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5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Khler 和 Milstein 于1975年在Nature 杂志上发表了应用小鼠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与免疫小鼠脾细胞在试管中杂交融合,育成了一株 B 淋巴细胞杂交瘤,该细胞具有亲代细胞双方的染色体,因此产生的后代,一方面象骨髓瘤细胞那样,具有旺盛的生活力,能无限制地分裂增  相似文献   
12.
应用抗空肠弯杆菌共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快速检测动物源空肠弯杆菌的 BA-ELISA 程序。此程序可检出每 ml 含5个空肠弯杆菌24小时增菌培养物或每ml 含3.2×10~4个空肠弯杆菌纯培养物,不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6种对照菌及混合菌液发生交叉反应。用其对雉鸡等10种动物456份肛拭粪便标本进行检测,总阳性率为45.5%,与常规分离鉴定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9.1%.敏感性为99.2%.特异性为100%。统计学分析表明,所建立的 BA-ELISA 检测程序与常规分离鉴定法间具有极显著的一致性(p<0.01),能使检测时间缩短4~5天.  相似文献   
13.
应用酶标抗体染色法检定空肠弯曲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轻度着染外(可以从形态学上排除),对沙门氏菌等9种杂菌均不发生非特异性染色反应;用以检查空肠弯曲菌纯培养物,敏感性可达400万个菌/ml。对同时接种10个空肠弯曲菌和1亿个杂菌的30h选择性增菌肉汤培养物,酶染色法可准确地检出,而且不受杂菌的干扰。检查47份鸡粪便标本和38株猪源空肠弯曲菌,其结果与常规细菌分离鉴定结果相同。建立的检定空肠弯曲菌的酶标抗体染色法可在2h内完成。  相似文献   
14.
一、绪言西欧各国于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初叶曾发生过母马大批流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散布的特别猖獗,欧洲、美洲以及亚洲均有本病流行的报导;我国解放前句容种马牧场曾发生过此病,东北一带的通辽、农安等地也曾流行过;解放后甘  相似文献   
15.
大肠杆菌耐药基因定位及耐药质粒消除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对采集的9株野生型大肠杆菌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耐药基因定位。结果表明,4个菌株的氨苄青霉素耐药基因位于质粒上,不同畜群来源菌株之间耐氨苄青霉素质粒存在差异。用中草药艾叶的乙醇提取物和蒸馏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庆大霉素耐药性及耐药质粒进行了消除试验,结果艾叶乙醇提取物的消除率最高可达69.4%。  相似文献   
16.
应用抗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4A7),建立了适用于空肠弯曲菌快速检验的间接-ELISA和BA-ELISA。两种方法的特异性检查表明,对受试的32种其它细菌,除与幽门弯曲菌发生交叉反应外,其余均为阴性反应。对空弯菌纯培养物检测的敏感性,BA-ELISA为3.2×104个菌/mL,间接-ELISA为1.6×105个菌/mL;对细菌动态培养物检测,BA-ELISA可检出接种约5个菌/mL、间接-ELISA可检出接种约10个菌/mL的24 h增菌培养物。应用BA-ELISA对人(140份)、猪(140份)、禽类(364份)及特种经济动物(265份)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依次为121%、52%、58.2%和32.8%;应用间接-ELISA对人(140份)、禽类(222份)及特种经济动物(265份)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依次为11.4%、61.7%、31.3%。两种方法的结果均与常规培养法相差不显著,可在27h内报告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应用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试验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对攻毒后不同时间的马立克氏病鸡以及不同日龄和品种的健康鸡进行了检测.结果,马立克氏病鸡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健康鸡随日龄的不断增长,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不断下降;不同品种鸡之间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不同.另外,应用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促进试验及抑制试验,对不同日龄的健康鸡及攻毒后不同时间的马立克氏病鸡进行了检测,发现健康鸡血清中存在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及抑制因子,前者耐热,后者不耐热,且随日龄的不断增长,促进因子活性不断升高,抑制因子活性有所下降,直到促进因子活性大于抑制因子活性.而在2日龄鸡未发现有这两种因子.马立克氏病鸡随病情的不断加重,促进因子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抑制因子则不断上升,直到超过促进因子活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研制预防用疫苗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建立了检测水貂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微量PEG沉淀比浊法和固相C_(1q)—SPA—ELISA.用这两种方法检测了38例健康水貂血清、126例阿留申病(AD)病貂血清.微量PEG沉淀比浊法的结果(OD值,(?)±S)为:健康水貂0.081±0.042,AD病貂0.198±0.066;固相C_(1q)—SPA—ELISA的结果(OD值,(?)±S)为:健康水貂0.245±0.057,AD病貂0.503±0.167,敏感性为0.25μg/mL.经统计学处理,健康水貂与AD病貂血清OD值之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水貂阿留申病的病理过程与CTC有关.建立的两种方法均具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和敏感性高等特点,两种方法的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