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71.
本文分析从精子的生理特性,冷冻保存的原理,不同稀释液对精子冷冻效果的影响,抗氧化剂在种公牛精液冷冻保存中的应用进展,不同保存环境对解冻后精液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公牛精液冷冻,保存解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2.
引进皮埃蒙特牛胚胎,利用南阳牛作受体进行胚胎移植。不仅所生胚胎牛更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而且还节约外汇,减少疾病传播,充分发挥种公牛的遗传潜力。南阳牛作受体母牛体重在430~450kg,很少发生难产。皮埃蒙特牛种公牛年均采精次数72.1次,每次平均射精量5.11mL,一年四季均衡生产。同时,皮埃蒙特牛冻精的推广应用为皮南牛新品种培育提供优异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73.
为保证我国肉牛养殖业和奶牛养殖业的高速发展,经过多种养殖模式的对比,发现以家庭为主体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经营的家庭牧场更加适合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肉牛和奶牛的家庭牧场式养殖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对我国肉牛和奶业发达国家的奶牛的家庭牧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家庭牧场进行对比,总结了我国家庭牧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家庭牧场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我国肉牛和奶牛的家庭牧场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4.
河南是全国小麦的第一大省,小麦总产量占全国的1/4强。全省小麦秸秆量也相当可观。近几年虽通过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的努力,秸秆饲料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麦秸饲用化工作仍然存在政策滞后、支持力度不够、利用总量低、处理设施不完备等问题。  相似文献   
75.
随着动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以及高通量组学技术的发展,畜禽育种已经从基于表型的选择方法过渡到以分子标记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为主的现代育种新策略上。生物育种是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统称,是衡量农业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包括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转基因和基因编辑育种、胚胎工程技术体系等育种手段。生物育种作为畜禽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持续推动着我国的种质资源创新。本文详细介绍了生物育种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包括不同育种方法在畜禽种质开发和遗传改良上的研究进展,探讨分析了当前畜禽育种的现状与问题,以期实现生物育种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76.
旨在利用高分辨率熔解(HRM)技术建立一种皮南牛MSTN基因C313Y突变的快速分型方法,进而统计MSTN基因C313Y突变在皮南牛群体中的突变频率,以及突变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测量并统计99头皮南牛(母牛)的体尺和体质量指标,然后分别利用Sanger测序法和HRM技术对皮南牛MSTN基因C313Y位点进行分型,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突变对体尺和体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皮南牛在3岁之后体尺和体质量指标均趋于稳定,平均体高、体斜长、胸围、尻宽、尻长和体质量分别是(127.88±3.65) cm、(154.10±6.89) cm、(181.48±8.54)cm、(46.19±2.94) cm、(50.52±2.65) cm和(471.34±53.78)kg。Sanger测序法和HRM技术对MSTN基因C313Y位点的分型结果完全一致,其中野生型(GG)、杂合型突变(GA)和纯合型突变(AA)的个体分别占8.08%、70.7%和21.21%。关联分析表明,杂合型突变(GA)和纯合型突变(AA)均能够显著提高皮南牛的体尺和体质量指标,其中纯合突变型个体和杂合突变型个体的体质量比野生型个体分别显著提高38.55%和10.32%。成功建立基于HRM的皮南牛MSTN基因C313Y位点快速分型方法,该方法对于快速组建皮南牛MSTN C313Y纯合突变群体,进而有效提高群体的体尺和体质量指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牛粪发酵细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养殖粪便进行资源化处理,尤其是将粪便堆肥发酵后变为生物肥料还田,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之前关于细菌在堆肥过程中的研究,大部分采用实验室培养、分离、鉴定的方法,由于受培养方式的限制,仅能分析粪肥中有限的细菌类别。16S r RNA基因作为生物物种的特征核酸序列,被认为是最适于细菌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研究的指标。本研究使用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牛粪自然发酵与添加益生菌剂发酵过程中细菌种群的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新鲜牛粪、自然发酵1个月、自然发酵6个月的牛粪中细菌种群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说明自然发酵过程主要依赖于新鲜牛粪中携带的细菌种群;2)添加益生菌发酵后,细菌种群明显不同于不自然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种群,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显著增加,而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显著减少,说明益生菌剂能够显著改变堆肥过程中的细菌种群。本研究对于理解牛粪堆肥过程、提高堆肥效果,以及新型堆肥益生菌剂的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发生在牛子宫内膜上的炎症,为了探索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时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本实验以患子宫内膜炎奶牛为研究对象,与正常奶牛做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患牛Ca、P显著下降,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变化;2例炎症严重的病牛,谷草转氨酶AST和磷酸激酶CK远远高于平均值,呈离群状态。这些指标变化为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利用50 mmol的NaOH溶液分别处理牛精子30 min和1 h,显微镜下发现处理30 min精子尾部缩短1/3,处理1 h精子尾完全消失,仅留精子头。为了比较2种不同结构精子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对2组不同结构精子分别实施单精子注射,比较2组精子对胚胎发育的影响,通过差异染色比较胚胎发育质量,以制动精子作为对照。结果表明:①精子头组操作成功率高于缩尾精子组(P>0.05)和制动精子组(P<0.05);②缩尾精子组的卵裂率显著高于精子头组(P<0.05)和制动精子组(P<0.05),且桑囊率也显著高于制动精子组(P<0.05);③差异染色表明,缩尾精子组胚胎的细胞数和制动精子组胚胎的细胞数均显著高于精子头组(P<0.05)。因此,利用50 mmol的NaOH处理牛精子30 min,选择缩尾精子实施单精子注射,能提高胚胎操作效率和胚胎发育质量。  相似文献   
80.
基因编辑(geneediting)是一种通过增加、减少和修饰特定位点核苷酸改变生物体DNA的技术。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得到了极大的关注,除了广泛应用于人生命科学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外,在畜牧业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文核心将从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在家畜上的运用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发展前景等方面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