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诱导3T3-L1细胞分化为3T3-L1脂肪细胞,研究不同生物素水平对3T3-L1脂肪细胞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三联诱导法将3T3-L1细胞经诱导分化为3T3-L1脂肪细胞。当3T3-L1脂肪细胞密集后分别采用0(对照组)、0.2、0.5、1 μmol/L生物素处理,分别在12 h、24 h与48 h时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K mRNA、GLUT-4 mRNA、FAS mRNA及ACC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在试验12 h时:各试验组GLUT-4、PK、ACC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1 μmol/L组与0.5 μmol/L组FAS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与0.2 μmol/L组;在试验24 h时:1 μmol/L组GLUT-4 mRNA与PK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 μmol/L组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0.2 μmol/L组与0.5 μmol/L组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在试验48 h时:1 μmol/L组GLUT-4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 μmol/L 组PK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0.5 μmol/L组FAS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5)高于1 μmol/L组,1 μmol/L组FAS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 μmol/L组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其它组。【结论】生物素的添加可以提升脂肪细胞GLUT-4、PK、FAS与ACC1 mRNA相对表达量,且当以1 μmol/L浓度作用时对GLUT-4、PK与ACC1提升效果最佳,以0.5 μmol/L浓度作用时对FAS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2.
新科稻31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科稻31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常规粳稻新品种,具有熟期适宜、产量高、米质好、抗病性强且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作机插稻种植。介绍了新科稻31的优良农艺性状、产量表现、抗性、品质,从适时播种培育适龄壮秧、合理密植、精确施肥、水浆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3.
1、追求速效性。很多菜农在选择农药、肥料时,总是喜欢选择速效性的,原因是速效性的农药、化肥使用后很快便表现出效果。尽管有些农药、肥料效果不错,但由于效果表现慢,在后期效果才好,而不为菜农所认同。如有些叶面肥中含有激素类或以氮素为主的肥料,喷洒后几天便可见效。然而,这种快速生长只是一种徒长,对植株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不利。使用杀虫农药时追求速效性,  相似文献   
64.
<正>1选择课题按照《国网郑州供电公司电力可靠性工作管理细则》要求,为保证供电可靠性,对设备检修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使设备以最好的状态投入运行。按照登封市供电公司检修试验工作不仅应修必修,修必修好,还应以快速高效的方法完成任务。由于预试期间应尽量减少停电时长,在停电时间内应在保证准确率的情况下缩短耗时,运  相似文献   
65.
新科稻31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科稻31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提出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66.
我市蘑菇栽培1989年就试验了“增温剂”堆料发酵法,原堆料方法是将培养料预湿后拌入“增温剂”直接进房密闭发酵10天.此法发酵后培养料偏生,虽春菇产量较高,但发菌慢,秋菇产量有所降低,菇农不易接受.1991年起我们对使用增温剂的发酵法作了改进,起到了和二次发酵相同的效果.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7.
玉稻518具有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较强,株叶形态结构合理,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籽粒饱满,米质优、成熟落黄好等特点,在沿黄稻区作麦茬稻种植。产量构成要素分析表明:每穗实粒数和有效穗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2.8%和12.7%。千粒重次之,变异系数为7.3%。结实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5%。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y=1.075 9),其次为每穗实粒数(y=1.053 3)和千粒重(y=0.583 7)。玉稻518在配套栽培上应着重提高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玉稻518是穗粒兼顾型组合,在高产栽培中,必须在保证有效穗数的基础上,以增粒为核心,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  相似文献   
68.
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在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过程中,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产业——休闲农业在我国产生了。经过多年的倡导与发展,休闲农业在南京地区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当前也仍然面临着一些难点,制约着它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9.
为了解我国荷斯坦奶牛体重体尺(十字部高和胸围)随胎次、泌乳及妊娠月龄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选取我国西北、华北、中原和南方地区规模化牧场,于2019年7—11月分别对467头第1~5胎次泌乳1月的荷斯坦奶牛进行体重测定,对1 668头第1~5胎次奶牛进行体尺测量,对6 711头第1~3胎次泌乳1~10月奶牛、4046头第2~4胎次妊娠3~10月龄奶牛进行体重测定。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分析胎次、泌乳及妊娠月龄对奶牛体重体尺的影响。结果表明:第3胎次奶牛体重显著高于第2胎次,二者均显著高于第1胎次,3胎次后奶牛体重无显著变化,平均体重超过我国成年奶牛650 kg标准;第2~5胎次奶牛的十字部高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第1胎次;第1~4胎次奶牛的胸围随胎次增加而显著增加;各胎次奶牛泌乳2~4月时体重最低,在妊娠6、7月体重开始显著增加,至妊娠10月达到最高。本研究表明奶牛体重体尺受胎次、泌乳及妊娠月龄影响,规模化牧场需考虑奶牛生长规律配制日粮,设计牧场设施。  相似文献   
70.
一、栽培时间灵芝是高温恒温结实型菌类,菌丝正常生长范围是18~30℃,最适温度23~25℃;子实体形成温度是22~23℃,最适温度27~30℃。根据灵芝的温度生长范围,结合我地气候,我们在冬季通过加温完成母种和原种生产,3月初至4月底生产栽培袋,5月初至6月底出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