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2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2014年在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开展了欧李分蘖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沙培催根再转土培处理的欧李分蘖苗成活效果较好,较直接土培栽植的分蘖苗成活率高出20多个百分点;欧李分蘖苗移栽套塑料袋有增加地温和保湿的效果,可以提高其成活率;带土坨移栽欧李分蘖苗效果较优,比裸根移栽成活率高出30个百分点。该试验结果可为该地区欧李分蘖苗移栽、繁殖优质种质资源以及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
两种不同人工林树木个体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两种不同人工林个体生长规律的研究,从树高、胸径、材积三方面初步揭示了华北落叶松(Laris gmelini)和杨树(Populus spp.)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并分析其生物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杨树的高生长速生期比落叶松早;落叶松林缘树木的数量成熟年比林地中心的树木晚达到;杨树在26 a间未达到数量成熟年;杨树的林缘树木不论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均比林中心的高,而落叶松则相反。初步阐明落叶松与杨树对生境条件的适应特征,确定了华北落叶松与杨树的数量成熟年,为人工林的经营和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3.
东乡野生稻苗期根系耐冷性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沙培法,研究了耐冷性不同的东乡野生稻和水稻品种幼苗在不同低温胁迫下根系活力、CAT活性、POD活性及MDA含量等根系生理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耐冷性水稻品种在3叶1心期经过3d的不同低温胁迫后,其根系生理活性发生了显著变化。强耐冷东乡野生稻和东野1号的根系活力、CAT活性和POD活性都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而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冷敏感的2个籼稻品种的根系活力和CAT活性则一直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却先升后降;4个水稻品种的MDA含量都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而加幅上升,但2个冷敏感品种的增幅更大。另外,常温或轻微低温胁迫下,冷敏感品种的CAT活性和POD活性不一定比强耐冷品种低。因此,认为低温胁迫下根系活力和根系MDA含量的相对大小可作为耐冷性生理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广昌晒红烟品种"黑老虎"的生长发育及品质特点,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方法]以驿前铁赤烟、杨溪木勺烟、赤水铁赤烟、头陂柳叶烟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过程、品质特点及经济性状表现。[结果]驿前铁赤烟的田间长势中等,大田生育期长短适中,调制后烟叶经济效益最好;香气物质总量最高,棕色化产物类及类西柏烷类物质含量也较多;感官质量得分也较高,香气质和香气量较好。[结论]驿前铁赤烟的田间长势、经济效益及调制后烟叶品质综合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25.
低温胁迫及恢复对杏树品种雌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寒品种‘围选1号’和冷敏感品种‘龙王帽’的雌蕊为试验材料,利用LED人工气候箱对杏树枝条进行低温处理,研究低温胁迫和恢复处理对‘围选1号’和‘龙王帽’雌蕊表型、解剖结构和生理指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围选1号’和‘龙王帽’雌蕊的相对电导率随温度的降低呈上升的趋势且与抗寒性呈负相关关系,‘围选1号’和‘龙王帽’雌蕊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3.44℃和-2.30℃。相较于‘围选1号’,‘龙王帽’出现的裂隙较多且裂隙在较高温度时就会出现;‘龙王帽’和‘围选1号’雌蕊的褐化率和MDA质量摩尔浓度随温度的降低呈上升的趋势,与其抗寒性呈负相关关系;CAT和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杏树雌蕊的抗寒性呈正相关关系。恢复过程中‘围选1号’的MDA质量摩尔浓度较‘龙王帽’低,POD和CAT活性较高,表明‘围选1号’恢复能力较强;另外,相较于低温胁迫,恢复过程的MDA质量摩尔浓度较低,POD和CAT活性较高,表明温度的恢复使雌蕊的膜损伤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26.
侧柏容器育苗和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侧柏容器苗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于提高困难地造林存活率,稳步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进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7.
三种山杏种子生物柴油特征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利兵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3):138-142
对中国分布广泛的3种山杏27株优树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分析指标主要包括山杏种子的出仁率、杏仁含油率、杏核含油率、脂肪酸组成及其作为生物柴油的几个重要特征指标。研究表明3种山杏杏仁的含油率分别为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 (Linn.) Lam.)50.18%、东北杏(Armeniaca mandshurica (Maxim.) Skv.)47.16%和野杏(Armeniaca vulgaris var.ansu (Maxim.) Yü et Lu)53.20%。其中,西伯利亚杏杏核含油率较高,达21.14%。西伯利亚杏AS-80优树是理想的生物柴油原料种质资源,而西伯利亚杏 AS-17和AS-27优树以及野杏AV-45、AV-48和AV-62优树也是比较有潜力和前途的种质资源,这些优良的种质资源均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的手段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8.
木本淀粉能源植物栓皮栎与麻栎的资源调查以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的栎类资源,对我国栓皮栎与麻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确定了具体分布范围,并根据分布区内林分的集中程度和类型进行了分布区划,其结论如下:1)栓皮栎与麻栎在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两个特别行政区均有资源分布,栓皮栎分布区跨冷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和热带4个气候带,麻栎分布区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和热带3个气候带;2)栓皮栎与麻栎在我国的水平分布总体上呈东北、西南走向为直线,东部、南部为沿海岸线的"D"字形分布;3)栓皮栎和麻栎分布区海拔的上、下限与地理纬度相关性较低(R2值分别为0.162 5,0.019 1和0.259 4,0.060 6),而与地理经度间的相关性较高(R2值分别为0.708 5,0.494 1和0.763 5,0.705 0),均随着地理经度的增加其分布区海拔的上、下限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4)栓皮栎集中分布区与麻栎次集中分布区为秦巴山地与陇南山地东部、伏牛山山地、桐柏山与大别山山地北部,以上地区是开发利用这两种栎类资源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29.
文章对湖北小麦白粉病菌有性时期对自生麦苗侵染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侵染自生麦苗的主要菌源是病残体上的闭囊壳释放的子囊孢子,且闭囊壳量大、阴湿条件下自生麦苗发病重,而闭囊壳量少、阴湿条件下则自生麦苗发病轻,干燥、阳光直射条件不利于闭囊壳向自生麦苗传病.田间病残体上的闭囊壳无法与秋苗形成菌源衔接,即不能直接为秋苗提供菌源,只是侵染自生麦苗的重要菌源,在小麦白粉病侵染循环中起着间接越夏的重要作用.导致麦苗发病的闭囊壳必须在土表以上,埋于土壤中的闭囊壳一般不会导致麦苗发病,土表以上病残体或闭囊壳量愈大,发病的可能性也更大.  相似文献   
30.
阿尔山种子植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阿尔山地区野生种子植物进行了调查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有种子植物78科,298属和512种;其分布区类型以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地理成分混杂且具有过渡性,具有一定数量的古老成分;多年生的中生植物占有优势,为典型的森林草原植物群落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