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8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8 毫秒
81.
于建芳  王喜明 《林业科学》2005,41(5):214-218
木材是天然的复合材料,它可能是正常材,也可能是缺陷材。组成的不同引起木材各个方向上产生的应变也不同。一般来说,正常材的弦向应变最大,纵向应变最小,而对应压木或幼龄材等这些缺陷材,它们可能表现出相当高的纵向应变。即使在含水率相同时,由于材种不同,其横纵向应变也不相同。为了搞清木材的应变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很多研究者在这方面做了研究。然而,由于木材应变的复杂性和木材结构、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关于木材产生应变的机制还没有提出完整的解释。Skaar(1988)提出早晚材相互作用理论,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多层试样是很普遍的,而且他在研…  相似文献   
82.
预冻处理减少木材皱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喜明  赵广杰  刘晓丽  薛振华 《林业科学》2003,39(5):95-99,T006
以大青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预冻处理对木材干燥皱缩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木材在冰冻处理过程中木材细胞腔和细胞壁尺寸的变化规律,理论上计算了细胞壁强度的增加范围。并通过电子显微镜分析冰冻过程对木材细胞壁结构的影响,进而深入探讨预冻处理减小木材皱缩的机理,为减少木材皱缩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预冻处理可以减少大青杨木材的皱缩。  相似文献   
83.
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绿色猪的产、销中解决了产业化生产管理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疑虑的心理,展示了管理信息系统在绿色猪安全生产中"管理"与"可追溯性"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84.
木材皱缩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喜明  王军  刘晓丽 《林业科学》2000,36(3):129-132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木材皱缩缺陷开始关注 ,澳大利亚学者T .CInnes( 1 995,1 996)、中国学者王喜明 ( 1 989)、刘 元 ( 1 994)等分别研究了澳大利亚产桉木如多枝桉、细叶桉和赤杨、山杨等木材的干燥皱缩缺陷。他们从调湿处理对皱缩的作用 ;皱缩材组织结构的变化 ;皱缩机理 ;皱缩极限温度 ;预冻处理对皱缩的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而细致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公开发表后得到同行学者的认可 ,对进一步研究避免皱缩的干燥工艺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在众多有关木材皱缩的研究报告中 ,普遍遇到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如何定量地去评价和测量…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以经预冻处理后的杨木为树种研究了干燥工艺条件 (包括温度和湿度 )对预冻材皱缩特性的影响 ,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温度、湿度对皱缩材的皱缩深度、体积收缩率和皱缩因子的影响 ,探讨了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86.
了解木材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和热量传递规律有助于提高木材的干燥质量,改善干燥工艺,节约能源。以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为材料,建立能够较准确模拟木材干燥过程中含水率和温度分布变化的多尺度单元表征模型,模型由宏观尺度上3个耦合方程——2个水分扩散方程和1个热量平衡方程,以及微观尺度上的单个细胞水分迁移的平衡方程组成。解析模型的过程为:分析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有限元网格的生成、方程离散化、查找相应物性参数、MATLAB软件编程求解。最后通过试验分析验证了建立的多尺度模型的准确性:在80℃进行切片称质量法和容积密度法试验值和模拟值的比较,2种方法的试验值与模拟值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2种方法都可以反映出模拟值的准确性;切片称质量法P0.5,容积密度法P0.5,表明容积密度法与模型结果更加吻合。用容积密度法进行40,60和80℃下试材平均含水率的变化试验,比较试验结果和模拟值,两者吻合较好,证明多尺度单元表征模型可以反映出干燥的传热传质行为。  相似文献   
87.
88.
89.
正交胶合木(CLT)结构板材物理特性良好,与连接件有效配合,在地震条件下抗震性能表现优越。通过分析欧洲和加拿大最新修订的CLT结构标准,对减震系数q和超强度系数γRd进行论述。同时,针对部分CLT结构试验测试结果,按连接件、剪力墙和整体结构分类展开讨论,并阐述了抗震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正交胶合木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沙柳木粉接枝改性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勤  万娇娇  王喜明 《林产工业》2012,39(4):54-55,59
以沙柳木粉为原料,接枝丙烯酸和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研究单体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对于高吸水性树脂吸水量的影响,最终确定优化的合成条件.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吸水性树脂的吸水量达到573.8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