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微量元素和脂溶性成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苦瓜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为苦瓜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采用原子吸收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不同苦瓜种质微量元素和脂溶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e含量热科1号最高,为(2.895±0.768)mg/100g;15-1最低,为(1.672±0.053)mg/100g;热科1号Fe含量极显著高于13-22、9-18和15-1。Cu含量15-1最高,为(0.114±0.002)mg/100g;4-17最低,为(0.082±0.011)mg/100g;15-1Cu含量极显著高于13-22、21-1和4-17。Mn含量9-18最高,为(0.445±0.057)mg/100g;热科1号最低,为(0.316±0.074)mg/100g;9-18 Mn含量与热科1号间差异极显著,与其余5份种质差异显著。Zn含量13-22最高,为(1.278±0.052)mg/100g;4-17最低,为(0.866±0.021)mg/100g,13-22Zn含量与其余6份材料差异达极显著水平。9-18和4-17分别鉴定出24种和28种脂溶性化学成分。其中7种脂溶性化学成分为9-18特有,11种脂溶性化学成分为4-17特有。不同苦瓜材料微量元素和脂溶性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22.
鉴定黄灯笼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为研究其化感作用及连作障碍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砂培法收集黄灯笼辣椒的根系分泌物,柱层析法分离根系分泌物,依次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甲醇洗脱根系分泌物并收集各洗脱组分,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鉴定各组分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黄灯笼辣椒根系分泌物石油醚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7个物质峰,相似度大于85%的化学物质共28个;乙酸乙酯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73个物质峰,相似度大于85%的化学物质共28个;氯仿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67个物质峰,相似度大于85%的化学物质共27个;甲醇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5个物质峰,相似度大于85%的化学物质共28个。黄灯笼辣椒根系分泌物中含有烷烃类、脂类、酸类、醇类、酚类、醛类、肟类、吡咯烷酮类、酰胺类和萘胺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3.
以热研3号为试材,研究了在开花结果期分别施用4种配方水溶肥对苦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水溶肥配方为20-10-30时,苦瓜单果质量最大,为466.27g;前期产量和667m2产量最高;果实VC、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含量较高,土壤中残留的养分最少,适宜选为苦瓜开花结果期水溶肥配方,并可大面积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4.
为筛选出适合海南屯昌县地区种植的苦瓜优良新品种,通过引进国内7个优良苦瓜新品种,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砖、海研2号和热研3号苦瓜的综合性状表现好,产量分别为35 880.15、34 646.20、33 138.78 kg/hm2,比枫木苦瓜(CK)分别增产23.24%、18.99%和13.82%,适合海南屯昌冬季种植,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5.
汕尾市农业局、汕尾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与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近年合作紧密,为园区的科技进步和试验示范注入了新活力。介绍了近年来汕尾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新品种试验示范与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情况及取得的效果,并总结了相关技术推广服务与项目带动情况。  相似文献   
26.
以苦瓜品种"热科1号"为试材,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了苦瓜干物质分配和大量(N、P、K)、中量(Ca、Mg)、微量(Zn、B)养分的吸收规律,以及干物质积累量与养分积累量的相关性,以期为实际生产中的肥料施用提供参考依据,实现养分的合理分配和利用。结果表明:苦瓜总的干物质积累比例为根∶茎蔓∶叶片∶果实=1∶31.24∶27.80∶31.49。各元素吸收比例为N∶P∶K=1.00∶0.15∶1.33;Ca∶Mg=1.00∶0.19;Zn∶B=1.00∶1.60。按照平均生产1 000 kg苦瓜计算,所需要的N含量为5.48 kg,P含量为0.84 kg,K含量为6.21 kg,Ca含量为2.44 kg,Mg含量为0.47 kg,Zn含量为0.02 kg,B含量为0.04 kg。苦瓜的干物质积累量与养分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苦瓜养分吸收整体表现为K>N>P>Ca>Mg>B>Zn。在实际生产中,应该注意各种养分的合理配施,在结果期适当增加B肥的投入比例,可以增加果实的养分积累,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7.
分析变电站10kV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的电能计量,采用三相四线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出现的黑屏现家,并找出了引发黑屏的原因,并针对计量装置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28.
目前有多种发展微卫星标记(SSR)的方法,对基因组未测序的物种利用近缘物种引物进行跨物种扩增是一种简便方法。本研究利用马铃薯的640对SSR引物对茄子进行扩增,并利用获得的多态引物进行了12份茄子材料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92对引物能够在茄子基因组DNA上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引物通用率为30.05%;10对引物在随机选择的4份材料上有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类群与材料的来源、果实形态、颜色及青枯病抗性间没有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29.
为探究嫁接对红色樱桃番茄果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3个红色樱桃番茄品种实生苗和嫁接苗果实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T18013S含有57种挥发性物质,包括5种特有成分,其中庚醛为主要风味物质;CT18013J含有69种挥发性物质,包括17种特有成分,其中乙酸丁酯和愈创木酚为主要风味物质。粉星S含有52种挥发性物质,包括3种特有成分;粉星J含有60种挥发性物质,包括11种特有成分,其中1-硝基-2-苯乙烷为主要风味物质。红星S含有57种挥发性物质,包括6种特有成分;红星J含有64种挥发性物质,包括13种特有成分,其中庚醛、苯乙腈、1-硝基-2-苯乙烷、E,E-2,4-癸二烯醛为主要风味物质。综合比较3个红色樱桃番茄品种实生苗和嫁接苗果实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现,嫁接苗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数量均高于实生苗。与实生苗相比,嫁接提高了3个红色樱桃番茄品种果实中苯乙醇、E-2-庚烯醛、苯乙醛和正壬醛的含量。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番茄风味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2010年秋季在汕尾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利用现代温室无土栽培试验的方法对来自境外的6个彩椒品种进行生育期、植物学特性、产量、商品性状和抗病性等的筛选。结果表明:斯卡蒂诺、金华星产量潜力高,玛露莎、白玛瑙和红丽星成熟期早,卡米洛多个商品性状优,金华星、红丽星和斯卡蒂诺则具有较好的抗病性;斯卡蒂诺和金华星两个品种总的综合性状、产量和效益表现较好,建议在汕尾地区进一步进行生产示范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