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林业   182篇
农学   126篇
基础科学   159篇
  345篇
综合类   1041篇
农作物   77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574篇
园艺   293篇
植物保护   10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以韭菜迟眼蕈蚊为试虫,采用药液定量滴加法及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植物源药剂对韭蛆幼虫毒力及亚致死剂量效应。结果表明:印楝素、莨菪碱、烟碱和苦参碱对韭蛆幼虫毒力较高,其毒力与阿维菌素差异不大。苦参碱和印楝素亚致死剂量处理试虫的存活率均降低,并抑制成虫产卵,成虫产卵率下降;此外,苦参碱和印楝素处理的幼虫发育历期较对照和辛硫磷也显著延长。盆栽试验证明,植物源杀虫剂对韭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并且半剂量噻虫胺与印楝素混用对韭蛆控制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而噻虫胺与烟碱混用对韭蛆控制无明显的增效作用。因此,推荐生产中采用噻虫胺与印楝素混用,共同控制韭蛆。  相似文献   
72.
为揭示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细菌相互关系,以呼伦贝尔沙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25 a、34a和43 a)为研究对象,以沙质草地为对照,采用分子生态网络分析法对不同土层(0~10 cm和10~20 cm)土壤细菌群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从25 a到43 a,土壤细菌网络总边数增多,平均路径长度降低。土壤深度由0~10cm到10~20 cm,人工林土壤细菌网络总边数减少,平均路径长度升高。与沙质草地相比,人工林土壤细菌网络总边数较少。(2)25 a人工林关键菌种隶属于嗜酸菌目(Acidimicrobiales)、RB41和MB-A2-108,34 a人工林关键菌种隶属于Gaiellales,43 a人工林关键菌种隶属于Gaiellales、RB41、Subgroup_7、Subgroup_6、和DA101_soil_group,草地关键菌种隶属于匿杆菌门(Latescibacteria)。(3)全氮、氨氮、微生物碳含量和脲酶酶活性对土壤细菌网络中具有高中介中心性的部分细菌有显著正相关影响(P<0.05);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含水量以及速效磷含量对土壤细菌网络中具有高中介中心性的部分细菌有显著负相关影响(P<0.05);土壤有机质对土壤细菌网络中具有高中介中心性的部分细菌既有显著正相关影响又有显著负相关影响(P<0.05)。樟子松人工林从25 a到43 a,土壤细菌网络愈加复杂和紧密,土壤深度由0~10 cm到10~20 cm,网络复杂性和紧密度降低;与草地相比,人工林土壤细菌网络复杂性较低。43 a人工林土壤细菌网络关键菌种类型数量最多。另外,土壤细菌网络受土壤有机质影响最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并为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3.
本文对台州市柑橘黄龙病历年发生情况进行了概述,对台州市近二十年行之有效的柑橘黄龙病防控经验进行了阐述,即采取“挖治管并重,综合防控”的总方针,坚持推广以春防、夏防和秋冬防相结合的“三防”,把好种苗检疫关、疫情普查关、病株挖除关、健株栽培关、木虱防治关等“五关”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以及加强政府领导、加强目标考核、加强宣传培训、加强工作部署、加强财政投入、加强示范推广、加强工作督查等“七加强”措施,以确保台州市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4.
羊异食癖较多见,主要表现为羊自主摄取正常饲草料以外物质的异常行为。导致羊异食癖的因素比较复杂,通常包括代谢机能紊乱、微量元素缺乏、养殖环境变化、瘤胃机能损伤等。羊异食癖多见于冬末初春季节或者长期干旱区和过度放牧区,对羊的生长带来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在规模化养殖视角下,羊异食癖的产生会极大地影响养殖效益,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在羊养殖中加强羊异食癖诊断与防范,成为当前较为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结合羊异食癖的症状表现、病理剖检、致病因素等内容,提出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法,同时结合羊异食癖的产生特点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羊异食癖发生率,进一步保障羊养殖安全。  相似文献   
75.
中国防沙治沙主要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防沙治沙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并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全面各地沙区的自然条件千变万化,采取什么样的生物,工程等综合治理措施以适应当地情况成为实际工作中的一个问题,总结了全面治沙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按模式分类,以推广这些经验,并为今后防沙治沙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三平移并联机器人机构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一种具有相似平台的3-TPT型三平移并联机器人,根据该机器人的位置反解方程,利用全微分理论建立了该机器人精度分析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机器人的驱动杆杆长误差、结构尺寸变化和位姿变化对机器人精度的影响,为该机器人机构的实际误差补偿与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有效油耗和功率智能测试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单片机8031及其扩展接口芯片实现功率和耗油量测试仪器的结构和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78.
装载机散热器模块进出口位置匹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车辆冷却系统中多散热器模块匹配的性能,对某装载机散热器模块在风洞测试平台上进行试验研究。试验散热器模块第1排是中冷器和液压油冷却器,第2排为水箱,第3排是变矩器油冷器。在风洞上对模块原型和在原型基础上互换变矩器油冷器进出油口位置的变型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调整进出油口位置,能提高总的散热量,且对模块中单个散热器的性能影响更大。在设计中可以合理布置散热器进出油口位置,使得模块性能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79.
【目的】长期适应性观测与引种的长期适应性研究对经济林大田推广工作至关重要。【方法】以引种的两个核桃品种(大泡核桃和圆菠萝核桃)为研究对象,通过13年的连续观测和调查,分析两个品种在不同海拔位置的生长量指标、核桃坚果表型性状和内含物等指标,研究他们的长期适应性。【结果】两个核桃品种在攀枝花地区两个试验点可正常进入盛果期,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物候期与原栽培地有较大不同,表现出较强的花粉集体效应和EPP错失现象。大泡核桃的坚果品质与原产地无显著差异,粗脂肪含量略低于原产地,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原产地。单果仁重和出仁率均比本地核桃“盐源早”显著升高,且壳厚比“盐源早”更薄,但三者产量基本持平。大泡的果形更加硕大,圆菠萝次之,“盐源早”最小。【结论】在攀枝花地区,大泡核桃的综合性状表现海拔1800m段优于2200m段,可以作为低海拔区域的丰产稳产推荐品种。而圆菠萝核桃的综合性状较原产地均低,在攀枝花地区表现为品质劣化的趋向。但引种的2种核桃,多个方面均表现出比本地“盐源早”更好的农艺性状,推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微塑料的生态环境风险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地膜覆盖、有机肥施用、灌溉和包膜控释肥料使 用等农田管理措施导致微塑料在农田土壤中持续累积。微塑料在土壤中经过物理破碎、化学分解和生物降解等作 用发生迁移和转化,可能影响土壤碳周转,进而影响土壤碳储存和含碳气体排放。因此,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 进行总结和整理,系统地梳理了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种类和来源,分析了微塑料通过提供碳源影响土壤植物呼吸, 改变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碳排放和碳转化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微塑料 是长碳链分子结构,进入农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转化及土壤团聚体、孔隙度和含水量等理化属性造成影响; (2)土壤中真菌和细菌对不同类型微塑料的分解和碳周转作用不同;(3)微塑料通过影响植物生长、改变相关功 能基因丰度、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而影响土壤碳转换过程。基于分析微塑料在土壤中的碳转化过程,为评 估微塑料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