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4篇
  11篇
综合类   151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相继发生死亡率较高的动物疫病,给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据有关报道,目前全国猪、牛、羊、禽死亡率分别达到8%、1%、4%、18%,每年因发病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250亿元,约相当于畜牧业总产值的2.5%~3.1%.农民人均损失25~35元。动物疫病正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畜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力的发挥。笔者经过长期调查、思考和查阅相关资料认为不科学的饲养方式、管理方式、检疫手段等人为因素是造成疫病发生与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2.
生物肥对氯嘧磺隆残留的降解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具有降解氯嘧磺隆残留和作物增产效果的优质生物肥, 采用田间小区模拟试验, 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嘧磺隆施用下, 3种生物肥对氯嘧磺隆残留的降解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供试的农大生物菌剂、世绿环保生物肥和农大生物肥对施用量分别为3 μg·kg-1和6 μg·kg-1的氯嘧磺隆残留均有降解作用, 对施用量为6 μg·kg-1的氯嘧磺隆残留的降解率分别为61.5%、58.3%和62.7%, 比自然降解率分别高17.8%、14.6%和19.0%。土壤中氯嘧磺隆施用量为0.03 μg·kg-1时即对水稻株高、穗长、结实率和产量性状产生明显影响, 氯嘧磺隆施用量越大药害影响越显著。3种供试生物肥均可解除0.03 μg·kg-1氯嘧磺隆的残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但随氯嘧磺隆施用量的增加, 供试生物肥虽可减轻药害影响, 但不能完全解除残留药害。农大生物菌剂和农大生物肥解除氯嘧磺隆残留药害能力高于世绿环保生物肥。田间氯嘧磺隆的施用量小于0.03 μg·kg-1时, 施用供试的3种生物肥均可保证水稻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73.
1病原 本病的病原是无浆体,过去称边虫.位于红细胞里.以二分裂法繁殖并形成一个内含物,内含物中的初体再进入新的红细胞繁殖,初体是实际的寄生体,从而破坏红细胞,造成贫血。初体经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本病宿主为反刍兽,以牛、山羊、绵羊为主,鹿也能感染发病,病畜及带菌者均是传染源。  相似文献   
74.
九稻39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育成的水稻品种,2003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对九稻39号遗传背景、产量结构等特性的分析,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综合性状突出等优异特点,同时介绍了品种的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5.
两种克伦特罗ELISA试剂盒的比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意大利Tecna公司和德国r-B iopharm公司的克伦特罗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检测猪尿样和猪肝样品,并对两者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斜率和B/B0抑制浓度、板内和板间变异系数、阳性检出率、回收率等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当阳性判定阈值设定在1.0~5.0 ng/mL范围时,2种试剂盒均能满足分析要求,对尿样检测Tecna试剂盒比r-B iopharm试剂盒的检测时间要短;但在检测低浓度克伦特罗的尿样时,r-B iop-harm试剂盒更好,对肝样检测Tecna试剂盒有优势。  相似文献   
76.
以玉米粉为成型剂的稚蚕人工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崔为正  王伟东 《蚕业科学》1998,24(4):210-214
玉米粉作为家蚕人工饲料成型剂,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和保水性能,并具有促进蚕儿摄食和生长发育的作用。稚蚕人工饲料中添加40%左右的玉米粉,取代琼脂、淀粉等传统成型剂。以玉米粉为成型剂的稚蚕人工饲料新配方,饲料成本不到普通琼脂饲料的30%,茧丝质近似全龄桑叶育水平。  相似文献   
77.
78.
地被菊新品种"丹菲"是通过多父本自然杂交,选取优良单株而获得的地被菊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呈半圆形;花红色,花芯黄色,花径4.8cm,平均花瓣数82枚,单株花数300~400朵;花期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抗寒性强、耐瘠薄、耐粗放管理,群体观赏效果好,是北方露地理想的地被观赏花卉。  相似文献   
79.
大豆多年连作,产量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讷河市通过应用综合农艺措施,有效的减缓了大豆因连作造成减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80.
通过从GenBank中搜集产甲烷菌,探讨产甲烷菌的地域分布特征。目前,收集到的甲烷杆菌纲,甲烷球菌纲和甲烷火菌纲产甲烷菌16S rRNA序列235条,相似性分析后剩余191条。综合分析产甲烷菌16S rRNA的全长、前段、中段和后段的系统进化树可发现,全球不同地域来源的产甲烷菌的分布有一定的特征,甲烷球菌纲的产甲烷菌多来源于海洋沉积物,甲烷微菌纲和甲烷杆菌纲的来源比较广泛,但也有一定的偏好性,沉淀物和动物来源的产甲烷菌具有明显差别,而同为淡水、油田或是稻田的产甲烷菌的相似性却较高。基于此推测产甲烷菌的起源可能是多源的,环境可能作为进化压力在产甲烷菌的长期进化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