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5篇
农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45篇
畜牧兽医   1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普通玉米主要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普通玉米的10个骨干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成45个组合,分析了10个自交系及其杂交一代的4个主要品质性状(粗淀粉、粗脂肪、粗蛋白、赖氨酸)的杂种优势及其亲子关系.结果表明:玉米4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以粗淀粉含量最强,其次是粗脂肪含量,而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呈现负的杂种优势,且各性状不同组合的杂种优势存在着较大差异;粗淀粉含量、粗脂肪含量和粗蛋白含量亲子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赖氨酸含量亲子相关性极弱.  相似文献   
72.
为探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甜菜碱(GB)和脯氨酸(Pro)对不同大麦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的效应,以课题组前期筛选到的耐盐品种中川大麦和盐敏感品种ZY218为材料,在萌发期和苗期以200 mmol·L-1NaCl为胁迫条件,分别施加浓度为0、0.5、1.0、5.0、10.0 mmol·L-1的外源GB和浓度为0、5.0、15.0、30.0、45.0 mmol·L-1的外源Pro进行处理,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大麦萌发及幼苗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不添加外源物质的对照相比,施加外源GB和Pro均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大麦种子萌发及地上部分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外源Pro可以显著增加幼苗的总根长、总根体积和总根表面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大麦幼苗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且对盐敏感品种效应更大。因此,施加外源GB或Pro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大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3.
以96对SSR引物对BC3F2群体进行辅助筛选,构建了一组基本覆盖野生大麦ISR42-8染色体,并导入轮回亲本Scarlett的1H~7H全基因组的外源基因渗入系,为大麦QTL精细定位提供了良好的作图群体。这组渗入系一共66个,目标片段平均长度为27.6 cM,最长的系IL-52片段长度为100.5 cM,最短的系IL-50片段长度为1.5 cM。含单个渗入片段的有33个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6个渗入系的遗传背景高度相似,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708~1.000,平均值为0.917。检测到一个位于4H染色体87.5 cM到110.0 cM区间的分蘖相关QTL,长度为22.5 cM,其中包含多态标记MGB396。  相似文献   
74.
以甘春24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消毒方式、浸种时间、接种方式、2,4-D质量浓度等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影响,旨在建立一套有效的小麦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不同消毒处理、2,4-D质量浓度和接种方法对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有极显著影响,不同浸种时间对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采用25%NaClO初次消毒25min,浸种后用25%NaClO消毒10min,对愈伤组织的诱导较好,对成熟胚伤害小,且污染率低;浸种15~21h,对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无明显差异,但浸种18或21h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成熟胚刮碎处理,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其诱导率与绿点率分别为98.33%,62.04%;当2,4-D质量浓度为2.5mg/L时,甘春24胚性愈伤组织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75.
小麦持久抗条锈品种的抗性特点及鉴定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小麦抗条锈品种的反应型、严重度、普遍率、病情指数、病程曲线下面积、相对病程曲线下面积及条锈病对穗粒数、有效小穗数、千粒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持久抗病品种具有“双低”特点,一是反应型、严重度、普遍率、病情指数和病程曲线下面积等抗性组分值都很低,而且对环境条件不敏感,其中反应型对环境是最稳定的.二是穗粒数、有效小穗数、千粒重及产量的损失率低.以上特点可以作为持久抗病品种的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76.
甘肃省小麦品质生态区划和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建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分析甘肃省小麦生产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甘肃省小麦品质生态区划方案 ,建议将河西灌区列为优质小麦的重点发展地区 ,平川灌区作为专用强筋力小麦生产区 ,沿山冷凉灌区作为专用软质小麦生产区 ,并在品种调整上采取市场和技术两种手段 ,实现优质优价  相似文献   
77.
马铃薯S病毒的RT-PCR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马铃薯S病毒(PVS)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寡核苷酸引物。以感染PVS的马铃薯组织和健康的组织为材料,对提取植物总RNA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总RNA的提取方法进行改进,获得了纯度较高,完整性较好的总RNA。以此为模板,进行cDNA合成及PCR扩增,从感病组织扩增得到一段长度约642bp的特异PCR扩增产物,与理论设计的外壳蛋白基因大小一致,而健康组织无此扩增产物。从而建立了检测PVS快速灵敏简便的新方法,在基因水平上为PVS的检测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78.
本研究对不同种衣剂的防效及使用安全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适乐时1.5 ml/kg种子拌种处理对青稞条纹病、黑穗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高达100%,并且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增产幅度在20%左右,同时对青稞安全,能够显著提高出苗率,促进营养生长。敌萎丹1 ml/kg种子拌种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79.
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在经济转型期,甘肃省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分析了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人均粮食占有量的三个主要因素。通过多元回归方程发现,影响甘肃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最关键的因素是粮食单产,其次是粮食播种面积,而人口数量问题对甘肃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影响最轻。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解决甘肃省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0.
外源激素6-BA对啤酒大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激素6-BA对啤酒大麦品种陇啤1号、Sebastion、Hays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6-BA对啤酒大麦的农艺性状和品质均有影响,当浓度为10 mg/L时,3个品种的千粒重、产量、库尔哈巴值最高,蛋白质含量最低。说明外源激素6-BA能够提高啤酒大麦产量,改善啤酒大麦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