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6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100篇
畜牧兽医   5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UHT奶长期贮存中CLA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UHT奶长期贮存中CL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UHT奶长期贮存对CLA含量几乎没有什么影响(P>0.05);乳脂率含量保持稳定(P>0.05)。  相似文献   
32.
不同干物质含量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及有机酸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比较了不同干物质含量全株玉米青贮的感官评定、营养成分及有机酸含量.结果表明,饲用青贮玉米在干物质含量为32%~35%时收获,其感官评定等级高,可消化总养分中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且在青贮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多、丁酸少,因此是适宜的收获时期,且较高的干物质含量能够明显改善青贮饲料的质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3.
饲料稻是南方重要的饲料资源,为探索饲料稻新的饲用途径,充分利用稻秆资源,本文从鲜湿稻秆青贮和全株稻青贮两方面综述了饲料稻青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青贮饲料稻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4.
本试验研究了在精料完全相同而粗饲料不同的日粮条件下妊娠期青年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和氮代谢规律。试验动物为4头三位瘘管妊娠期青年荷斯坦奶牛,采用2×2交叉试验。结果表明,改善粗饲料质量可以提高十二指肠非氨氮流量,其中增加的非氨氮以瘤胃微生物氮为主。秸秆型日粮和青贮型日粮对瘤胃pH值、氨氮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等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5.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诱导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生物活性肽,是哺乳动物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无免疫原性、抗菌谱广等特点,在机体抵抗病原入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抗菌肽的结构特点、作用机理、应用研究、研究展望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6.
从广西草食动物存栏量大、优良品种多、农作物秸杆和牧草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提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加快我区草食动物发展步伐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37.
本试验旨在研究裹包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双乙酸钠对奶牛生产性能及消化特性的影响.试验选用30头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成3组,每组10头,分别为精粗分开饲喂组(SI)、裹包全混合日粮组(bTMR)和裹包TMR中添加双乙酸钠组(SDA),日粮精粗比均为50:50.试验期10周.试验结果表明,与SI组相比裹包TMR饲喂奶牛极显著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粗脂肪和粗蛋白质的表现消化率(P<0.01),产奶量、4%标准乳、干物质和有机物的表现消化率也有所提高(P>0.05).裹包TMK中添加SDA组奶牛乳脂率、乳脂产量显著提高(P<0.05),乳糖含量也较SI组显著提高(P<0.05),粗脂肪、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和4%标准乳也极显著提高(P<0.01).与精粗分开饲喂方式相比,采用裹包TMR饲喂奶牛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和日粮养分表现消化率,且在裹包TMR中添加双乙酸钠可显著提高乳脂率和乳脂产量(P<0.05).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迅速发展,奶牛存栏数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不到50万头增加到了2008年的1200多万头。但是我国奶牛养殖总体仍表现为规模小、养殖分散,农村奶牛养殖户要提高牛奶产量和原奶质量面临两大难题:一、优质的青贮饲料来源。研究表明,饲喂青贮玉米比饲喂玉米干秸杆产奶量可提高25.4%,但是传统的青贮制作需要一定的收获机械和设施,而我国农村奶牛养殖户现还无法达到这些条件;二、先进的饲养技术。全混合日粮技术有诸多优点,已成为未来奶牛养殖技术发展的趋势。但是,我国的农户TMR饲料制作所需的机械设备还是远远不能承担,而且生产好的全混日粮不能久存,24小时即发生变质,所以农户对TMR是可望而不可及。  相似文献   
39.
瘤胃发育是犊牛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论述瘤胃的组织形态学发育,通过对瘤胃上皮乳头长度、宽度、颜色、密度,瘤胃壁及其肌肉层厚度等相关性状的描述,探讨了犊牛日龄、饲料组成及其形态、挥发性脂肪酸,瘤胃pH值和瘤胃微生物等各种因素对犊牛瘤胃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研究日粮阴阳离子差对泌乳前期热应激奶牛血液酸碱平衡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36头热应激条件下泌乳前期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n=12),以不同日粮阴阳离子差[DCAD;(Na K )-(Cl- S2-)mEq/kgDM]为试验处理,即对照组(DCAD为 130.49 mEq/kg DM),试验Ⅰ组(DCAD为 251.54 mEq/kg DM)和试验Ⅱ组(DCAD为 383.87 mEq/kg DM),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提高日粮DCAD可明显增强奶牛血液的缓冲能力和运氧能力。血液pH和碱超值随着日粮DCAD的升高而上升(P<0.05),DCAD对其他血气指标的影响不明显,其中二氧化碳总量、二氧化碳分压、实际碳酸氢盐、氧饱和度均逐渐增加(P>0.05),而氧分压则呈峰形变化(P>0.05);(2)DCAD对奶牛血清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肌酸磷酸激酶变化明显(P<0.05),血糖含量直线上升(P>0.05);(3)适当提高日粮DCAD可显著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4%标准乳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0%和5.1%(P<0.05),而乳脂率明显降低(P<0.05),乳蛋白率(P<0.05)和乳糖含量(P>0.05)随日粮DCAD的升高而增加。综合以上各项指标考虑,建议以试验Ⅰ组(DCAD为 251.54 mEq/kg DM)作为泌乳早期奶牛的DCAD日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