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7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探索生长素酰胺合成酶(GH3)基因家族在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对桃基因组中的GH3基因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它们在溶质型和硬质型油桃果实发育成熟阶段的表达水平进行qRT-PCR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桃GH3基因家族有8个成员,分别为PpGH3-1 ~ PpGH3-8,聚类分析表明其分为GroupⅠ和GroupⅡ两类。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GroupⅡ型基因(PpGH3-1、PpGH3-2、PpGH3-3、PpGH3-4和PpGH3-5)在溶质型油桃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硬质型油桃,其中PpGH3-3和PpGH3-4最为明显。经NAA处理后的硬质型油桃果实PpGH3-1、PpGH3-3、PpGH3-4和PpGH3-7相比对照上调表达,其中PpGH3-3上调表达最为明显。试验结果表明生长素在桃果实成熟软化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2.
以‘中油桃9号’(白肉)及其黄肉芽变的果肉为试材,采用HPLC法对类胡萝卜素的积累水平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类胡萝卜素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幼果期,‘中油桃9号’与突变体的果肉颜色无明显差异,但在果实成熟时差别很大;幼果期时‘中油桃9号’与突变体的类胡萝卜素总量相近,以β–胡萝卜素、紫黄质和叶黄质为主;果实成熟期‘中油桃9号’的类胡萝卜素总量比突变体高很多,呈现出高含量的紫黄质、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实时定量表达分析表明,果实成熟期‘中油桃9号’的CCD4转录水平比突变体高得多。果实成熟时CCD4基因的表达差异可能是导致‘中油桃9号’与突变体类胡萝卜素积累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3.
观赏桃花若干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个杂交组合190余株杂种后代的花色、花瓣数、花冠直径、萼片数、始花期、花期长短等外部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桃花色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粉色、红色、白色花的基因型分别为R_W_、rrW_和_ww;重瓣为1对隐性基因控制,单复瓣的遗传特性不是简单的质量性状遗传。花冠直径、始花期、花期长短呈数量性状遗传,它们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76,0.73,0.95。花瓣数与萼片数、始花期、花冠直径均有极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82,0.576和0.513;重瓣花具有10片萼片,单瓣和复瓣花的萼片数一般为5片。  相似文献   
104.
为获得高纯度高质量的DNA和建立稳定的SSR-PCR反应体系,采用常规CTAB法和改进CTAB法提取半矮生桃基因组DNA。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高,多糖和蛋白质含量低,可用于SSR反应。同时,通过对影响SSR反应的6个要素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的SSR-PCR反应体系,20μL反应体系为:25 mmol/LMg2+1.5μL、2.5 mmol/L dNTPs 2μL、5 U的Taq酶0.22μL、10×Buffer缓冲液4μL、10 mmol/L引物0.6μL、20 ng模板0.8μL,优化的退火温度为57.6℃。  相似文献   
105.
半矮化型、紧凑型、普通型桃树枝条和叶片特征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紧凑型爱保太、普通型瑞光3号和半矮化种质SD-9238等3种生长型桃品种或株系的嫁接苗为材料,对其枝条和叶片的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半矮化型SD-9238、紧凑型爱保太和普通型瑞光3号在一次枝长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半矮化型和紧凑型的枝条较普通型短12.5%左右;节间长度方面,半矮化型<紧凑型<普通型,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一次枝节间长度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紧凑爱保太的分枝角度显著大于普通型和半矮化型。(2)萌芽率和成枝率均为紧凑型>普通型>半矮化型,萌芽率差异达显著水平,紧凑型的成枝率最高,与普通型、半矮化型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半矮化型成枝率比普通型低10.6%;半矮化型平均每个母枝萌发中长枝4.6个,低于普通型和紧凑型的6.5个和9.8个。(3)3种生长型的叶片长度没有显著差异,半矮化型叶片显著窄于其他类型;紧凑型的叶片干物质含量低于普通型和半矮化型,而后2者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6.
白肉桃占据我国鲜食桃品种的主导地位,黄肉桃由于富含类胡萝卜素等健康有益成分,近年来受到部分消费者的青睐。‘黄金蜜桃3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选用桃优系‘92-3-39’(母本)和‘91-2-2’(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培育出的黄肉鲜食桃品种。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圆平,偶有小突尖,平均单果质量258 g,大果质量363 g,成熟时果皮底色黄,茸毛长度中等,大部分果面着深红色,套袋果呈金黄色。果肉橙黄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1.8%~13.6%,近核处红色素多,肉质致密,味甜,黏核。花铃型,花粉多,自花结实,丰产。郑州地区2月底花芽萌动,3月下旬开花,果实7月底至8月初成熟。  相似文献   
107.
桃是我国重要的果树树种,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备受国人喜爱。蚜虫是春季危害桃树最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部位为幼嫩新梢、花和幼果。蚜虫从桃树发芽展叶开始,在新梢嫩叶背面进行危害,严重时导致叶片向后卷曲并被蚜虫分泌的蜜露污染,易诱发叶片烟霉病,抑制新梢和幼果生长,影响树体生长及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桃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8.
基于HRM获得与桃Tssd紧密连锁的SNP标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植物中,SNP标记具有分布广泛、分辨率高、共显性和多态性高等特点,是遗传研究的常用分子标记。桃全基因组测序完成,获得了大量SNP位点。利用现有的SNP数据进行简单、快速的SNP基因分型是基因定位、品种鉴定和图谱构建等后续研究的基础。文章拟建立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进行不同类型SNP的基因分型方法,以获得与桃温度敏感半矮生型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方法】以普通生长型(ST)单株97-32-46为母本,温度敏感半矮生型单株03-94-2(Tssd)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利用其分离群体96个后代单株为研究材料。在定位目标基因的区间内开发连锁和不同类型的SNP标记的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进行SNP的基因分型并获得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SNP标记。【结果】明确了DNA模板和Mg~(2+)是影响基因分型的关键因子,并确立了反应体系最佳浓度区间。在1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量低于5.0 ng时或Mg~(2+)浓度低于1.6μmol·L~(-1)时则不能完成PCR扩增和基因分型;根据亲本基因型和表型一致的SNP位点设计引物,扩增片段长度在140 bp左右。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可对由单个核苷酸变异引起的4种不同类型的SNP(A/T、A/G、A/C和C/G)进行基因分型,并正确区分了温度敏感半矮生型和普通生长型,与进行Sanger测序鉴定的结果一致。采用96孔板对温度敏感半矮生型和普通生长型各48个分离后代单株进行了PCR扩增和基因分型,确定了遗传距离。分型结果表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可以将96个样杂交后代单株分为温度敏感半矮生型和普通生长型2种,正确地区分了A/A基因型和A/T基因型。在96个样品中仅1个没有成功扩增,在温度敏感半矮生型和普通生长型中各存在1个重组单株。获得与温度敏感半矮生型基因紧密连锁的SNP标记,遗传距离为2.11 cM。【结论】建立了基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的SNP基因分型。尽管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无法区分两种不同纯合类型的SNP变异,但仍不失为区分已知变异SNP的有效方法。在已经获得桃大量SNP的基础上,该体系可用于桃的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鉴定等研究。  相似文献   
109.
正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近几年我国水果市场供应日趋丰富。品种花色琳琅满目,果品质量明显提升,销售价格也更加亲民。与此同时,如果细心观察,还会发现,小果型、优质、特色瓜果渐受欢迎,如小果型砂糖橘、小果型花红果(小果型苹果)、小果型西甜瓜、小果型西红柿等。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因为小果型瓜果满足了市场消费升级的需要,即人们不仅要有水果  相似文献   
110.
设施栽培油桃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79,自引:2,他引:77  
王志强  何方  牛良  刘淑娥 《园艺学报》2000,27(4):245-250
设施栽培的油桃光合生理特性对光、温环境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变化 ,表现在 :单位重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 ;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降低 ,对弱光 (PAR <4 0 0 μmol·m- 2 ·s- 1)的光能利用率提高 ,对强光的利用率降低 ;对低温的耐受力增强 ,但对高温 (>30℃ )的反应敏感 ;最大光合潜势下降。光合速率 (Pn)日变化由露地的“双峰”曲线变为“三峰”曲线 ,最大Pn在 8时左右出现 ,比露地提前 2h ;光合“午休”现象不明显 ;晴天设施内日平均Pn为CO2 5.97μmol·m2 ·s- 1,比露地降低 17.2 5%。设施内增施CO2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上午 8~ 12时的Pn和光能利用率 ,日平均Pn为CO2 6 .95μmol·m2 ·s- 1,比对照提高 2 5.90 % ,树体生长健壮 ,生物量 (未含果实 )增加 12 .4 % ,比叶重增大 ,产量提高 19.80 % ,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