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17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在山西省主要8个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研究,预测进口肉用绵羊品种与地方绵羊品种的杂种优势,为山西省肉用绵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8个绵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位点上平均等位基因数在6.0~8.6个之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在3.81~5.68个之间,平均基因杂合度在0.6711~0.7896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6152~0.7462之间,品种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1390.说明选择5个微卫星座位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用于8个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估;8个绵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座位上都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且总群体86.1%遗传变异发生在品种内.根据标准遗传距离和Nei's遗传距离,若用本地绵羊、广灵大尾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依次为特克赛尔羊、杜泊羊、萨福克羊、道赛特羊;若用小尾寒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为特克赛尔羊、萨福克羊、杜泊羊、道赛特羊.若用乌珠穆沁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为特克赛尔羊、萨福克羊、道赛特羊、杜泊羊.进口肉用绵羊品种与地方绵羊品种最理想杂交组合为:特克赛尔羊与本地绵羊、广灵大尾羊、小尾寒羊;较差杂交组合为:道赛特羊与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杜泊羊与乌珠穆沁羊.  相似文献   
102.
季节性发情是限制肉羊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绵羊季节性发情的分子机制尚未解析。本研究旨在对季节性发情3个候选调控因子(oar-miR-127、oar-miR-200a和oar-miR-200b)进行表达水平及潜在功能分析,以探索其在绵羊季节性发情中的调控作用。根据序列信息对3个miRNA进行了靶基因预测,构建了miRNA-mRNA互作网络,并对靶基因开展了功能富集分析;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oar-miR-127、oar-miR-200a、oar-miR-200b和共同靶基因在长短光照周期转换过程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oar-miR-127、oar-miR-200a和oar-miR-200b可分别靶向2 890、534个和451个靶基因,三者与靶基因形成了复杂的互作网络;这些靶基因显著富集到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调节等生物过程及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和GnRH等繁殖相关信号通路;3个miRNA在光周期转换过程中均呈现下调的表达趋势(在SP21高表达,在LP21低表达),靶基因与3个miRNA呈相反的表达趋势,暗示其可能受到miRNA的负调控。以上结果说明oar-miR-127、oa...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探究绵羊TSHR基因表达及其多态性与季节性发情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PCR)研究TSHR基因在常年发情小尾寒羊和季节性发情苏尼特羊的大脑、下丘脑和垂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两个绵羊品种的3种组织中TSHR基因的表达差异。同时利用SequenomMassARRAY~(○R)SNP技术检测2组绵羊(常年发情组:小尾寒羊、策勒黑羊和湖羊;季节性发情组:滩羊、苏尼特羊和草原型藏羊)TSHR基因SNP位点(g.89290286AG和g.89355312GA)的多态性,并与绵羊季节性发情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小尾寒羊还是苏尼特羊中TSHR基因下丘脑中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大脑和垂体(P0.01),且苏尼特羊下丘脑中TSHR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绵羊TSHR基因g.89290286AG和g.89355312GA位点均存在AA、GA和GG共3种基因型,其中g.89290286AG位点在小尾寒羊、策勒黑羊和草原型藏羊中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在滩羊、湖羊和苏尼特羊中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g.89355312GA位点在6个绵羊品种中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TSHR基因上述2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常年发情和季节性发情绵羊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综上,TSHR基因的表达可能与绵羊季节性发情有关,其g.89290286AG和g.89355312GA位点与绵羊季节性发情性状可能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04.
受精是哺乳动物一个精确而且高度协调的生理过程。精子与卵子的融合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两个高度分化的单倍体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通过融合形成一个全新的受精卵,并发育为胚胎。Izumo1和Juno是目前发现的第一个精子和卵子质膜上的配体-受体蛋白对,它们的相互作用是精卵识别所必须的。本文综述了这两种重要蛋白的发现及它们在精卵融合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同时阐述了哺乳动物受精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5.
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ecB(Fec,fecundity;B,Booroola)是在布鲁拉美利奴(Booroola Merino)绵羊(Ovis aries)中发现的能增加排卵数和产羔数的一个常染色体突变基因,是在绵羊中识别出的第1个高繁殖力主效基因。建立了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的PCR-RFLP和PCR-SSCP检测方法,对小尾寒羊、湖羊、中国美利奴、东弗里生、杜泊、萨福克、特克塞尔、多赛特、考力代、德国肉用美利奴、南非肉用美利奴以及杂种羊共6 647只绵羊的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均能准确判型,稳定可靠性好,而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检测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和湖羊携带FecB突变(A746G),中国美利奴、东弗里生、杜泊、萨福克、特克塞尔、多赛特、考力代、德国肉用美利奴和南非肉用美利奴绵羊都不携带该突变。  相似文献   
106.
107.
绵羊FGF 7基因组织表达及其多态性与产羔数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究绵羊FGF7基因组织表达水平及其多态性与产羔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q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对绵羊FGF7基因在多羔小尾寒羊和单羔苏尼特羊以及小尾寒羊FecB不同基因型(BB、B+、++)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同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对多羔绵羊品种(小尾寒羊380只)和单羔绵羊品种(滩羊、苏尼特羊、萨福克羊、杜泊羊和草原型藏羊共380只)FGF7基因g.57842893CT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FGF7基因在单、多羔绵羊的心和肺中高表达,在其它各组织呈中等或低丰度表达;FGF7基因在多羔小尾寒羊绝大部分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单羔苏尼特羊,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FGF7在小尾寒羊FecB不同基因型中的表达并无明显差异。g.57842893CT位点共存在CC、CT和TT 3种基因型,且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单、多羔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g.57842893CT位点在苏尼特羊、萨福克羊和杜泊羊中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0),在其它品种中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g.57842893CT位点仅在苏尼特羊、萨福克羊以及杜泊羊3个品种中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g.57842893CT位点与小尾寒羊第1、2以及第3胎产羔数均无显著关联(P0.05),但CC型各胎产羔数均高于TT型。综上表明,FGF7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绵羊产羔数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虽然可能不是影响绵羊产羔数的关键基因,但g.57842893CT位点对绵羊产羔数性状的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旨在探索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和瘦素(Leptin,LEP)基因与绵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选择2~3岁健康母羊21只,对FecB野生纯合型(++)(9只)及突变纯合型(BB)(12只)小尾寒羊同期发情,通过腹腔镜记录排卵数。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LEPR和LEP基因在卵泡期小尾寒羊11种组织(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输卵管、子宫体、垂体、下丘脑、卵巢)中的表达以及在卵泡期和黄体期、BB型和++型小尾寒羊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表达。结果表明,BB型的排卵数(P=0.003 5)和产羔数(P=0.004 0)极显著高于++型。LEPR和LEP在卵泡期各个组织均有表达;其中LEPR基因在卵巢、子宫体、肾上腺组织高表达,LEP基因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和肾组织高表达。在卵巢中,卵泡期++型LEPR基因表达量高于黄体期++型,但差异不显著(P0.05);卵泡期BB型LEPR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卵泡期++型(P=0.007)、黄体期BB型(P=0.003)和黄体期++型(P=0.003)。综上表明,卵泡期LEPR基因高表达与小尾寒羊产羔数增加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这为小尾寒羊产羔性状选育提高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9.
为估计鲁中肉羊初生重、体高、体长、胸宽、胸深、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参数,利用2018年上半年出生的611只鲁中肉羊的初生体尺体重数据,采用AI-REML (Average information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算法,借助DMU软件分析以产羔数为固定效应、个体加性遗传效应为随机效应的多性状动物模型。结果表明:鲁中肉羊初生重、胸宽、胸深、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力分别为0.16、0.10、0.22、0.44、0.43、0.46和0.52,各性状之间遗传相关为-0.517~0.773,表型相关为-0.197~0.503。说明鲁中肉羊初生重、胸宽和胸深为低遗传力性状,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为中等遗传力性状。  相似文献   
110.
该研究旨在探究鲁中肉羊HIRA基因g.71833755 T>C和g.71874104 G>A两个位点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鲁中肉羊高繁殖力分子育种提供新的遗传标记。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结合Sequenom MassARRAY~? SNP技术对鲁中肉羊HIRA基因2个多态位点进行检测,并与其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鲁中肉羊HIRA基因g.71833755 T>C位点存在TT、TC和CC三种基因型,g.71874104 G>A位点存在AA、AG和GG三种基因型。g.71833755 T>C位点在鲁中肉羊中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该位点在鲁中肉羊中处于哈代温伯格不平衡状态(P<0.05);g.71874104G>A位点在鲁中肉羊中表现为中度多态(0.250.05)。HIRA基因g.71874104 G>A位点多态性与鲁中肉羊第2胎、第3胎产羔数显著关联(P<0.05),杂合型AG个体各胎产羔数均高于野生型GG和突变纯合型AA个体;g.71833755 T>C位点多态性与鲁中肉羊第2胎产羔数显著关联(P<0.05),杂合型TC个体第2胎产羔数均高于野生型TT(P>0.05)和突变纯合型CC个体(P <0.05)。综上,g.71833755 T>C位点的C等位基因和g.71874104 G>A位点的A等位基因可能是提高绵羊产羔数的潜在有效的DNA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