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为了探讨枝孢霉属的系统发育情况,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域(ITS)通用引物,PCR扩增3株来自不同地方的黄瓜黑星病菌核糖体基因的ITS序列,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株黄瓜黑星病菌之间同源性为100%,ITS全长463bp,其中ITS1长154bp,5.8S rDNA长159bp,ITS2长150bp,各碱基的个数分别为G 119个、C 118个、A 120个、T 106个,GC含量为51.2%。利用MEGA4软件中的NJ法和ME法,对3个样品序列以及GenBank中登陆的枝孢霉属其他25个种构建ITS聚类分析树状图,NJ法和ME法构建的结果基本相同,枝孢霉属可以分为5个聚类组,所测的3个样品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在一个聚类组中。  相似文献   
42.
试验旨在研究朗德鹅填饲形成肥肝及恢复后其体重、肝脏重、腹脂重、常规营养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中与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为进一步阐明鹅肥肝的恢复或保护机制提供依据。将18只70日龄朗德鹅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组1为对照组,用玉米饲料进行常规饲喂;组2为填饲组,填饲玉米饲料19 d;组3为填饲19 d后再用玉米饲料常规饲养20 d进行肝脏恢复。结果显示,与组2相比,组3鹅体重、肝脏重均极显著降低(P<0.01),而腹脂重下降不显著(P>0.05);与组2相比,组3肝脏水分、灰分和粗蛋白质均显著上升(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但与组1相比,除水分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组2相比,组3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与组2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但与组1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组2相比,组3肝脏中脂肪酸脱氢酶(FADS1)、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和细胞色素P450 2C45(CYP2C45)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但与组1相比均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从不同层面揭示了鹅肥肝的可逆性,为深入研究鹅肥肝的恢复或保护机制,促进动物脂肪肝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铅和镉联合暴露后蛋鸡各组织器官中铅和镉的残留规律。[方法]将120只40周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饮用纯净水,Cd暴露组在饮水中添加50 mg/L Cd,Pb暴露组在饮水中添加100 mg/L Pb,Pb+Cd暴露组在饮水中添加100 mg/L Pb和50 mg/L Cd,探讨蛋鸡各组织器官中铅和镉的残留规律。[结果]与Cd暴露组相比,Pb+Cd暴露组除肾脏外各组织中的镉含量均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Cd暴露组肾脏中镉含量显著高于Pb+Cd暴露组。与Pb暴露组相比,Pb+Cd暴露组胸肌和肾脏中铅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腿肌、心脏、脾脏中铅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脏和肌胃中铅含量则基本相当。与对照组相比,Pb暴露组各组织中的镉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Cd暴露组蛋鸡各组织中铅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铅和镉在家禽体内沉积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该研究可为促进禽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4.
为了研究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绵羊抗氧化机能的影响,选取4月龄健康杜寒杂一代绵羊60只,按照"体况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分别设为公羊对照组(标准日粮)、公羊试验组(标准日粮+中草药复合添加剂)、母羊对照组(标准日粮)、母羊试验组(标准日粮+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在试验第15,30,45天,分别测定各组绵羊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表明,在试验15,30,45 d时,公羊对照组血清中的T-SOD,MDA,T-AOC的变化差异均不显著(P0.05),母羊对照组血清中的T-SOD,MDA,T-AOC的变化规律与公羊对照组相同,且公羊、母羊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公羊试验组T-SOD,MDA,T-AOC的变化规律同母羊试验组,且公羊、母羊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T-SOD,T-AOC的活性随试验天数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MDA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但30 d与45 d各指标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在标准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复合添加剂能够增强绵羊的抗氧化机能,且与性别无关。研究结果可为该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在绵羊育肥中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5.
秸秆配施氮肥还田对水稻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秸秆还田时间及配施氮肥比例对水稻土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培育水稻土肥力和稳定稻田生态系统功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2个秸秆还田时间(WS,冬季还田;SS,春季还田)和4个氮肥配施量(N0,秸秆还田,试验期内全程不添加矿质氮;NB,常规施肥,还田时不添加矿质氮;N30B,秸秆还田时添加早稻基肥用量的30%矿质氮;N60B,秸秆还田时添加早稻基肥用量的60%矿质氮)。研究结果表明:1冬季秸秆翻耕还田能增加冬闲期6种与土壤碳周转相关酶(β-葡萄糖苷酶、β-纤维二糖苷酶、β-木糖苷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冬闲期冬季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酶活性均高于春季还田,生育期内冬季秸秆翻耕还田措施对土壤β-葡糖苷酶和过氧化物酶有增加作用;2秸秆还田并配施氮肥措施显著地增加冬闲期和生育期β-纤维二糖苷酶的活性,但配施氮肥的3个比例间土壤酶活性并无显著差异;3除多酚氧化酶外,其他5种酶均与其有机碳投入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冬季秸秆还田及配施氮肥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控与碳周转相关的土壤酶活性,对推广冬闲期秸秆翻耕还田及保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组分-Ⅳ(LBP-Ⅳ)对对氧磷(PARA)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EVAPVR)和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试验对象,以PARA为损伤药物,以LBP-Ⅳ为保护药,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RR)、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ECMP)及细胞培养液生化指标。[结果]LBP-Ⅳ剂量依赖性(0.1、1、10mg/ml)地显著减轻了PARA(3.63μmol/l)对血管EDRR的抑制作用,降低了ECMP的增加,保护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阻滞了丙二醛(MDA)浓度的升高以及一氧化氮(NO)浓度的降低(P〈0.05)。[结论]LBP-Ⅳ对PARA所致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BP-Ⅳ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7.
宁夏奶牛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回汉群众历来就有饲养牛的传统和经验,且具有发展奶牛的自然资源和奶畜资源优势及消费习惯。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十五大报告中“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精神,于1998年初制订了《1998年-2002年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把奶牛作为宁夏农业产业化中一项优势支柱产业,确定了目标,明确了任务,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8.
49.
外源基因在苹果转基因植株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继代培养13年的转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基因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苹果嘎拉、王林、乔纳金和富士组培苗及田间定植6~8年的转基因植株为试材,应用卡那霉素筛选和PCR扩增分析对外源基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57个苹果转基因株系组培苗中均可检测出CpTI特异基因片断;转化株系在添加50mg/L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正常。田间株系PCR检测结果表明,转入的外源CpTI基因在所测株系的叶片、花粉及大部分根系中稳定存在,有极少数株系的根系中未检测到特异表达条带。结果说明外源基因可以在转基因植株中稳定存在,但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有可能会丢失。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