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德国奶牛业不仅在国内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欧洲也是名列前茅,饲养奶牛数量在欧洲排在第一位。德国在发展奶牛业上,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2.
弓形虫病又叫弓形体病或毒浆原虫病,是由原生动物的一种单细胞的弓形虫寄生于细胞内引起的疾病.该病为人畜共患病.病猪发热、废食,呼吸困难、流鼻涕、咳嗽;精神不振,全身震颤,排粪困难;母猪发生死胎,流产,胎儿畸形.猪一旦感染弓形虫,危害相当严重,对养猪生产,食肉卫生和人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5月6日间集安市发生两例猪弓形虫病,经过确诊,对症治疗,均已痊愈.  相似文献   
13.
14.
选用1日龄AA肉仔鸡9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多不饱和脂肪酸(0、150、2503、50 mg/kg PUFA)对肉鸡肠道内环境的影响。试验期为35 d:1~7日龄为预试期,饲喂基础日粮8;日龄进入正式期,于肉鸡28日龄和42日龄每个处理分别抽取5只鸡进行屠宰试验,测定消化道中pH和消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肉鸡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PUFA,与对照组相比,能够降低消化道pH值,提高肉鸡各肠段消化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改善肠道环境;尤其在250 mg/kg添加量下对各肠段脂肪酶的活性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肉鸡日粮中添加PUFA具有优化肉鸡肠道环境的作用,其最适添加水平为250 mg/kg。  相似文献   
15.
以取自山东省内草捆、草粉、草颗粒和青贮饲料4大类饲草产品为材料,通过滤袋法测定样品流失重量比率、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研究了不同粉碎细度(9目、18目和40目)和不同孔径的聚酯布、尼龙布、无纺布滤袋处理对饲草中NDF和ADF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粉碎细度处理对F58滤袋内样品重量流失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变化范围为1.37%~1.86%;对NDF含量影响显著,40目处理显著低于9目处理(P<0.05),与18目处理差异不显著。ADF含量在各粉碎细度处理间变化不明显,10个样品中有6个样品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滤袋试验结果表明,CAU滤袋测定样品NDF和ADF含量与F58滤袋差异不显著,而其它滤袋处理的测定值均与F58滤袋差异显著(P<0.05),聚酯布和尼龙布滤袋在ADF测定中出现封口内缘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16.
选4月龄波尔山羊母羊25只,按平均体重分成5组,每组5只,试验分2个能量水平组和3个蛋白质水平组.研究波尔山羊生长期能量、蛋白质营养需要量,确定在山东省饲养环境和饲料条件下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供给量.结果表明:生长期波尔山羊母羊维持消化能需要量为:0.714 MJ/(kg W0.75·d);生产需要为:每千克活体增重需要的消化能:33.405 MJ;维持可消化蛋白质需要:6.04 g/(kg W0.75·d);生产需要:每克活体增重需要0.49 g的可消化蛋白质.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玉米的主要营养器官为对象,通过测定植株主要营养器官(茎杆、叶片、叶鞘)的物理性状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研究不同收获期植株剪切力和饲料营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叶鞘和茎秆的剪切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加,适口性和饲料营养特性逐渐降低。玉米植株在乳熟期和蜡熟期收获,适口性和营养成分含量最佳,同时在乳熟期收获更优于蜡熟期。  相似文献   
18.
1病因 黄牛由于采食大量的易发酵的青绿饲料而在瘤胃内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致使瘤胃急剧臌胀、胃壁急剧扩张所引起的一种反刍和嗳气障碍疾病。  相似文献   
19.
<正>德国奶牛业不仅在国内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欧洲也是名列前茅,饲养奶牛数量在欧洲排在第一位。德国在发展奶牛业上,特色鲜明。1适度规模德国奶牛场一般存栏成年母牛250~300头,每个牛场饲养奶牛数量不是很多,规模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20.
玉米植株剪切力与其饲料特性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玉米生长后期植株剪切力和饲料营养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相互关系。【方法】选择3个玉米品种,从播种后第78天开始,每隔5 d,分7个时期(每期每个品种选24株)测定植株主要营养器官(茎秆、叶片、叶鞘)的剪切力、线性密度、营养成分含量;分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测定三大营养器官营养成分的48 h瘤胃降解率。【结果】随着玉米的生长,茎秆剪切力和线性密度线性增加,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叶鞘剪切力线性增加(P<0.05),叶鞘和叶片线性密度线性降低(P<0.01),品种间无差异(P>0.05)。叶鞘、茎秆的剪切力与线性密度相关显著(P<0.05)。在鲜样基础上,茎秆、叶鞘中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和总能(GE)线性增加,茎秆中粗蛋白(CP)含量呈线性降低,不同品种间有差异(P<0.05);叶片中DM、OM、NDF和ADF含量逐渐增大(P<0.05),品种间无差异(P<0.05);叶鞘、茎秆的剪切力与营养成分相关显著(P<0.05)。所测定营养物质的48 h瘤胃降解率,不同器官之间差异显著,结果为叶片>叶鞘>茎秆(P<0.05)。叶鞘的剪切力与营养成分降解率相关显著(P<0.05)。【结论】玉米生长后期(播种后78-108 d)剪切力、营养成分和养分降解率呈动态变化;植株剪切力与其饲料特性存在相关关系,选用剪切力预测植株营养成分含量和利用率,需根据植株的不同器官和具体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