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畜牧兽医   15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6 毫秒
41.
烟曲霉菌的孢子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常通过污染的饲料或垫草而导致烟曲霉菌病的暴发。1991年3月份,某县一养鸡专业户所饲养的2000多只京白雏鸡,因饲料中的鱼粉发霉引起了一起雏鸡烟曲霉菌病的暴发,造成了很大损失。我们对该批病死鸡的病原进行了分离及鉴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银狐绿脓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3.
健康兔与腹泻兔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群超微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对成年健康兔与腹泻病兔的胃肠道的正常微生物群进行了超微观察。发现健康兔胃粘膜表面有少量乳杆菌、球菌、酵母菌及霉菌孢子;十二指肠处有少量的小杆菌和球菌;空、结肠内有较多的杆菌、球菌等;盲肠内有较多的厌氧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梭杆菌、球菌等。而腹泻病兔的胃、空、结肠及盲肠粘膜处的正常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减少,十二指肠处微生物数量却增多,这可能是造成兔腹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4.
应用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和动物实验等方法,对某兔场发生的以头下拱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病兔进行了综合诊断.结果证明,此兔场所饲养的300只哈白兔,有30余只患了慢性出血性败血症.经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4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山东A株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日龄的鸡群,以呼吸困难、产蛋下降以及肾病变等为主要危害特征.是继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后严重影响我国养禽业的又一重要疫病。其致病性.  相似文献   
46.
从山东省牛痒螨病流行地区采取病牛新鲜痂皮,在实验室内分离、鉴定出牛痒螨.将牛痒螨在生理盐水中洗净后,采用96孔微量反应板进行离体杀螨试验.试验选用四种杀虫剂,分高、中、低三个浓度进行,即农药敌杀死(100,50,25 mg·kg~(-1))、辛硫磷(0.2%,0.1%,0.05%)及双甲脒(200,100,50 mg·kg~(-1))、螨虫净(5%,2.5%,1.25%),同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每个药液浓度采用5~12只肢体健全的活螨,用解剖针挑入药液后,在Olympus 变倍实体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螨虫兴奋、麻痹及最终死亡的时间.结果发现,辛硫磷水溶液的杀螨效果  相似文献   
47.
从山东省8个地区22个养禽场82份疑似新城疫病料中,分离和鉴定出12株新城疫病毒(NDV)。将12株NDV进行了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雏鸡静脉致病指数(IVPI)检测,结果表明,6个分离株(WF10、WF13、LY1、LY7、ZB10和JN2株)MDT均小于60 h,ICPI均大于1.6、IVPI均在2.00以上,为强毒株;DY2、LC3和BZ7株的MDT分别为63.6 h、69.6 h和62.4 h,ICPI值为1.4、1.44和1.35,IVPI值为1.74、1.85和1.49,为中毒力毒株;WF3、LY14和TA6株为弱毒株。动物回归试验证明,除WF3、LY14和TA6株外,其他分离毒株均可以引起雏鸡发病,并出现明显病变。  相似文献   
48.
鹌鹑是特种经济禽类,具有个体小、适合高密度饲养、生长快,成熟早,产蛋率高,饲料转化率高、管理方便、易饲养的特点.鹌鹑的蛋与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被誉为"动物人参".鹑肉和鹑蛋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但目前很多养殖场存在设施简陋、管理粗放、成活率低及疾病防疫不到位等问题,很难适应当前国内外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49.
对淄博市8个区县42个养鸭场(户)鸭群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发病原因、流行规律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淄博市鸭群病毒性肝炎病占鸭发病数的42.5%,为第一位,是造成雏鸭死亡的主要疾病。在被调查的218例鸭病毒性肝炎病例中,发病日龄以3日龄~14日龄最多,共168例,占75%;发病季节以冬、春季最多,其中冬季69例,占31%,春季87例,占40%;在规模养殖场与散养场户中,规模养殖场76例,占35%,散养场户142例,占65%。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淄博市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状和发病特点。  相似文献   
50.
将微生态制剂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饲喂初生樱桃谷肉鸭,于14日龄、21日龄、35日龄、42日龄时采血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E-C3bR)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E-ICR)率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然后屠宰取脾脏、胸腺、法氏囊测定免疫器官指数.试验结果证明,14、21、35、42日龄试验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E-C3bR)率分别为17.09±0.36、16.12±0.39、15.27±0.46、15.35±0.30(分别比对照组高出6.28%、7.83%、8.99%和6.15%),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E-ICR)率分别为11.15±0.34、10.08±0.37、9.96±0.39和9.33±0.23(分别比对照组高出8.36%、12.25%、10.91%和10.28%).采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法.对四个相同日龄段鸭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检测数量分别为57.18±0.71、66.52±0.51、69.66±0.57和71.92±0.51(分别高出对照组5.56%、8.27%、3.09%和5.04%).21日龄时试验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分别为6.15±0.15、1.14±0.06和1.73±0.07(分别高出对照组14.10%、13.07%和14.00%),42日龄时试验组分别为3.82±0.06、0.96±0.05和0.88±0.09(分别高出对照组25.26%、15.66%和35.38%).本研究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肉鸭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樱桃谷肉鸭的免疫器官指数,进而提高鸭群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