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71.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竹叶黄酮提取物(BLFE)和雪莲果提取物(SSRE)对萧山鸡母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2×2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主因子分别为BLFE(0%、0.75‰BLFE)和SSRE(0%、2.4%SSRE)。选取28周龄萧山鸡母鸡7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各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0.75‰BLFE(BLFE组)、基础日粮+2.4%SSRE(SSRE组)以及基础日粮+0.75‰BLFE+2.4%SSRE(复合组)。预试期14 d,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BLFE组、SSRE组以及复合组母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提高(P<0.05),且SSRE组母鸡平均日采食量高于BLFE组和复合组;BLFE组、SSRE组以及复合组对鲜蛋品质及蛋壳品质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BLFE组鸡蛋保存7 d后水分散失率降低(P<0.05);SSRE组母鸡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BLFE组、SSRE组以及复合组母鸡肠道中双歧杆菌属(Bifidobac...  相似文献   
272.
2020年9月底至2021年1月采用焦点动物扫描法对红耳鹎的取食行为进行观察,详细记录其取食的植物种类、取食频次、取食时间、取食数量和取食方式等信息,探讨红耳鹎在城市绿地中植物果实传播及种群更新中的生态作用。结果表明: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on)共取食秋枫(Bischofia javanic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雅榕(Ficus concinna)、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及苦楝(Melia azedarach)5种植物的果实。红耳鹎对不同植物果实的取食频次、平均取食只数、平均取食时间和平均取食量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红耳鹎对秋枫果实的取食频次和雅榕果实的取食数量最高,对于香樟、雅榕、海桐和秋枫4种植物红耳鹎属于潜在传播者,而对于苦楝则属于种子捕食者。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的长度、宽度和重量都与果实平均取食量间均呈负相关。在鸟类取食后停歇的树木下方地面上常散落着较多表面洁净、无果肉包裹的裸露种子,且有部分植物的幼苗成功更新,说明城市绿地中的植物可以借助红耳鹎的取食和传播来实现其种群的更新。  相似文献   
273.
【目的】筛选西梅品种法兰西采前落果的相关影响因子,为法兰西采前落果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西梅优良品种法兰西为试验对象,以果实着色情况为依据,在50株试验树东、南、西、北方位的树冠内外和上中下层,分别摘取未着色正常果实(对照,CK)、30%着色果实(T1)、50%着色果实(T2)和80%着色果实(T3)各20个,并捡取掉落时间不到1 d的落果(100%着色,T4)100个,将每个同样着色程度重复的果实充分混匀后,从中随机选取30个果实测定单果鲜质量、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果面色差值(L~*、a~*、b~*)等特征参数及果实养分含量等指标,分析法兰西采前果实着色程度与测定指标的相关性,筛选采前落果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果面着色程度不同的法兰西单果鲜质量之间差异均不显著;果形指数随落果着色程度加深而呈逐渐增大趋势,其中CK与T4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随法兰西落果着色程度加深,果面色差值L~*和b~*呈逐渐下降趋势,而a~*逐渐升高,果实颜色向黄、红色转变。法兰西采前落果中的全氮(N)、全磷(P)、锰(Mn)、铁(Fe)和硼(B)含量均随采前落果着色程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而钾(K)、锌(Zn)、铜(Cu)和硒(Se)含量则随采前落果着色程度加深均呈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果面色差值a~*与果形指数及果实K、Zn、Cu和Se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色差值L~*、b~*及果实N、P、Mn、Fe和B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与L~*、b~*、N、Mn和Fe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9。【结论】法兰西采前落果是果实营养不平衡导致的果实过早衰退而进入成熟期的表现。  相似文献   
274.
近年来,新疆南疆地区开始引进国外安格斯肉牛养殖。为了解该地区集约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的主要疫病流行现状和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采用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新疆喀什地区4个大中型集约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4个牧场安格斯肉牛表现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腹泻,其次是肺炎;导致犊牛腹泻的病毒性病原主要是牛冠状病毒(BCV)、牛诺如病毒(BNo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93%、15.20%,导致肺炎的主要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腺病毒3型(BAV-3),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24%、14.12%。4个牧场在防疫设施设备建设、消毒制度落实、人流物流管控、规章制度建设以及饲养管理、鼠害蝇害防控和无害化处理等生物安全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结果提示,南疆地区安格斯肉牛繁育场要加强BCV、BNoV、IBRV、BAV-3等病毒感染的防控,通过加强免疫,降低牛群腹泻和肺炎的发病率,通过严格生物安全控制,防止外部病原传入。本调查为南疆地区国外引进安格斯肉牛的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75.
【目的】研究引进12份大豆品种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大田的适应性,为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推广的优质、高产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稳定性参数,高稳系数、变异系数,分析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结果】参试品种合交02-69,210.868 kg/667m2,比对照增产28.36%,HSC居第1;绥农14,219.217 kg/667m2,比对照增产31.09%,HSC排名居第4。合交02-69、黑农69、黑农71、绥农14、黑农63为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较对照分别晚14、13、13、10、8 d;中黄901较对照早9 d,属于中早熟品种;株高在90~105 cm的品种有3个,分别是中黄901、黑农63、合交02-69。【结论】外引的12个品种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能正常开花结荚成熟,多数表现较好,其中合交02-69、绥农14、东农53、黑农69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276.
1供试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1.1.1试验田土壤及农产品质量情况本试验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市某乡镇晚稻田。试验田土壤为第四纪红土母质水稻土,土壤pH值为6.1;试验土壤和稻米镉均超标,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为安全利用类。  相似文献   
277.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引起的家畜及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患病牛具有发热、奇痒、脑脊髓炎等典型临床症状。该病致死率高,传染性强,可对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对伪狂犬病的病原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预防要点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兽医工作人员及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