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8篇
  28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6 毫秒
71.
徐明    蔡建国    臧毅  王丽英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3):281-284
对杭州地区34种观果植物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评价与分析。评价的约束层权重值分别为果(C1)0.715 3,花(C2)0.187 0以及其他影响因子(C3)0.097 8,说明观果植物的观赏性状是以果实观赏为基础,在人们的视觉观赏中占有较大分量。34种观果植物可分为5个等级,等级Ⅰ共4种植物,占总数的11.8%,等级Ⅱ共12种植物,占总数的35.3%,等级Ⅲ共10种植物,占总数的29.4%,等级Ⅳ共4种植物,占总数的11.8%,等级Ⅴ共4种植物,占总数的11.8%。  相似文献   
72.
我们面临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社会经济日益信息化、知识化、高科技产业化,因而,对出版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此对高校社科学报编辑的素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3.
正竖鳞病又叫鳞立病、松鳞病、松球病,是鲤、鲫、草、鲢、鳙等鲤科养殖鱼类的一种常见病,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竖鳞病主要流行于冬末初春,一般当水质恶化或鱼体受伤时感染,病情严重时可引起患病鱼的死亡。竖鳞病是鲤鱼、鲫鱼的一种常见病,从较大的鱼种至亲鱼均可受害,若不及时治疗,可带来严重的损失。一、病原研究发现,引起竖鳞病的细菌有:点状极毛杆菌、水型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在水温低的季节,尤其是越冬之后的鱼,体质较差,抵抗力也弱,容易患病。鱼类受伤后,容易局部立鳞。  相似文献   
74.
正青鱼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鱼类资源和各湖泊、水库、池塘中的重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青鱼生活在水体底层。青鱼属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底栖动物,如蚌、蚬、螺蛳等,也食虾和昆虫幼体。人工饲养条件下,青鱼也摄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青鱼在池塘中主要作为套养品种养殖,主养较少。近年来,北方地区开展了青鱼池塘主养,取得较好养殖效果。一、苗种的培育1、鱼苗培育  相似文献   
75.
丹参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和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丹参养分吸收、根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丹参在生长30,30~90,90~120 d对N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百分比为:5.2%~14.8%、61.8%~93.4%、0.6%~28.7%;P2O5的各时期吸收百分比为:2.6%~7.8%、37%~63.7%、28.5%~59%;定植生长30~90 d时丹参对K索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总吸收量的86.3%~95.3%.形成100 kg丹参产量需N量为1.89~2.26kg,需要P2O5的量为0.57~0.69 kg,需要K2O的量为1.35~2.14 kg.氮肥对丹参根长影响最大,磷、钾肥次之;磷、钾肥对根直径影响比较大;钾肥对根数的影响最大.根据模型得出最佳施肥方案:N 248.00 kg/hm2、P2O5 127.67 kg/hm2、K2O 155.33 kg/hm2,根产量可达5 259.58 kg/hm2.  相似文献   
76.
包膜控释尿素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土壤施用包膜控释尿素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0%普通尿素 35%控释期90 d包膜尿素 35%控释期120 d包膜尿素配合施用(F1)冬小麦籽粒产量最高,氮肥利用率也达到最高,比40%尿素底施 60%尿素拔节期追施(F2)增产5.36%~7.16%,氮肥利用率也提高了13.03%~16.73%。在0~40 cm土层中,30%控释期30 d包膜尿素 35%控释期90 d包膜尿素 35%控释期120 d包膜尿素一次性底施(F3)土壤残留氮最高,土壤表观损失最少。  相似文献   
77.
选择农药使用量较大的运城市、临汾市,摸清了农药使用现状,对当地农药使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如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较大、有机磷类农药仍占有较大比重、农户乱用农药现象仍然存在、农药使用技术操作不规范、一些农户环保意识差、乱扔乱丢农药废弃包装物、植保器械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等问题;找出了农药减量技术应用中面临的难题,如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成本偏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农作物小块插花种植不便于统防统治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力量薄弱,安全施药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在总结农药减量使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少农药用量的技术路径和措施建议:增加培训资金,强化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实施激励政策,设置农药减量技术补贴;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促进新型服务体系发展壮大;出台相关政策,清除农药废弃包装物污染;设立专项经费,对高效植保机械进行补贴。  相似文献   
78.
沼肥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沼肥养分组成及特性的基础上,概述了沼肥对土壤、作物以及环境的影响。施用沼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以及酶活性,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有效缓解面源污染。对沼肥无害化、施用技术和使用风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源头污染、加强发酵工艺研究、明确沼肥限定标准、推行大中型沼气工程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9.
园林建筑及小品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应用园林建筑及小品能够美化城市环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等。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城市绿地中园林建筑及小品规划展开研究,以期能够推动城市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
减量施磷对温室菜地土壤磷素积累、迁移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针对过量施磷问题,定位研究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磷肥减施潜力,明确适宜施磷范围。【方法】以北方温室蔬菜主栽种类黄瓜和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冬春茬黄瓜-秋冬茬番茄种植模式,在基础土壤有效磷(Olsen-P)40.2 mg·kg~(-1)下,设计不施磷肥(P0)、减量施磷(P1)和农民常规施磷量(P2)3个磷肥用量水平。P0、P1、P2处理对应黄瓜单季施磷肥(P_2O_5)0、300、675 kg·hm~(-2),番茄单季施磷肥(P_2O_5)0、225、675 kg·hm~(-2)。3年6季定位研究蔬菜生产磷素盈亏、土壤有效磷供应与迁移,分析产量变化,推荐合理施磷范围。【结果】(1)农民常规施磷量年盈余磷480.0 kg P·hm~(-2)·a~(-1),每盈余磷100 kg P·hm~(-2)主根区0—20 cm土层Olsen-P增加2.7mg·kg~(-1),3年0—20 cm土层Olsen-P平均含量70.2 mg·kg~(-1),2010年番茄季0—20 cm土层磷素饱和度(DPSM3)为80%,磷素土壤深层迁移明显。(2)减量施磷较农民常规磷量下降61.1%,3年磷素盈余量下降71.0%—77.3%,0—20 cm土层Olsen-P含量下降18.6%—43.5%,3年均值为49.3 mg·kg~(-1),接近瓜果类蔬菜Olsen-P农学阈值,关键生育期磷素吸收量无显著变化,产量保持在中高水平不降低;经过3年种植,0—20 cm土层DPSM3下降21个百分点,20—60 cm土层Olsen-P平均含量下降9.3%—30.1%,减施磷肥有效缓解了土壤磷素深层迁移。(3)不施磷肥导致土壤磷素亏缺,蔬菜从土壤中每攫取磷100 kg P·hm~(-2),P0处理0—20 cm土层Olsen-P含量下降3.4 mg·kg~(-1),3年0—20 cm土层Olsen-P平均含量30.5 mg·kg~(-1),虽产量没有显著降低,但是2008年番茄高产下(140 t·hm~(-2))磷素吸收量较P1、P2处理下降19.8%—30.0%,产量呈降低趋势。(4)依据上述推荐:土壤有效磷含量≥40 mg·kg~(-1)的温室,冬春茬黄瓜产量水平170 t·hm~(-2)下施用P_2O_5不宜超过300 kg·hm~(-2),秋冬茬番茄产量水平100 t·hm~(-2)下施用P_2O_5不宜超过225 kg·hm~(-2)。【结论】华北平原温室蔬菜生产减施磷肥潜力较大。对于种植一段时间(≥3年)的温室,较农民常规减施磷60%,可以显著改善磷素盈余状况,缓解土壤有效磷积累,降低土壤磷素深层迁移量,保证黄瓜番茄持续中高产水平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