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10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通过调整 Mg2 、DNA模板、引物、Taq DNA聚合酶和dNTPs的浓度及PCR反应循环次数,建立并优化了家蚕来源肠球菌的RAPD-PCR反应体系及条件.结果表明,在25 μl反应体系下,当Mg2 的浓度为3.5 mmol/L、DNA模板加入量为50 ng、引物浓度为15 pmol/L、Taq DNA聚合酶加入量为3U、 PCR反应循环次数为45时,扩增结果最好.在本实验室,为家蚕来源肠球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建立了一种最佳RAPD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82.
通过PTh-Ph染色法,发现在变态期间,天蚕咽下神经节中只存在一类神经分泌细胞,即B细胞。主要分布在咽下神经节的腹、背部及咽侧神经索基部。同时对变态期间B细胞的大小及相对数量变化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采用氟离子浓度计测定桑叶氟化物含量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样本制备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浸提与高氯酸浸提处理的样品,二者的测定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以酸碱浸提法结果偏低。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氟离子浓度计鲜叶直接测定法。实测结果表明,此法简便、快捷、成本低,误差在统计分析允许范围内,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受毛栓菌侵染的欧美杨107杨木块木质素含量的测定,结合扫描电镜(SEM)观察和红外光谱(IR)分析方法,对WT-1降解欧美杨107杨木块的过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受WT-1的侵染,杨木块木质素含量降低,其木质素降解过程呈现出慢-快-慢的规律;SEM观察结果表明,WT-1对杨木块木质素的降解由胞腔向胞间层进行,其中射线和薄壁组织最先降解,木纤维及导管次之;IR分析表明,受WT-1的侵染杨木块木质素结构发生了变化,木质素芳香核之间通过碳-碳键(—C—C—)连接的空间网状结构被破坏,木质素苯环间的羰基、CH2结构、紫丁香基和愈疮木基等侧链部分被降解,苯环骨架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85.
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是卡尔文循环过程中的关键酶.利用RACE技术得到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MSBPase(GenBank登录号;DQ995346).MSBPase全长为1 527 bp,该序列含有1个1 179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编码393个氨基酸,蛋白质理论分子质量约为42.6 ku,等电点为5.85,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中已分离的SBPase有很高的同源性.对MSBPase编码的蛋白质(命名为MSBPase)进行结构预测分析表明,该蛋白富含无规卷曲(coil),高达64.29%,其次是α-螺旋(helix),为22.19%,而β-折叠(strand)只有13.52%.将MSBPase编码区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 ),并转化到大肠杆菌菌株 BL21中,经过IPTG诱导,MSBPase融合蛋白在BL21菌株中成功表达.将得到的MSBPase编码区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构建了MSBPase植物表达载体pBI121.SBP.  相似文献   
86.
87.
影响桑树叶片培养不定芽形态分化主要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了植物激素、pH值、糖类、琼脂含量及桑树品种、外植体六因素对桑树叶片培养不定芽形态分化的影响,明确了植物激素是控制不定芽分化的决定因素,以pH5.6、琼脂6g/L、葡萄糖20g/L为宜,桑树品种间不定芽分化率差异极显著,外植体以试管植株叶片分化率为高,田间植株叶片培养从桑树脱苞至停止生长前皆可进行。叶片不定芽分化率已达96%。  相似文献   
88.
桑蚕5龄期配合使用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增丝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蚕5龄期配合使用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增丝作用研究山东农业大学蚕学专业崔为正,牟志美,张友英山东省新泰市丝绸公司刘宝生,殷培伟在桑蚕5龄中期使用保幼激素类似物(简称JHA)及5龄前期使用蜕度激素(简称MH)的增丝技术已有许多研究[1-5],近来我们又...  相似文献   
89.
采用PTh-Ph染色法,查明天蚕脑中存在着A、B两类神经分泌细胞。分布于脑间部的中央群神经分泌细胞,由A、B两种细胞组成;侧群神经分泌细胞则主要由B细胞组成。A细胞的轴突有交叉现象。还对变态期间神经分泌细胞的大小、数量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0.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ie-2和pe-38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克隆方法,通过对插入pGEM-3Z载体的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的部分片段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获得了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的2个极早期基因ie-2和pe-38的序列及pe-38的5′启动子区,其推定的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295和302个氨基酸,并且内部含有一个保守的锌指结构和亮氨酸拉链。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ie-2和pe-38基因与黄杉毒蛾多角体病毒的同源性较高,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同源性都很低;在分子进化方面,这2个基因的保守性不强,出现大片段缺失,是研究分子进化及物种关系比较典型的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