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02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26篇
  16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6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81.
陈逸凡  云岚  艾芊  李楠  姚娜  任晓敏  石凤翎 《草地学报》2023,(10):3203-3211
为探求不同混播组合和混播比例对盐碱土壤的影响,筛选最适合海流图盐碱地的混播方式,本研究以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分别与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缘毛雀麦(Bromus ciliatus)和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混播建植草地,连续三年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pH,结果表明,建植混播草地对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积累都有显著促进作用,降低土壤pH效果显著。苜蓿与新麦草混播最有利于土壤速效钾的积累,苜蓿与缘毛雀麦混播最有利于土壤有机质、氮素、速效磷的积累,苜蓿与长穗偃麦草混播降低土壤pH效果最显著。对于该地区同类型盐碱地综合改良效果而言,短期以苜蓿-长穗偃麦草1∶2混播土壤改良效果最好,长期以苜蓿-缘毛雀麦1∶2混播土壤改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82.
为探索选育高异黄酮含量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新种质材料的可行途径,本研究测定和林格尔县实验地中300株红三叶地上部分的异黄酮含量,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将不同异黄酮含量红三叶聚类为4个类群(T1~T4),同时对4个红三叶类群进行形态特征进行观测,以及对各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00株红三叶异黄酮含量介于15.65~34.16 mg·g-1,平均含量为24.88 mg·g-1。不同异黄酮含量的红三叶类群在形态特征、农艺性状、草产量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高异黄酮含量红三叶群体占300株的18.67%,平均含量为29.61 mg·g-1,具有绝对株高和自然株高差值大于15 cm(平卧型)和叶片面积小于350 mm2的形态特征;同时绝对株高、草产量也显著更高(P<0.05)。本研究为红三叶高产优质栽培和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3.
对含不同长度预制裂纹的压实黏土试样开展Ⅰ型断裂试验,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从宏细观角度分析了Ⅰ型加载模式下土体的断裂机制,包括荷载-位移曲线、临界断裂韧度JIC、水平位移场等,结果表明:土体破坏模式与预制裂纹长度无关,荷载-位移曲线可分为压密阶段、线性变化阶段和破坏阶段;随着预制裂纹长度增大,试样临界断裂韧度JIC呈线性递减;随着荷载增大,预制裂纹尖端处的局部变形增大,水平位移等值线逐渐汇集。引入细观分析指标-水平应变密度DE,得出水平应变密度DE随着预制裂纹长度增大逐渐降低,与临界断裂韧度JIC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484.
为探究龙门山断裂带工程堆积体典型生态修复措施下土壤侵蚀产沙和水动力的时间变化特征,并筛选出水土保持效益最佳的生态修复措施,该研究以成兰铁路杨家坪隧道2号横洞弃渣场为研究对象,选取该区典型的生态修复植物(苜蓿(Medicago sativa)、燕麦(Avena sativ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生态修复材料(羊粪、PVAc(聚醋酸乙烯酯,Polyvinyl Acetate))进行交互搭配,利用模拟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工程堆积体坡面的径流含沙量和水动力学参数(径流流态、径流流速、径流阻力系数和径流功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试验条件下,工程堆积体坡面径流含沙量随冲刷时间的增加呈前期波动变化,后期逐渐稳定的趋势;径流流态始终处于紊流状态,径流流速、径流功率随冲刷时间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于稳定的趋势,径流阻力系数则呈逐渐减小-趋于稳定的趋势;2)各生态修复措施在放水冲刷试验初始阶段的减沙效应最大,且苜蓿、燕麦、燕麦+PVAc和刺槐+苜蓿+羊粪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径流阻力系数,降低径流流速和径流功率(P≤0.05);3)在工程堆积体生态修复1~2 a后,草本层的水土保持效果最优,乔木的保土效应难以得到有效体现,羊粪和PVAc等的添加并不能发挥有效的增幅效果。该研究区工程堆积体在生态修复初期宜采用黄壤+紫苜蓿、黄壤+燕麦的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485.
同一种树木,长在密林中和长在林外,树形非常不同。通过理论分析提出树冠枝系构型的化感塑造作用,认为枝叶释放挥发性化感物质,抑制叶芽萌发,压弯树干和冠底层侧枝,从而清理树冠内膛、自然修剪侧枝,改善树冠形态,适应林内林外生境,对树冠所在光照空间的利用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486.
注意到一些奇树,其部分乃至半数异于另外部分,如此出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网上调查发现,各地常见奇树报道,千奇百怪,甚至早在唐代就被记录在案。应用构件理论,总结认为这些奇树可以概括为构件罕杂现象,即异质构件罕见性地杂合。进而结合文献调研,认为构件杂合是现象,本质则是异质组织嵌合,其植株即为嵌合体。总之,认清本质,奇树之奇就成奇美。  相似文献   
487.
自然保护常被混同为生态保护或资源保护,导致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出现偏差。为厘清自然保护概念,首先简述德国、美国和中国自然保护思想的发展史,其中以美国超验主义自然观理论探索为主;其次阐述中国古代仁道自然观,以及中国特有的比类取象、思想体验认知方法,把自然保护区比类为“一亩三分地”,进一步体验自然保护的本质;最后综述人类世概念,并在人类世霸权期视野下考察自然保护区的意义。认为自然保护区的实质就是屏蔽人类干涉、干扰及窥探,放任自然,以便自然响应当下的生态危机,与人类应对危机一起播种未来。  相似文献   
488.
任晓敏  云岚  李珍  艾芊  赵乔  石凤翎 《草地学报》2023,(11):3289-3298
分蘖数是影响新麦草饲草和种子产量的关键因素,其关键基因CKX4的克隆及表达分析可为新麦草产量的提高奠定基础。研究克隆了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Fisch.) Nevski)CKX4基因全长序列,对新麦草及其近缘物种的CKX4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多分蘖和少分蘖新麦草不同组织为材料,采用qRT-PCR及RNA-Seq方法研究CKX4的相对表达量;利用烟草瞬时转染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CKX4-YFP的表达情况及CKX4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克隆的新麦草CKX4基因全长为1 596 bp, 11个近缘物种的CKX4均有相同的结构域;系统发育树显示新麦草与小麦等麦类作物的亲缘关系最近;CKX4蛋白存在GHS组氨酸残基和Leu(亮氨酸)残基的功能位点;CKX4基因在少分蘖材料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多分蘖材料;亚细胞定位显示CKX4定位于细胞内。新麦草CKX4蛋白在调控新麦草生长发育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将为新麦草产量性状精准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89.
为探究花苜蓿(Medicago ruthenica L.)种子特征及萌发特性,本研究以21份不同种源野生花苜蓿种子为材料,对其发芽率、发芽势、硬实率、单荚粒数、千粒重等指标进行测定,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种源花苜蓿材料进行分析,以综合评价其种子质量。结果表明,不同种源花苜蓿种子特征及萌发特性均存在一定差异,千粒重为1.84~3.50 g,单荚粒数为1.95~3.55个,发芽率为69.33%~97.33%,发芽势为41.33%~92.67%,硬实率为88.00%~98.67%。相关性分析表明发芽率与种子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发芽势与千粒重、种子厚度、经度、纬度均显著相关关系(P<0.05),与种子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千粒重与种子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种子长度、宽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12号材料种子平均隶属值达0.79,排名第一,质量最好;21号材料种子平均隶属值仅达0.27,质量最差。  相似文献   
490.
本研究探讨了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生理特性在不同贮藏年限下的变化情况,以期为白三叶种质资源保存和田间生产提供参考。试验以贮藏0~5a的白三叶种子为材料,研究其萌发特性、幼苗生长情况、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及呼吸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白三叶种子的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整体上随贮藏年限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贮藏1a时达到最大值;随贮藏年限的增加,种子相对电导率逐渐上升,抗氧化酶和呼吸关键酶活性逐渐下降。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分析可知,贮藏0,1a的种子其种用价值较高。本研究结果将为白三叶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