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为了了解白灵菇对铜胁迫的耐受和应答,为进一步研究铜对白灵菇的毒害机理及避免白灵菇铜污染提供参考。通过综合PDA液体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铜(Cu2+,0、50、100、200、300μmol/L)对白灵菇菌丝可溶性糖(蒽酮比色法)、脯氨酸(比色法)含量变化和过氧化物酶(愈创木酚法)、过氧化氢酶(紫外分光光度法)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质Cu2+浓度增加,菌丝体内的可溶性总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当Cu2+浓度达到300μmol/L时,其含量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20.94%和35.53%;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先是呈升高趋势,后呈降低趋势,活性最大时的铜离子浓度分别是200和100μmol/L。白灵菇菌丝在铜胁迫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没有像高等植物那样随铜浓度升高而先增加后下降的现象;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植物相同,但活性最高的铜浓度比植物偏低,二者说明白灵菇对铜胁迫敏感。在栽培时应注意环境及基质的铜污染程度不能高于100μmol/L。  相似文献   
92.
稻秆气化焦油催化裂解脱除过程模型改进与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所建立的稻秆气化焦油催化裂解脱除过程LS-SVM模型进行了改进,将原模型的核函数由高斯径向基RBF核函数改为线性lin核函数,并对改进以后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稻秆气化焦油催化裂解过程作了优化.结果表明,改进以后的模型具有更好的模拟效果和泛化能力,且当催化裂解温度为949.1356℃,气相停留时间为0.9819s时,焦油催化裂解率达到最大值98.6877%.  相似文献   
93.
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待。所以,政府部门设立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对城市的空间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关注城市的整体建设,为人们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当前,很多地区都对风景园林又一定的重视,但是缺乏创新程度,建设的园林景观大同小异,甚至有些地区都没有设计符合当地气候发展的园林景观,因此,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做出一定的改革。本文首先从地域特征进行概述,其次为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当前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提出了更好的规划,希望可以促进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
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地黄易受多种病害的侵袭,其中以病毒侵害最为严重,通常田间感染率达100%,致使地黄品种不断退化,直接影响种植者的经济效益。茎尖脱毒培养技术是获得脱毒植株的根本途径。该研究就目前地黄组织培养研究现状,从地黄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培养基以及外源激素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目的是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地黄幼胚再生体系和转化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烯啶虫胺在水稻和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D)测定了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土壤样品用水提取后经二氯甲烷萃取;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依次用水、丙酮提取,提取液经液液萃取及柱层析净化;HPLC-UVD检测。当烯啶虫胺在田水和土壤中的添加水平为0.1~5 mg/L和0.1~5 mg/kg,在植株和糙米中的添加水平为0.2~5 mg/kg时,其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7.2% ~10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在1.9% ~12.9%之间。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植株和糙米中方法的定量限(LOQ)分别为0.1 mg/L和0.1、0.2、0.2 mg/kg,检出限(LOD)分别为0.04 mg/L和0.04、0.08、0.08 mg/kg。温室模拟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以推荐使用高剂量的20倍(有效成分1 500 g/hm2) 施药,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以及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半衰期分别为0.58、3.31及2.70 d,消解速率较快。最终残留试验表明,于大田分蘖期按推荐使用高剂量的1.5倍(有效成分112.5 g/hm2)分别施药3次和4次,间隔期为7 d,距最后一次施药7 d后采样,糙米中烯啶虫胺的残留量均低于LOD值(0.08 mg/kg)及日本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0.5 mg/kg)。  相似文献   
96.
报道了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在汾河源头一带采集的部分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昆虫45属58种,包括金翅夜蛾属Plusia 1种,隐金夜蛾属Abrostola 1种,黏夜蛾属Leucania 1种,狼夜蛾属Ochropleura 5种,闪夜蛾属Sypna 1种,异夜蛾属Protexarnis 1种,沁夜蛾属Rhyacia 1种,疽夜蛾属Nodaria 1种,银钩夜蛾属Panchrysia 1种,丫纹夜蛾属Autographa 2种,紫脖夜蛾属Toxocampa 1种,秀夜蛾属Apamea 2种,奂夜蛾属Amphipoea 2种,扁身夜蛾属Amphipyra 1种,委夜蛾属Athetis 2种,银纹夜蛾属Argyrogramma 1种,袜纹夜蛾属Chrysaspidia 1种,地夜蛾属Agrotis 1种,尼夜蛾属Orthosia 1种,寡夜蛾属Sideridis 2种,扇夜蛾属Sineugraphe 2种,网夜蛾属Heliophobus 2种,浊夜蛾属Tholera 1种,客来夜蛾属Chrysorithrum 1种,疆夜蛾属Peridroma 1种,图夜蛾属Eugrahe 1种,甘蓝夜蛾属Mamestra 1种,地夜蛾属Agrotis 1种,艺夜蛾属Hyssia 1种,银锭夜蛾属Macdunnoughia 2种,歹夜蛾属Diarsia 1种,苜蓿夜蛾属Heliothis 1种,模夜蛾属Noctua 1种,结绿夜蛾属Isochlora 1种,逸色夜蛾属Ipimorpha 1种,角剑夜蛾属Gortyna 1种,蜡丽夜蛾属Kerala 1种,亭俚夜蛾属Lithacldia 1种,印铜夜蛾属Polychrysia 1种,卡夜蛾属Cherotis1种,袭夜蛾属Sidemia 2种,胫夜蛾属Melicleptria 1种,光腹夜蛾属Mythimna 1种,旋幽夜蛾属Scotogramma1种,后甘夜蛾属Hypobarathra 1种。其中,9属16种为山西省内新记录。  相似文献   
97.
作者继80年代后,对一些国内农家大麦品种和新引进的国外大麦品种,进行了抗黄花叶病毒的鉴定,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我国农家大麦品种257份,日本品种42份,欧、美品种84份,合计383份。早熟3号为感病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98.
据39个日本大麦品种和48个西欧大麦品种对中国大麦黄花叶病毒(Ba YMV)分离物的抗病性反应得出,抗日本BaYMV的大麦品种,多数也抗中国的BaYMV,少数为感。感日本BaYMV的大麦品种,多数也感中国的BaYMV,仅少数为抗病,说明中、日两国BaYMV分离物的致病性差异较小。抗西欧BaYMV的大麦品种,对中国的BaYMV,多数品种为感,少数品种为抗。感西欧BaYMV的大麦品种,多数也感中国的BaYMV,少数品种抗。说明中国和西欧两地区BaYMV分离物的致病性差异较大。中国BaYMV分离物的致病力和日本的相似,都比西欧的BaYMV分离物要强。作者还讨论了造成BaYMV致病性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9.
杂志稻因有较强的杂交优势而明显的增产,因而种子价格是一般稻种的10倍左右。一些不法商贩和制种户常常掺杂使假,坑害客户,给大田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怎样通过肉眼识别真假杂交稻种子?这里介绍简易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0.
潘希  王卉 《世界农业》2007,(11):68-68
由国际生态学会、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中国生态学会、美国生态学会、英国生态学会等20多个国内外与生态学相关领域的权威学术组织和团体共同发起,中国生态学会和Elsevi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