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57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63篇
  137篇
综合类   437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261篇
园艺   178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7 毫秒
991.
植保无人机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主要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等。与传统植保作业相比,无人机植保作业具有精准、高效、环保、智能、易操作等优点。此外,由于植保无人机体积小,重量轻,运输方便,飞行操控灵活,对于不同的地块、作物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因此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贮藏时间对燕麦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白燕2号和白燕7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燕麦种子萌发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和脱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随贮藏年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燕麦种子发芽势等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贮藏8年时发芽率显著降低,白燕2号低于40%;而白燕7号仍有60%以上。在0~4年的贮藏期内,燕麦种子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白燕2号抗氧化物酶活性随贮藏年限的增加显著下降,白燕7号的则明显上升。贮藏8年后燕麦种子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物酶活性急剧下降,有毒物质积累增加,种子贮藏特性变劣。白燕7号的耐贮藏性明显优于白燕2号。  相似文献   
993.
马瑞丽  陈垣  郭凤霞  武睿  焦旭升 《草地学报》2019,27(5):1291-1300
为了明确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生殖分配随不同物候期的分配规律,以人工栽植6年生及以上处于生殖生长阶段的甘肃贝母植株为试验材料,在各物候期测定植株各器官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生殖分配。结果表明:甘肃贝母在各物候期的生殖分配分别为13.2%,7.2%,10.1%,10.3%;在整个生殖生长阶段,生殖器官表型可塑性呈现出先减弱后增大趋势;氮和磷元素在生殖器官中的组成百分比在盛花期较现蕾期显著降低,随果实的生长,在果实成熟期显著大于盛花期,而钾元素在整个生殖生长期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综合分析表明甘肃贝母种群对有性生殖投资的比例较小,大部分用于营养生长,其有性生殖是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和消耗各器官营养元素主要保证鳞茎正常生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4.
以北京市2001—2012年的水资源数据为依据,从多年水资源量的变化分析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的总体异动格局。结合近些年北京市经济社会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基于“5水”联合配置的理论支持,在供水量总量波动平稳的情况下,通过联合配置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南水北调水和应急供水,基本形成了科学、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多元化供水格局,且实现了人均水资源量以3.2%的速度增加,北京市域水资源异动趋势向好。   相似文献   
995.
焦有权 《农业工程》2012,2(7):49-52
针对温棚膜面集雨回用的水文及技术条件作了阐述,重点分析了回用中集雨量和温棚作物需水量的数据,通过建立集雨量与需水量耦合模型和相关分析,表明温棚膜面集水量与作物需水量耦合程度高。提出了发展温棚膜面集雨回用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单孔成型设备对水稻秸秆在不同参数条件下进行冷压成型试验。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观测不同成型压力、原料粒径及含水率等条件下成型颗粒的松弛密度、耐久性及退模压力,研究成型参数对成型颗粒物理性能指标的影响,以寻求冷压成型一般参数范围和各参数对不同成型指标的影响,为秸秆热压成型和连续成型试验提供数据支持。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各成型参数的范围为成型压力120~180MPa、粒径小于0.9mm、含水率15%~25%。在单变量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针对不同性能指标,各工艺参数成型颗粒的影响力不一致,成型压力对松弛密度、抗碎强度及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大;而原料粒径对抗渗水性的影响较大。对于松弛密度和抗碎强度,成型参数中成型压力、原料粒径、含水率的最佳组合为180MPa、0~0.2mm、18%,抗渗水性的成型参数最佳组合为180MPa、0~0.2mm、12%,抗压强度的成型参数最佳组合为180MPa、0.6~0.9mm、18%。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探讨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mL.)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在防御病原菌侵染中的作用,建立了西洋参根中3种酚酸(p-香豆酸、阿魏酸、苯甲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并根据测定数据及前期研究结果,设计酚酸和皂苷提取物的实验浓度。选取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茄病镰刀菌(Fusarium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destructans)4株西洋参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酚酸和皂苷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作用。测定结果表明,3年生西洋参根内p-香豆酸、阿魏酸、苯甲酸的含量分别为(1.37±0.07)、(2.80±0.04)、(6.07±0.24)mg/kg,此浓度下的3种酚酸对4株病原菌无明显作用。皂苷提取物浓度在对应根内浓度的范围下(4~40mg/mL),对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毁灭柱孢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当浓度达到40mg/mL时,对立枯丝核菌、茄病镰刀菌、尖孢镰刀菌、毁灭柱孢菌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100%、83%、77%、58%(P<0.05)。由此推论,在西洋参抵御病原菌侵染中,所含的皂苷类成分是重要的化学防御物质。  相似文献   
998.
苦杏仁去皮热风干燥适宜温度提高油脂品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索适宜的杏仁热风干燥温度,以热烫去皮处理后的湿杏仁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热风干燥不同温度对杏仁及其油脂的感官、理化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热烫去皮、干燥处理后可以得到颜色较浅的杏仁油,有利于提高杏仁油的感官品质,但会造成杏仁油过氧化值显著升高(P0.05),油酸、亚油酸、十七碳烯酸、二十碳一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和甾醇含量降低,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十七碳烷酸、二十碳烷酸、二十碳一烯酸的比例和总生育酚含量升高,对杏仁油的理化特性和营养品质产生影响。但不同脂肪酸及其伴随物种类、不同温度处理变化幅度不同。随着干燥温度的提高,干燥速率逐渐加快,杏仁及杏仁油的颜色逐渐加深,杏仁油亮度下降,酸价略有升高,但不同干燥温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过氧化值呈上升趋势,且80℃以上干燥处理显著高于40℃和60℃干燥处理(P0.05);总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十七碳烯酸、二十碳烷酸的比例及β-生育酚、δ-生育酚及总生育酚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棕榈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的比例和β-谷甾醇、总甾醇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低温干燥有利于提高杏仁油中生育酚含量,而提高干燥温度则有利于杏仁油中植物甾醇含量的提高。尤其是干燥温度为80℃以上时,杏仁油的品质变化加快。因此,为提高杏仁油理化与营养品质,杏仁脱皮后的干燥宜在80℃以下的较低温度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可为杏仁干燥和高品质杏仁油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正周口市地处黄淮平原腹地,7—8月,正值葡萄成熟季节,温度高、湿度大,葡萄病虫害发生严重,特别是一些高档葡萄品种,如巨玫瑰、金手指、醉金香、红宝石无核等病害非常严重,不但造成葡萄严重减产,更导致品质低劣、效益低下。自2010年以来,我们经过试验、示范,集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葡萄全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防治效果在96%以上,产值在18000元/667m2以上,纯效益在12000~15 000元/667m~2。主要防控技术如下:一、健康栽培(一)建园与品种选择建园应选择在远离工厂、城市  相似文献   
1000.
西芹高效低成本无土栽培基质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炭、秸秆、废菇料、炉渣和蛭石为原料,配成8个不同成分的栽培基质,研究其对西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合西芹高效、低成本无土栽培的基质。结果表明:6号和7号基质无土栽培的西芹生长势较强,产量较土壤栽培增加20%~30%,成本较传统的草炭+蛭石无土栽培基质降低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