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9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3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采用土壤保水剂复合基质法,研究草毯生产中土壤保水剂对卧茎景天的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土壤保水剂处理对卧茎景天株高、地径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保水剂处理(1、2、3)与CK,总体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土壤保水剂处理对卧茎景天的叶绿素含量具有促进效应,处理1、2、3与CK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土壤保水剂处理对卧茎景天的生物量具有促进效应,不同处理与CK之间存在多样化的差异显著性;土壤保水剂处理对卧茎景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产生了不同的效应,处理(1、2、3)从总体上改变了卧茎景天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进程,影响了峰值和低谷值的出现,并使均值与CK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2.
为筛选适应广东地区及其相近气候地区栽培的优质鲜食葡萄品种,2016年对引进的10个葡萄品种成龄树的物候期、生长和结果习性、果实性状和品质等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对果实性状与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个鲜食葡萄品种在薄膜大棚设施栽培条件下,萌芽期为2月中下旬,成熟期主要集中在6~7月;夏黑、巨峰等7个品种生长势最旺,其余3个品种长势中等;8611产量最高,其次是东方之星、阳光玫瑰、温克、红巴拉多、巨峰,产量达5 644.48 kg/hm~2;10个品种果粒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8%~18.47%,其中以夏黑、红巴拉多、阳光玫瑰、玫瑰香含量最高,口感较好。综合而言,夏黑、阳光玫瑰、巨峰综合性状优良,可以在广东地区设施栽培推广;红巴拉多、温克、东方之星品质良好,能调节果实成熟期,可作为搭配品种适当推广;8611、红富士、泽山一号、玫瑰香品质或产量欠佳,不适宜在广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3.
徐斌  瞿浩  熊燕  杨纯芬 《畜禽业》2004,(6):30-31
家禽生产的商业化发展,促使育种工作者广泛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和方法,以不断改善家禽的生产性能。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国内不少的教学、科研育种单位及一些大型的家禽生产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育种工作,在本品种选育的基础上,培育出多个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优质肉  相似文献   
74.
杂交育种是葡萄育种的常规方法,它对提高葡萄品质、抗性、产量等方面的品种培育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自5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葡萄杂交育种工作[1].如利用山葡萄与欧亚种葡萄种间杂交培育出北醇、北玫、公酿一号、公酿二号、熊岳白、左红一等抗寒酿酒葡萄新品种[2,3,4],以及欧亚种种内杂交培育出京早晶,早红、早玫瑰等鲜食葡萄品种[5].通过自身实践,将葡萄杂交技术具体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5.
人工浮岛是一项新兴的园林生态工艺,其措施是在水体上建造浮岛,栽种植物。它具有净化富营养化水体,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增加水域生物多样性,生产作物,节省肥料和耕地资源,美化水域景观以及削波护岸等功能。该工艺与传统人工湿地技术相比具有水质净化效果好,植物种类丰富,改善景观,经济效益高等多种优势,因而呈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采用GC-MS直接导入技术建立桢楠指纹图谱,用以区分桢楠与其相似木材。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的桢楠木材挥发性成分基本相同,精气检测到均有α-古巴烯、γ-桉叶醇、沉香螺旋醇、愈创木醇、愈创蓝油烃和7表α-桉叶醇这6种特征化合物,且不同产地桢楠的总离子流图中相对峰面积的相关系数大,显著性明显;但桢楠与其同属树种的木材精气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且相关系数小,显著性低。经验证,该方法可区分桢楠与其同属相似树种,且检测效率高,待测物损失小,检测结果较为科学客观、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7.
中国野生葡萄抗寒基因的RAPD标记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抗寒性存在差异的83份葡萄种质及3个杂交组合玫瑰香(Vitis vinifera)×黑龙江实生(V.amurensis)、北醇(V.vinifera×V.amurensis)自交、燕山-1(V.yes hanensis)×河岸-3(V.riparia Beaumont)的F1代122株为试材,进行了中国野生葡萄抗寒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通过对110个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了2个与中国野生山葡萄抗寒基因相连锁的RAPD标记S241-670和S238-800。通过克隆、测序,这2个RAPD标记的实际长度分别是717bp和854bp,因此重新命名为S241-717和S238-854,其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GQ338290和GQ338289。经序列分析,S241-717与29条欧洲葡萄全基因组鸟枪序列有77%~97%的同源性,S238-854与6条欧洲葡萄全基因组鸟枪序列有82%~100%的同源性;二者分别编码欧洲葡萄的一种假定蛋白。RAPD标记S241-717和S238-854可用于葡萄抗寒育种的早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78.
79.
土壤是温室气体(如CO2、CH4和N2O)产生的重要源,土壤温室气体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呼吸,植物根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是研究全球碳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影响土壤呼吸的因素很多,土壤理化性质如温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土壤质地等因素都可以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及其生理生化过程,从而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其中,土壤温度,湿度、有机质含量是关键性因素。此外,地域气候、土地利用以及土地覆盖变化也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及呼吸底物来影响温室气体排放。文章重点论述了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机制,排放影响因素以及排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该是土壤微环境碳氮循环机制,土壤呼吸模型在尺度上的推延,以及注重中国陆地与近海生态系统碳固定及减少碳排放的对策和应用技术研究,特别在人工林碳固定及农业固碳减排方面加大研究力度等。  相似文献   
80.
汉江,又名汉水,发源于秦岭南麓宁强县境内,于湖北省武汉市汇入长江,全长1567公里,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淮河汉”,是我国汉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她以丰富的水量和优良的水质被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利枢纽下游30公里的老河口市境内,有一座新建的水利枢纽拔地而起,它就是汉江王甫洲水利枢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反调节水库和汉江中下游水电梯级开发中的第一级。枢纽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灌溉、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主要建筑物有电站厂房、混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