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91篇
  183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71.
微咸水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分布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微咸水水质及灌水量对当地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充分利用新疆库尔勒水管处重点灌溉实验站的水质,进行了棉田不同灌水矿化度(0.74、2.65、3.54、.41 g/L)及灌水量(6、8、10 L)下滴灌入渗试验,着重分析了淡水(矿化度0.74 g/L)和3.5 g/L矿化度微咸水及不同灌水量下的湿润体内的水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微咸水可以增加土壤水平方向含水量,但脱盐效果低于淡水滴灌条件;3.5 g/L微咸水滴灌在0~40 cm垂直土层盐分均值比平均初始值稍有增加,而10~40 cm土层内没有盐分积累,可满足耕作层内棉花的生长;由试验灌水量折合成灌水定额为23 m3/667m2,所以在当地土质下采用3.5 g/L微咸水进行膜下滴灌在≥23 m3/667m2灌水定额下可行;微咸水滴头正下方纵向的脱盐系数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直线关系,由该关系式可大致推求一定脱盐系数下的灌水量。  相似文献   
72.
基于土壤钠离子含量的不同施用量石膏改良剂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土壤中钠离子含量为依据,分析石膏施量对土壤水盐分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从而确定石膏改良剂合理施量。结果表明:石膏施量为土壤钠离子含量的200%时,土壤的容重下降14.44%,较其他处理下降幅度大;石膏施量为土壤钠离子含量的200%和300%时,土壤的含水量较其他处理增加幅度大,分别为5.94%和6.21%;石膏施量为土壤钠离子含量的200%和300%时,更有利于土壤的脱盐,相对脱盐率分别为14.1%和13.6%;各施量都增加了棉花的茎粗、产量,施量为土壤钠离子含量的200%时,棉花的茎粗和产量增加最多,分别为1.6 mm和45 kg·667m~(-2);当石膏施量为100%、200%和300%时,经济效益增加,相比对照分别增加108、263、148元·667m~(-2),当石膏施量为350%时,经济效益降低,相比对照降低了44元·667m~(-2)。  相似文献   
73.
磁化或电离化微咸水理化特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改善微咸水理化特性,提高微咸水利用效率,成为合理利用微咸水重要研究内容。为了对微咸水活化效果及活化微咸水理化特性进行定量评价,该文采用磁化和电离化法对微咸水进行不同的活化处理,通过室内测试,对电离化微咸水活化系统的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并对活化微咸水的表面张力系数、溶氧量、电导率及p H值等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离化系统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5Ω;活化微咸水表面张力系数显著减小、溶氧量显著增加、电导率和p H值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对表面张力系数和溶解氧影响比较明显,对电导率和p H值影响不显著。在矿化度5 g/L时,活化微咸水表面张力相对减少9.14%~13.84%,溶氧量相对增加8.04%~10.23%,表面张力相对减少量与溶氧量相对增加量可以从客观上反应活化微咸水理化特性的变化,而表面张力相对减少量与溶氧量相对增加量之间又存在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根据表面张力相对减少量,电离化微咸水活化处理效果优于磁化处理,磁场强度3 000 Gs与变频磁化处理活化效果显著。因此,可以用表面张力相对减少量作为定量评价指标对活化微咸水的理化特性进行综合性定量评价,以判断不同活化方式的活化效果。  相似文献   
74.
添加化学改良剂的砂质盐碱土入渗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表施PAM(0.01%,0.04%,0.08%)和旱地龙(75,150,375g/m2)下不同施量对其一维垂直积水入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加化学改良剂起到减渗作用,且随施量的增加累积入渗量与湿润深度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AM、旱地龙施量分别在0.04%,150g/m2时累积入渗量与湿润深度均达最小;土壤含水率在5-30cm土层较高且稳定,相应的最大脱盐区则出现在10-22.5cm土层内,PAM施量在0.04%,旱地龙施量在150g/m2下土层的持水效率最高,盐分淋洗总量最大。  相似文献   
75.
利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陕北坡地产流产沙的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雨强下,裸地径流总量是草地的1.15倍,是PAM地的1.46倍,是秸秆覆盖的2.64倍。裸地产沙总量是草地的1.3倍,是PAM地的1.5倍,是秸秆覆盖的44.4倍,秸秆覆盖的蓄水保沙效果最为显著;同一下垫面的累积产沙量与累积径流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5以上;根据短历时Philip公式建立的修正降雨产流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其径流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修正的Philip模型可反映裸地、草地、PAM地的降雨产流特征,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在10%以内,满足精度要求,但对于秸秆覆盖地其适用性不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将土壤吸湿率S参数推求方法推广应用于草地以及PAM地,得到的土壤有效传导度与饱和导水率之间的关系为:草地K=0.90 KS,PAM地K=0.98 KS。该研究成果对于拟定不同黄土坡地的保水保肥措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6.
不同植物组织RNA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植物组织都有较优化RNA提取方法。本文针对蜡质的红掌叶片、含糖较多的百合花瓣、含色素较多的万寿菊花瓣,使用改良CTAB法、Trizol法、快速RNA提取试剂盒法提取RNA,比较提取效果,以确定适合几种植物组织的最优R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红掌叶片总RNA,Trizol法提取的百合花瓣总RNA和万寿菊总RNA,28SRNA和18SRNA条带都较清晰,且28SRNA亮度较18SRNA明亮,效果较好,部分RNA提取试验中5SRNA也较明亮,说明提取的总RNA有部分降解,但总RNA质量符合后续试验要求。RT-PCR检验符合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77.
淮北砂姜黑土区暗管排水氮素流失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田氮素流失是水环境氮素污染的主要来源,农田排水是造成农田土壤养分流失的主要途径。利用DRAINMOD排水管理模型通过对试验区排水量的模拟,确定了氮素流失量,氮肥淋失量与农田排水条件的关系,暗管排水强度增大,会增加氮肥淋失量,提出了进行合理水位管理,减少氮素流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油葵蕾期对微咸水水质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式,分别以淡水和矿化度为3 g/L、4 g/L、5 g/L、6 g/L的微咸水作为油葵蕾期水,以蕾期缺水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油葵蕾期对微咸水矿化度的适应程度.结果表明:油葵整个生育期结束时,各处理主根层土壤含盐量均达到底墒水前的初始值附近,无显著的脱盐与积盐现象;蕾期采用3 g/L的微咸水灌溉, 对油葵生长非但不会造成抑制,反而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其株高、茎粗、盘粒数、百粒重及产量均超过淡水处理;油葵蕾期采用矿化度为5 g/L以下的微咸水进行灌溉,产量不会显著降低;在淡水资源不足或有限的情况下,6 g/L也可以考虑用于油葵蕾期灌溉,虽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但与蕾期缺水的情况相比较,在不显著增大土壤含盐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较大程度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9.
为了探明灌溉水矿化度对油葵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及减产机制,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淡水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灌溉水矿化度分别为3、4、5、6 g/L时0~40 cm土层油葵根系特性及相应的产量.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0~40土层中的根系干物质总量逐渐减小,根系平均直径逐渐减小,根表面积显著减小,并且微咸水灌溉使油葵根系在各层土壤中的分布比例发生改变;与淡水处理相比较,3 g/L处理油葵产量略有降低,4、5、6 g/L处理分别减产5.58%、20.14%和38.75%,是其根系特征的一种响应.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的分布特征,为土壤水盐的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干旱区葡萄为例,对葡萄生育期土壤水盐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生育期土壤水盐分布特性。【结果】葡萄生育期内,在垂直方向上覆膜处理土壤含水量的最大值出现在距滴头30 cm处,土壤含水量从30 cm处向两边递减;在水平方向距滴头30~60 cm处土壤含盐量最大,土壤盐分质量浓度与土壤含盐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灌水周期为7.5 d时,红提葡萄生育期内各处土壤均处于干旱状态。【结论】在综合调控土壤水盐分布特征时,必须考虑滴灌技术参数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