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汾蓖10号为材料,采用基质盆栽模拟盐胁迫条件,研究不同Na Cl浓度(0,40,80,120,160,200 mmol/L)对蓖麻种子萌发、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盐胁迫下,蓖麻种子萌发和生长良好,随着盐浓度的增高,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从生理指标分析可知,蓖麻种子在中度盐胁迫下表现出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72.
为了评价桃生长后期使用农药的安全性,以桃早熟品种‘金陵黄露’为材料,分别在桃果收获前7和14 d,按最高推荐剂量及2倍最高推荐剂量混合施用9种农药,包括4种杀虫剂 (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氯氟氰菊酯和吡虫啉) 和5种杀菌剂 (苯醚甲环唑、腈苯唑、嘧菌酯、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研究了桃果中的农药残留量变化及不同农药在桃枝、桃叶、果皮和果肉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套袋在桃生长后期阻控农药吸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桃收获前7 d,按2倍最高推荐剂量施用其中3种杀菌剂 (苯醚甲环唑、腈苯唑、嘧菌酯) 和4种杀虫剂 (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氯氟氰菊酯、吡虫啉),7种农药在桃全果中的残留量均低于中国国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MRL);而过量施用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桃全果中多菌灵残留量显著高于MRL标准,且随着施药后时间的延长,增加了多菌灵由果皮或枝叶向果肉迁移的风险。套袋处理后,桃全果中多菌灵的残留量远低于中国MRL标准,同时显著减少了桃全果中其他8种农药的残留量。9种供试农药在桃树不同组织中的分布规律一致,由高到低依次为果皮>全果>桃叶≥果肉≥桃枝。本研究表明,不同农药品种在桃生长后期消解规律存在差异,其中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超量使用会增加多菌灵在桃果中残留超标的风险,而套袋处理可减少桃果中的农药残留。该结果对去除桃果中农药残留、降低膳食摄入风险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对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桃品种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筛选影响果实品质特性的主要矿质元素,为桃果实营养功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以14个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桃果实为材料,测定了桃果实中的糖酸含量及26种矿质元素含量,应用描述性分析、冗余分析、相关性分析对桃果实中矿质元素与主要品质指标(糖酸含量)的关系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栽培的不同品种桃果实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含量均有较大差异。不同省份的桃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有显著差异且具有地方性,福建省桃果实大量元素中钾和稀土元素中铈的含量最高;湖北省桃果实大量元素中钙、微量元素中铁、铝含量最高;云南省桃果实微量元素锰、锌含量丰富,且稀土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其他省份。钾(K)显著影响桃果实的品质,其与桃果实中的奎宁酸、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抗坏血酸、山梨醇均显著正相关;镁(Mg)能显著影响桃果实中有机酸的含量,其含量与抗坏血酸、柠檬酸、草酸显著正相关,但与糖类物质无相关性;钙(Ca)与葡萄糖、果糖呈极显著正相关;钼(Mo)与酸有较强的相关性;稀土元素铕(Eu)、铒(Er)、镱(Yb)与桃果实中的糖分含量显著正相关。桃果实中的不同矿质元素对果实品质特性的影响各异,降低果实中钙、钠含量,提高果实中钾、镁和稀土元素Eu、Er、Yb含量可能是提高桃果实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4.
王亚  王春琳  詹萍萍  宋微微  母昌考  邵楚  刘帅 《水产学报》2011,35(11):1633-1639
分析了长蛸墨囊组织学及墨腺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墨囊由墨囊体、导管和墨腺3部分组成,墨囊壁和导管壁分为外膜、肌肉层、粘膜下层和粘膜层,墨囊壁与肝脏外膜紧密相连,墨囊导管开口于直肠末端近肛门处;墨腺集中在墨囊底部靠近肝脏的一侧,由粘膜上皮细胞向囊腔内增生形成,呈索状,腺体中部含丰富的结缔组织;墨腺细胞分为具有无分泌功能的A型细胞和有分泌功能的B型细胞,微绒毛分布于B型细胞的顶端;墨汁颗粒在墨腺细胞囊泡中形成,并以胞吐或细胞破碎的形式将墨汁颗粒排出.  相似文献   
75.
贮前热处理对丰水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20℃贮藏丰水梨果实为对照,研究了35℃-24 h、35℃-36 h、40℃-12 h、40℃-24 h、40℃- 36 h、45℃-12 h热空气处理对丰水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热空气处理有效减轻了丰水梨果实腐烂,抑制了呼吸作用,延缓了果实软化和品质劣变;同时发现丰水梨对热较敏感,易受热伤害(果心褐变)。综合分析,所有处理中以35℃-36 h热空气处理丰水梨果实的贮藏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76.
综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聚合主效R基因Pigm和非R基因bsr-d1,以改良优良食味水稻品种水晶3号的稻瘟病抗性。首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以Bsr-d1为靶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晶3号,筛选获得无T-DNA元件的bsr-d1纯合突变体,包括T插入、G插入、GA缺失、CGCA缺失和CGCAGA缺失5种突变类型。以无T-DNA成分的bsr-d1纯合突变体为母本、以携带Pigm基因的金玉1号为父本杂交、回交、自交,并利用分子育种芯片同时进行Pigm基因和背景辅助选择,最终获得抗病基因(同时携带bsr-d1和Pigm基因)纯合,且背景回复率均在96%以上的水晶3号改良株系(SJ3-G1、SJ3-G2、SJ3-G3、SJ3-G4、SJ3-G5)。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各改良株系对稻瘟病生理小种GUY11的叶瘟抗性与野生型相比均显著提高;接种稻瘟病菌后,改良株系叶片中POD活性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H2O2含量则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基因芯...  相似文献   
77.
为准确评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比研究不同DBP污染方式[高剂量(20 mg/kg)单次污染处理(S处理)、低剂量(1 mg/kg)累积污染(每7 d污染1次,连续污染20次)处理(R处理)、CK(无污染母土)]对DBP降解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对不同DBP污染方式的响应较不敏感;2种污染方式均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β多样性,S处理对红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R处理对黄棕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在2种污染方式处理下,红壤、黄棕壤中部分具有氮素转化、有机物分解、拮抗病原菌和植物促生等重要功能的细菌群落产生了显著扰动;此外,2种污染方式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对DBP的降解能力,与S处理相比,R处理的红壤、黄棕壤中DBP的降解半衰期分别缩短了77.18%、28.57%,表明低剂量累积污染处理方式对土壤中DBP的降解有更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测定痕量铜的方法。[方法]在NH3-NH4Cl缓冲溶液(pH值9.76)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共同存在的条件下,Cu2+对H2O2氧化硫堇的褪色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双表面活性剂增敏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4~0.480μg/ml,检出限为2.50×10-3μg/ml,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2.05 kJ/mol。[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水样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79.
80.
在我国国内旅游事业不断发展繁荣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也迎来了崭新的发展局面,而以茶文化休闲观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开始为更多人所关注,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在休闲观光茶园景观方面,也需要依托旅游发展规划与特点展开设计,以最大限度凸显"茶"的主题与特色为原则,注重游客体验,营造和谐、自然的茶文化氛围,促进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为乡村旅游新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本文以乡村旅游中休闲观光茶园的景观设计为内容,进行几方面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