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把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领域,并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地域差异变化较大,综合指数南部地区大,北部地区偏小,且大部分地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体系控制层指数分析发现:土地投入区域差异较大,土地再循环指数偏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经济社会效益的取得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病例诊断结果表明:各个地区障碍因素的影响程度差别比较大,按障碍因素的障碍度排序可以分为7个类别.各地区可以根据评价以及诊断结果因地制宜,切实做到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2.
本研究对来自新疆和甘肃9个甘草属杂交区物种的形态分类性状进行数值分类分析,以区别和鉴定不同杂交区的亲本种组成及杂交类型,为药用甘草种质资源利用和杂交物种形成研究奠定形态分类学基础。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对形态学特征及数据进行记录和测量;数值化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具有分类价值的主要特征性状;通过R聚类对29个性状进行分类;通过OTU散点和Q聚类对不同杂交区的亲本种及其杂交类型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在前3个主成分中果荚膨胀度(LeI)、小叶数上限(ULF)、小叶数下限(LLF)、果荚被腺体毛(LeG)、复叶长(CLL)、每荚含种子数(LePS)、复叶轴长(CRL)、小叶叶缘(LM)、果穗长/果穗宽(EL/EW)、果穗长(EL)、小叶长/小叶宽(LL/LW)、小叶宽(LW)的绝对权重值均在0.7以上,这12个性状在甘草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29个性状被归为2类:A类主要为叶片和果穗相关的性状;B类主要为果荚和复叶相关的性状,两类性状间的相关系数皆为1,表明这些性状相伴发生,具有很高的相关性。344份材料被分为A类胀果甘草;B类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的杂交类型;C类乌拉尔甘草;D类光果甘草;E类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的杂交类型。A类胀果甘草包括新疆阿拉尔、库尔勒和甘肃瓜州、民勤的胀果甘草,聚为一支,表明胀果甘草的不同居群遗传分化较小,形态特征不存在地域分布差异;C类甘肃民勤、张掖和新疆库尔勒、焉耆、博湖的乌拉尔甘草,分别被聚为两支,表明乌拉尔甘草出现种内遗传分化,甘肃和新疆不同分布区存在明显地域差异;D类光果甘草包括新疆阿拉尔的密腺甘草和光果甘草,支持密腺甘草为光果甘草的变种。9个自然杂交区类型分为3种:新疆阿拉尔、吐鲁番为胀果甘草与光果甘草的种间杂交区;新疆焉耆、库尔勒和甘肃瓜州为胀果甘草与乌拉尔甘草的种间杂交区;鄯善为胀果甘草、光果甘草及乌拉尔甘草的混合杂交区。所有杂交区的杂交类型均具有不同的种间镶嵌式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13.
大蒜素是从大蒜中提取的天然产物,其生物活性高,具有抑制细菌滋生、抵抗氧化应激和加强机体免疫力等生理功能,可作为抗生素替代物应用到动物生产。本文主要综述了大蒜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大蒜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4.
为阐明苏云金芽孢杆菌鲇泽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Aizawai Bonnefoi et de Barjac)和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 Yu, Zhang and He)分别对冷杉梢斑螟(Dioryctria abietella)老熟幼虫的杀虫效果及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冷杉梢斑螟老熟幼虫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菌浓度苏云金芽孢杆菌鲇泽亚种浸泡的饲料饲喂冷杉梢斑螟老熟幼虫,和接入不同数量中华甲虫蒲螨到冷杉梢斑螟老熟幼虫上,测定两者分别对梢斑螟死亡率以及相应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苏云金芽孢杆菌鲇泽亚种作用于冷杉梢斑螟致死率高达100%,致死中浓度为6 584.065菌落/mL。冷杉梢斑螟老熟幼虫在取食不同菌浓度苏云金芽孢杆菌鲇泽亚种后,对解毒酶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均有激活作用;对羧酸酯酶有抑制作用;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随苏云金芽孢杆菌鲇泽亚种菌浓度的升高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表现出逐渐抑制的作用。中华甲虫蒲螨寄生冷杉梢斑螟,致死率高达90%,半数致死数量为27.454头。中华甲虫蒲螨处理对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