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3篇
  7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7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血液中游离的氨基酸为乳蛋白合成的主要前提物,乳腺组织氨基酸的供给和吸收影响乳蛋白的合成。本文以4只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处理为真胃灌注不同数量的酪蛋白钠,对动脉血液中各种游离氨基酸的浓度、乳腺组织氨基酸提取率以及乳蛋白质合成效率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动脉血浆游离必需氨基酸浓度,除Arg外,均随酪蛋白钠灌注量的升高而升高(P<0.05)。动脉血浆必需氨基酸浓度升高的幅度不同,最大灌注量组与对照组比较,Ile、Leu和Lys的浓度增加了2倍左右,Met增加了58.33%,Thr增加了32.5%,Phe增加了29.87%,His增加了61.66%。乳腺组织对Arg、Thr、Lys、Leu和Phe的提取率随着真胃酪蛋白灌注量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对其他EAA的提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乳腺组织对不同必需氨基酸的提取率差异很大,在未灌注酪蛋白钠时各种EAA乳腺提取率的变化范围为9.18%~33.89%,泌乳反刍动物小肠可消化氨基酸理想构成应不同于乳蛋白的氨基酸构成。  相似文献   
82.
83.
从向日葵转录组测序结果中获得了3个对盐胁迫有响应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EC2.5.1.18)GST基因,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分析,得知这3个基因属于Tau型GST,并将它们命名为HaGSTU26(HanXRQChr04g0127901)、HaGSTU8(HanXRQChr06g0177581)、HaGSTU27(HanXRQChr10g0316331),然后以向日葵Sk02R为试验材料,克隆这3个基因,并进行了不同组织和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分析。序列分析表明:HaGSTU26基因组为1674bp,CDS(编码蛋白序列)长666bp,编码221个氨基酸,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HaGSTU8基因组为2271bp,CDS长654bp,编码217个氨基酸,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 HaGSTU27基因组为663bp,CDS长663bp,编码220个氨基酸,由1个外显子组成。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向日葵HaGSTU26HaGSTU8HaGSTU27基因在不同组织(根、幼叶、成熟叶、茎、幼茎、苞叶)中表达量不同,其中,HaGSTU26基因和HaGSTU27基因在根中表达量最高,而HaGSTU8基因在苞叶中表达量最高,但这3个基因均在成熟茎中的表达量最低。在不同胁迫条件下,测定这3个基因在向日葵幼苗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盐及ABA胁迫下,基因表达量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在盐胁迫下,HaGSTU26基因在12 h后相对表达量最高,HaGSTU8HaGSTU27基因表达量在3h后相对表达量最高。在ABA胁迫后,HaGSTU26HaGSTU27基因表达量在12 h后相对表达量最高,HaGSTU8在24 h后相对表达量最高。在冷胁迫下,HaGSTU26HaGSTU27基因上调表达,它们分别在3、24 h后相对表达量最高,HaGSTU8基因下调表达,其相对表达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在热胁迫条件下,这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均在24 h后表达量最高。以上结果说明这3个基因对不同非生物胁迫(盐、ABA、冷、热胁迫)均有响应。  相似文献   
84.
用4×4拉丁方试验来估计肉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能/小肠可消化能和瘤胃发酵淀粉/小肠消化淀粉对代谢能转化为体增重效果(Kf)、能量沉积、氮沉积及脂肪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过瘤胃淀粉的提高 ,肉牛Kf、蛋白质沉积、净能沉积和脂肪沉积均有提高 ,Kf值可以超过60 %。  相似文献   
85.
寇程  高欣  李立群  李扬  王中华  李学军 《作物学报》2015,41(11):1640-1647
位于6A染色体的Ta GW2是控制小麦籽粒大小的关键基因,已发现其第8外显子有一个T碱基插入等位变异,其启动子区存在Hap-6A?A及Hap-6A?G等位变异。利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 analysis,HRM)和Hap-6A-P1/P2分子标记检测了316份小麦品种(系)的Ta GW2-6A基因在上述2个位点的等位变异,分析了其不同等位变异与粒长、粒宽和千粒重的相关性,并以大面积推广的大粒品种周麦22为例,解析Ta GW2-6A基因优异等位变异在系谱选育中的遗传传递。共检测到61份T碱基插入等位变异(命名为977T基因型)和255份无T碱基插入的等位变异(977?基因型)材料;在977T基因型中,Hap-6A?A(TA)和Hap-6A?G(TG)单倍型材料分别为29份和32份,在977?基因型中,Hap-6A?A(?A)和Hap-6A?G(?G)单倍型材料分别为160份和95份。关联分析表明,977T基因型与977?基因型的粒长(P0.05)、粒宽(P0.001)和千粒重(P0.001)均有显著差异,Hap-6A?A单倍型与Hap-6A?G单倍型的粒长(P0.05)、粒宽(P0.05)和千粒重(P0.001)也有显著差异。Ta GW2-6A基因编码区和启动子区等位变异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共同调控小麦籽粒的大小,其中TA单倍型比TG、?A、?G单倍型更能增加小麦的粒宽和粒重,是优异的等位变异组合。周麦22为TA单倍型,系谱分析表明,该等位变异并非来源于亲本周8425B,而是来源于亲本辉县红,且TA单倍型能够稳定遗传,但是在常规育种选择过程中可能会丢失。本研究筛选出的Ta GW2-6A优异等位变异TA单倍型材料及高通量分子检测方法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材料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86.
应用RT-PCR方法从鸭源Ⅰ型副黏病毒DP1/02株中扩增F基因并克隆入pMD18-T载体,经序列测定、分析,DP1/02株F基因与鸡新城疫病毒(NDV)国家标准强毒F48E9株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9%。随后将F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I-F,将阳性质粒体外转染Vero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对真核质粒的表达进行鉴定,利用pCI-F质粒进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I-F能够在Vero细胞中表达,雏鸭免疫14d后在体内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二次免疫雏鸭后,对NDV强毒的攻毒保护率为73%。本试验为利用F基因构建的核酸疫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7.
试验旨在探讨用留兰香茎叶粉替代部分苜蓿草粉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选择30头年龄、胎次、泌乳月和产奶量等基本一致的奶牛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试验1组和2组在TMR日粮基础上用1和2 kg留兰香茎叶粉替代苜蓿草粉,试验持续28 d,结果表明:留兰香茎叶粉替代部分苜蓿草粉对奶牛产奶量无显著影响,对奶牛乳蛋白、乳脂率和乳糖影响不显著,表明奶牛养殖中留兰香茎叶粉替代部分苜蓿草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8.
养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优势,鹅肉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等特点,尤其味道鲜美,为滋补佳品。近几年来,从事养鹅生产的养殖户愈来愈多,但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造成了品种、产品运输及应激因素增多;另一方  相似文献   
89.
试验旨在探讨白茅根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选择年龄、胎次、泌乳月、产奶量等基本一致的42头奶牛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TMR日粮基础上用1kg和1.5kg鲜白茅根替代玉米青贮料,试验持续3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平均乳糖量显著提高(P<0.05)。可见,补饲白茅根能促进奶牛的产奶性能,开发白茅根应用于奶牛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0.
试验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360羽,采用单因子随机设计,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0.05%、0.10%和0.15%牛磺酸。试验期42d,探讨牛磺酸对肉仔鸡免疫机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周龄时试验各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6周龄时试验2组和试验3组IgA和IgG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3周龄时试验2组的血清SOD和肝脏SOD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血清MDA和肝脏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添加牛磺酸能提高肉鸡的免疫机能和机体抗氧化能力,且0.1%的牛磺酸添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