子总量;而测定法和差减法相比,测定法测出的土壤可溶性全盐量更接近质量法的测定结果.在同时测定八大离子的情况下,可用八大离子合量表示土壤可溶性全盐量,同时,...  相似文献   
59.
天津市水体硝酸盐污染调查与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对天津地区的201个水样进行了硝酸盐污染现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型水体之间硝酸盐浓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主要水库、河流未发生硝酸盐污染.少部分排污河与农田排灌沟渠水体有硝酸盐污染倾向.地下水硝酸盐浓度较高,平均值达到15.56mg·L-1,随着地下水深度的加深,地下水硝酸盐浓度呈明显的下降趋势.0~100m的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比较严重.而大于100 m的地下水尚未发生硝酸盐的污染.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程度又与农区种植类型密切相关,大部分蔬菜种植区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十分严重.运用Kriging法绘制了地下水硝酸盐浓度的空间分布图,表明天津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地下水硝酸盐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武清、西青、静海及宝坻等地区的蔬菜种植区.  相似文献   
60.
种植耐盐植物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揭示不同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之间的盐分差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4种耐盐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各土层可溶性盐分和盐分离子的测定分析,研究了4种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分和主要盐分离子的运移特征。结果表明:种植耐盐植物对表层土壤具有明显的脱盐效果,其中田菁对表层及0~80 cm土层的脱盐效果最好。10月份时耐盐植物处理表层土脱盐效果顺序为田菁>苏丹草>苜蓿>碱蓬;0~80 cm整体各处理的脱盐顺序为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 HCO3-、Cl-和SO42-均在对照的0~10 cm土层中含量最高,耐盐植物根际土壤0~10,10~20 cm土层中Na+和Cl-含量要显著低于对照土壤的含量。种植耐盐植物后,根际土壤中可溶性Ca2+含量增加,使更多的Na+被取代后将其移除到耕层以下,说明种植耐盐植物处理对Na+的移除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