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为了充分利用麦后土地及光热资源,变一年一熟为两熟,宁夏农垦科研所育出的适合麦后复种的早熟油葵品种"宁葵杂二号"已通过区级审定.经我所1991~1998年复种试验示范,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初步摸索出麦后复种油葵种植技术.为便于推广,现将栽培要点和原则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冠涛  崔乾  王亚 《现代园艺》2012,(17):39-4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园林绿化、美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使重点园林绿化工程在短时间内能够立杆见影、快速成景,达到设计的构图要求和效果,现在多采用大树移植的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大规格广玉兰的移植过程、技术方法,对其它树种的移植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随着养殖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舍内环境对畜禽生长的影响日益突出。在密闭舍饲条件下,不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其中氨气的危害最大,降低畜禽生产性能,威胁动物健康。为此开展慢性氨气应激对肉鸡血清代谢物影响的研究,从小分子物质和代谢途径方面探究氨气导致机体代谢发生的变化,为舍内氨气的合理调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96只21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氨气浓度为0 mg·kg -1,试验组氨气浓度为45 mg·kg -1。试验在人工模拟呼吸舱内进行,呼吸舱采用全自动化控制温湿度等养殖条件,采用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24h 光照,试验期为21d。在肉鸡42日龄时,从每个重复中随机抽取2只,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将血清样品预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 tandem mass spectrometer technology, GC-MS)检测代谢产物,利用质谱数据库对其进行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t-检验等,寻找差异代谢物,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1)利用 GC-MS 方法,结合质谱数据库对检测到的代谢物进行快速鉴定,在肉鸡血清中共检测到204种代谢物。将代谢组数据导入SIMCA-P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合t-检验筛选出 23种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19个,下调4个。(2)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能量代谢(乳酸、α-酮戊二酸)、氨基酸代谢(L-别苏氨酸、L-高丝氨酸、烟酰甘氨酸)、脂肪酸代谢(硬脂酸、亚麻酸、亚油酸、胆固醇)以及核苷酸代谢(次黄嘌呤、尿嘧啶、胸腺嘧啶)等。(3)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氨气应激主要影响了肉鸡血清的脂肪代谢通路,如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以及α-亚麻酸代谢。【结论】GC-MS较为全面地检测到血清的代谢物,能够准确地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同时慢性氨气应激显著影响肉鸡的血清代谢物含量,主要影响脂肪代谢通路,为阐明氨气应激影响营养代谢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旨在探讨湿筛分过程中用水量、上样量及筛分时间对猪颗粒饲料、肠道食糜及粪便平均粒径测定的影响,为猪颗粒饲料、肠道食糜及粪便粒径的测定提供参考。本研究选用标准筛孔径分别为2.0、1.0、0.5、0.25、0.106和0.072 mm套筛进行湿筛分测定平均粒径。采用3×2×2三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筛分过程中用水量设1、1.25或1.5 L;上样量分别为颗粒料7.5或10 g,回肠食糜15或30 g,粪便10或20 g;筛分时间分别为4或5 min。每种类型样品共12个处理。结果表明:1)在各层筛上物质量占比中,随用水量的增加,颗粒料、回肠食糜及粪便中1 mm以上颗粒质量占比显著下降(P0.05),可溶物质量占比显著上升(P0.05);随上样量的增加,1 mm以上颗粒质量占比显著上升(P0.05),可溶物或0.072 mm以下颗粒质量占比显著下降(P0.05);而筛分时间对各层筛筛上物质量的占比均没有显著影响。2)用水量、上样量对颗粒料、回肠食糜及粪便平均粒径的测定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筛分时间仅对食糜测定结果有显著影响(P0.05),但仅相差4μm。用水量为1 L时测定的平均粒径均显著高于1.25和1.5 L(P0.05),而1.25和1.5 L仅在粪便的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在颗粒料和回肠食糜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颗粒饲料上样量7.5~10 g,食糜上样量15~30 g,粪便上样量10~20 g时,粒径测定结果的差异均在12μm以内。综上,在测定猪颗粒饲料、食糜及粪便的粒径时,颗粒饲料上样量7.5~10 g,食糜上样量15~30 g,粪便上样量10~20 g,用水量1.25 L,筛分时间4 min获得的测定结果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讨猪仿生消化中小肠阶段主要消化酶的组成及活性对饲粮养分消化率的贡献,为仿生消化法评定猪饲粮养分的消化率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5个处理分别为胃模拟消化、胃+小肠(淀粉酶)模拟消化、胃+小肠(淀粉酶+糜蛋白酶)模拟消化、胃+小肠(淀粉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模拟消化、胃+小肠(淀粉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小肠消化4 h时补充消化酶)模拟消化,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考察各处理条件下玉米、豆粕、小麦麸及玉米-豆粕型饲粮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及总能消化率的差异和各消化酶的贡献。结果表明:1)模拟小肠液中淀粉酶、糜蛋白酶均可显著提高胃消化后玉米、豆粕、小麦麸及玉米-豆粕型饲粮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以及总能的消化率(P<0.05);胰蛋白酶可以进一步提高胃消化后豆粕、小麦麸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以及总能消化率(P<0.05);补充3种消化酶可以提高对小麦麸粗蛋白质及玉米-豆粕型饲粮干物质、粗蛋白质及总能的消化率(P<0.05)。2)小肠液中消化酶对饲粮养分消化率的贡献上,因饲粮底物的不同而异,其中淀粉酶、糜蛋白酶对总能和粗蛋白质消化率的贡献相对较高,而胰蛋白酶和补充消化酶对饲粮养分消化率的贡献虽然相对较少,但也可以引起消化率显著性差异(P<0.05)。在猪的小肠模拟消化阶段,淀粉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补充消化酶对饲粮养分的消化程度均有显著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湘西州1960—2017年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威  王亚  方韵  邵剑光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4):128-134
为掌握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湘西州气候变化特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方法]本研究以湘西州8个县(市)气象台站1960—2017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及古丈国家农业气象一级观测站的观测数据为基础,利用滑动平均、线性拟合、M-K检验、小波分析等,研究1960—2017年湘西州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结论]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升温趋势明显,1960—2017年升温0.81℃;气温的年代际变化明显,21世纪后气温明显上升;冬季、春季升温突出,夏季升温不明显;年降水量无显著趋势变化,年际波动较大;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水稻、油菜生育期明显缩短,产量下降。[结果]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布局、作物生长、产量品质等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MS营养成分对橡胶树幼态微型芽条培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明春  李玲  管艳  王亚  田海  梁国平 《热带作物学报》2016,37(10):1849-1854
为了探索基本培养基中各营养成分对橡胶树幼态微型芽条培育的影响情况,以橡胶树优良无性系‘云研73-477’花药体胚植株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MS营养成分对橡胶树幼态微型芽条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茎段为外植体培育幼态微型芽条时,MS培养基中4种营养成分对诱导率的影响均不显著;大量元素、有机成分及铁盐对繁殖系数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微量元素、有机成分及铁盐对死亡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理论上最优组合为全量大量元素+4/5微量元素+全量有机成分+全量铁盐;以茎尖为外植体培育幼态微型芽条时,培养过程中,外植体无死亡现象发生,均有新芽产生;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及铁盐对繁殖系数的影响差异极显著,而有机成分不显著,理论上最优组合为2/5大量元素+2/5微量元素+4/5有机成分+全量铁盐。  相似文献   
20.
长蛸(Octopus variabilis)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蛸科,俗称马蛸、长腿蛸、大蛸、长脚章鱼,是我国沿海蛸类中的主要经济种。长蛸分布广、生长快、养殖周期短、营养价值高,另外,由于长蛸具有补血养气、收敛生肌、催乳等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养殖品种。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大规模的捕捉,自然海区中的长蛸数量正在逐年减少,自然海区中的苗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