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12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推进农业信息产业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淮阴市农业信息工作的开展过程,分析了90年代前后农业信息 困境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身具备的优越条件以及面临的机遇,认为创办农业信息实体的同已经成熟。淮阴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创办农业信息实体不仅改善了自身的硬环境,而且走上了“围绕信息办实体,办好实体促信息”的良性循环轨道,推进了农业信息的产业化进程,并客观地评价了现有农业信息的产业化状态,认为还处在初级阶段,今后应采取四个方面的对策,进下推进2  相似文献   
73.
不同机栽方式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寻求能够更好发挥杂交水稻产量潜力的机栽方式,解决好现有机插杂交水稻秧苗素质弱、盘根难、大田移栽漏穴率高等难题,以甬优2640、Y两优1号为材料,设置钵苗、毯状大苗、常规毯苗3种机栽方式,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系统比较研究了其产量差异及其形成。结果表明,钵苗和毯状大苗产量极显著高于常规毯苗(P0.01),甬优2640和Y两优1号钵苗实际产量分别高20.70%和20.81%,毯状大苗分别高12.26%和12.94%。钵苗机插由于采用壮秧带土移栽,几无缓苗期,群体茎蘖消长平稳,群体高峰苗数分别为最终穗数的1.2和1.3倍,最终成穗率80%左右,生育中、后期光合系统配置优,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高,抽穗至成熟期物质积累量和积累比例高,单茎物质输出与转运协调性好,最终实际产量最高。毯状大苗机插方式可培育35 d左右秧龄壮秧,带大蘖移栽,但秧苗返青活棵后,由于低位无效分蘖少,高峰苗数显著少于常规毯苗机插(P0.05),为最终穗数的1.4倍左右,最终成穗率70%左右,生育中后期光合系统配置优于常规毯苗机插稻,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等群体指标虽不及钵苗但明显优于常规毯苗,最终毯状大苗实产极显著高于常规毯苗(P0.01)。该文为发展机插杂交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4.
针对《兽医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主要措施如下:引入多本教材,加大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实验课程考核以操作技能为主,鼓励学生参加有关实验操作的竞赛;实习课鼓励学生设计实验项目,教师指导完成;改变考试的考核方式等。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最终提高了《兽医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在我国华东地区的遗传变异情况和发展趋势,本研究对2004年~2009年分离鉴定的38株PRRSV流行株NSP2基因高变异区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38株PRRSV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为71.6%~99.6%,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63.7%~98.3%,共分为5种基因缺失类型.系统进化分析表明:38个分离株按基因序列可分为NSP2基因亚型Ⅰ和Ⅱ,其中,28株属于NSP2基因亚型Ⅰ,各病毒株均具有至少30个氨基酸的缺失,基因同源性为92.9%~99.2%;10株属于NSP2基因亚型Ⅱ,均具有1个或不具有氨基酸的缺失,基因同源性为76.5%~99.6%.流行株显示由基因亚型Ⅱ逐渐向基因亚型Ⅰ变异的趋势,并且NSP2核苷酸的缺失数量呈上升趋势.由此显示,我国PRRSV流行株NSP2基因变异较大,并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因此,加强PRRSV流行株基因变异的监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6.
用免疫亲和层析提纯技术获得取高纯度的BLV抗原,并用EDTA处理被检血青,以免疫琼扩的检测结果为标准,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的斑点酶疲吸附试验用于检测牛白血病病毒血清抗体。其检测结果阳性者完全复盖高于ID试验的检出率。而超出于ID试验的阳性部份,与ELISA法测得阳性结果完全符合。本法比ID试验高5.6%,并可提前60多个小时报告结果。比ELISA法亦可提关十几个小时得出结果,而且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是  相似文献   
77.
我国部分地区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北京、昌黎、广州、长春、四平、青岛等地区采集疑似新城疫病鸡的病料,通过鸡胚接种分离出6株病毒,经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和形态学观察,鉴定为新城疫病毒(NDV),分别命名为北京株、昌黎株、广州株、长春株、四平株、青岛株。测定了这6株NDV的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和脑内致病指数(ICPI),MDT分别为58.2,64.5,55.2,96。0.61.2和57.9h,ICPI分别为1.66,1.45,1.60,0.69,1.45和1.65。由这两项指标判定北京株、广州株、青岛株为强毒株,昌黎株和四平株为中强毒株,长春株为弱毒株。此外,还测定了6株NDV的血凝谱,各毒株均能凝集鸡和人(O型血)的红细胞,对猪、山羊、绵羊、牛和马的红细胞凝集作用有差异。  相似文献   
78.
应用Bac to Bac 系统表达NDV长春株HN蛋白基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质粒pKSHNC利用BamHI和XbaI双酶切后回收。将转座载体pFast BacI同样方法酶切、回收。将回收的HNC与pFastBacI连接,使目的基因亚克隆到pFast BacI上的ocu基因启动子下游的MCS上,然后转化E.coliDH5α,以LB/AMP+GM平板筛选阳性重组子,经酶切鉴定,再转化至Ecoli 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经抗性培养和蓝白斑筛选,挑取白色菌落为阳性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后,命名为Bacmid HNC。经小量提取后,转染sf-9细胞,27℃培养72h,应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和鉴定表达的HN蛋白。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BacmidHN重组表达载体,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BacmidHN重组表达载体,并在sf-9昆虫细胞中表达了NDV长春株HN基因,SDS-PAGE出现一条特异性泳带,约74kDa,Western-blot结果出现一条杂交带,分子量与之相同,进一步证明我建的重组表达载体表达了NDV长春株HN基因。  相似文献   
79.
1)授粉不良。西瓜为雌雄异花、虫媒花作物,如果在开花期遇到低温阴雨天气,就会影响正常的授粉受精而坐不住瓜。  相似文献   
80.
陇中旱地春小麦不同播量对群体建成及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讨陇中旱地春小麦不同播量对群体建成及产量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春小麦生育期、基本苗、分蘖数、叶面积、产量及农艺性状指标的关系,预测了欲获得最高产量的播种量。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春小麦各生育时期出现的日期无影响, 分蘖数与基本苗、播种量呈显著负相关,春小麦精量稀播比常规播量增产,获得最高产量的播种量为148.35 kg/hm2, 在该播种量水平下可达到的产量为1 146.37 kg/hm2, 比当前播种量的实收产量1 015.12 kg/hm2高131.25 kg/hm2,播种量降低31.65 kg/hm2,产生经济效益约为162.90 元/hm2,并建立了陇中地区春小麦适宜播种量和产量的数学模型:y=-0.051 197 x2+15.190 509 x+19.588 3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