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5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明确河南地区血清6型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试验从发病猪的肺脏、心血、关节液等病料中分离、纯化副猪嗜血杆菌,并对分离纯化的副猪嗜血杆菌进行PCR鉴定,同时进行血清型分型、致病性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肺脏中分离得到一株血清6型副猪嗜血杆菌,该菌株携带有vta1、vta2、vta3、wza、ompP2、nanH、cdtA、cdtC、espP2 9种主要毒力基因;对保育仔猪表现出轻微的致病性;对头孢噻呋、头孢他啶、阿莫西林等16种抗生素敏感,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卡那霉素等8种抗生素耐药。说明分离得到的血清6型副猪嗜血杆菌毒力较弱,对大多数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42.
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PCP)又称坏死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炎为主要特征。各种年龄、性别的猪对本病均易感,急性者死亡率高,慢性者常能耐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有15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没有或仅有较弱的交叉保护作用,这给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诊断防治和免疫预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建立一种快速血清型分子鉴定方法尤为重要。为了快速、简便的建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分子鉴定的方法,本研究所从临床发病疑似病例猪肺脏和气管中分离到的放线杆菌,首先经过血清型鉴定,确定部分血清型为2型,为了确定血清型鉴定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子鉴定的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分离到的11株菌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2型。这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分子鉴定及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今后临床血清型定型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43.
为筛选对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重耐药菌株有较好抑菌作用的中草药。挑选了穿心莲、黄芩、苦参、白头翁、芒果叶和百里香6种中草药,采用水提取和65%乙醇提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单剂中草药的提取液,然后浓缩至含原生药物1g/mL。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这6种中草药对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ocidal concentration, MBC)。以筛选出体外抑菌效果较好的中草药。结果表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重耐药菌株抑菌圈最大的是百里香和芒果叶,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0 mm和35 mm.,其次为白头翁、黄芩、穿心莲和苦参,其抑菌圈直径在8~16 mm。百里香、芒果叶、白头翁、黄芩、穿心莲和苦参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198 mg/mL、0.198 mg/mL、0.396 mg/mL、0.396 mg/mL、25 mg/mL和25 mg/mL。百里香、芒果叶、白头翁、黄芩、穿心莲和苦参的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0.396 mg/mL、0.396 mg/mL、0.792 mg/mL、0.792 mg/mL、50 mg/mL和50 mg/mL。说明除穿心莲和苦参外,其余4种中草药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重耐药菌株有很多好的抑菌和杀菌效果,其中百里香和芒果叶效果最佳。本结果为由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重耐药菌引起的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和治疗奠定了基础,为开发中草药相关无抗产品以及防治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河南地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血清7型流行菌株的毒力及耐药情况。【方法】以Hps血清7型参考菌株为对照,对6株Hps血清7型临床分离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序列分析、毒力基因检测、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研究。【结果】16S rRNA基因测序及相似性比对结果显示,菌株1436与参考菌株0007相似性为100%,菌株1565、1624与参考菌株0007相似性均为98.6%。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菌株1436与参考菌株0007亲缘关系最近;菌株1624与参考菌株0007亲缘关系最远。6株临床菌株与参考菌株表现为2种毒力基因型,菌株均携带有vta1、vta2、vta3、wzananHcdtAcdtBcdtCespP2毒力基因,其中5株临床菌株还携带ompP2毒力基因。豚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临床菌株毒力较参考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强,参考菌株不能感染豚鼠发病,未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临床菌株可感染豚鼠发病,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发病率为20%~40%,死亡率为0。参考菌株和临床菌株均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噻呋敏感,对强力霉素、氟苯尼考中介,对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红霉素、替米考星等耐药,且均表现出多重耐药现象。【结论】Hps血清7型临床菌株有一定的致病性,但毒力较弱,对头孢类药物敏感,有明显的多重耐药现象,临床上应注意对该血清型的防控。本研究为Hps血清7型流行病学、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为Hps血清7型的临床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猪病的危害越来越大,新病不断出现,老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发病情况日趋复杂,混合感染普遍存在,控制难度越来越大,由此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笔者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猪群中存在免疫抑制性因素,导致群体免疫力和健康水平下降,使猪群对疾病的易感性提高.免疫抑制性疾病一般由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引起,是导致机体免疫系统损伤、免疫功能降低的多种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的总称.目前普遍认为导致猪免疫抑制的因素主要有:病原微生物、营养、应激、化学物质和药物、霉菌毒素、免疫接种等.现就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因素及防治措施作一综述,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6.
河南省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河南省猪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情况,本试验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从河南省猪场采集的各种组织病料进行猪链球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PCR鉴定,并进行了血清群的分群鉴定和血清型的分型鉴定,对其中的2型猪链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共鉴定出189株猪链球菌,流行的猪链球菌的血清群主要以D群为主,其次是G群和C群;优势的血清型是2型、7型、9型和1型。其中87株为2型猪链球菌,超过90%的2型菌株对β-内酰胺类(青霉素G、阿莫西林和头孢菌素类)、氯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敏感,超过40%的2型菌株对多西环素、四环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克林霉素、链霉素、米诺环素产生耐药性。以上结果为指导猪场使用敏感药物及时控制疫情、选择血清型相符的疫苗进行预防及减少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
兔出血症病毒对人类红细胞的血凝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兔出血症病毒标准毒株与人类各型红细胞进行血球凝集反应(HA)。结果表明,兔出血症病毒能凝集人类各型红细胞,且对“O”型、“B”型和“AB”型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快而强烈,HA效价很高(5×213 ~5×215);而对“A”型红细胞的凝集反应慢而弱,HA效价很低(5×21)。据此认为,除“A”型红细胞外,其它3 种血型的红细胞均可用于兔出血症的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48.
1.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郑州市西郊某兔场于1998年3月底从浙江引进40只青年肉种兔 ,引进后仅注射了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 ,4月初开始发病。发病初期 ,个别兔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常俯卧不动 ,后出现打喷嚏、咳嗽 ,从鼻腔中流浆液性分泌物。发病后期 ,机体消瘦被毛凌乱不洁 ,从鼻腔中流出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呼吸困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 ,病兔不断增多 ,先后发病20多只 ,死亡6只。发病期间 ,注射青、链霉素无效。2.剖检变化剖检最新死亡兔2只和症状严重病兔3只 ,剖检结果如下 :鼻腔粘膜充血 ,有许多浆液性或粘液性分…  相似文献   
49.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并以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的病毒性疾病。其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对鸡的危害很大。早在70年代初,就研制成功了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有效地控制了鸡的MD。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引起M...  相似文献   
50.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是由多种病因(病毒、细菌、寄生虫、中毒、环境应激和猪体免疫力低下等)引起的猪呼吸障碍性疾病的总称。近年来,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日益严重,主要多见于断奶仔猪、哺乳仔猪及刚进入育成舍的猪只。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尤以冬、春季节多发,发病率可达30%~50%,死亡率高达100%;其他季节发病率为10%左右。1发病的主要因素PRDC涉及多种病原体,包括原发性感染疾病和继发性感染疾病。原发性感染疾病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等病毒性疾病以及猪喘气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